查看原文
其他

亲近传统戏剧:沪上青年“戏迷”的N种自我修养途径 | 视野

2018-04-09 金莹 文学报



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都市,上海的传统戏曲传播也应该是青春的、活泼的、多元化的。如何让现代都市中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


在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的晚会上,一百余位昆曲爱好者共同演唱《牡丹亭·惊梦》片段。这些与昆曲名家同台献演的男女老少,来自“Follow Me昆曲跟我学”昆曲时尚课堂。


记者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不满足于观赏,而是开始了进一步的学唱,从欣赏到入戏,由入戏到沉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止昆曲,京剧、越剧、淮剧、沪剧……在上海,传统戏曲日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走出家门,走出办公楼,走入公园,走入社区文化中心,无论是繁华的城区还是清静的远郊,无论是车水马龙的街头还是田园牧歌的乡间,都可以见到传统戏曲的身影。传统戏曲在日常中的“如影随形”,是上海各个区县政府从整体布局上的高瞻远瞩和细节执行上的精益求精,是数代戏剧人在戏曲普及和推广上的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在这座对传统和日常充满热爱的城市中,传统戏曲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百余位昆曲爱好者共同演唱《牡丹亭·惊梦》片段


青春而现代的戏曲传播


这并不是“Follow Me昆曲跟我学”的学员们第一次隆重地登上舞台。去年12月10日,“Follow Me昆曲跟我学”第17期结业典礼暨开办10周年庆典活动在上海举行。那一天,从5岁到56岁的大小学员齐聚一堂,年龄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热爱而聚集:他们彩扮起《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和《玉簪记》中的潘必正,甚至演绎起以身段复杂著称的《白蛇传》白素贞,“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游园》),“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玉簪记·琴挑》)……同步进行的网络直播,吸引了上千人次实时收看。


这是一众“昆虫”们的选择。他们选择在都市生活飘扬起悠扬笛声,让耳边回荡起缠绵的水磨昆腔。那一扇被忙碌生活遮掩的大门为有心人悄悄打开,通往的是中华民族历史里从不曾消失过的风雅。


“戏里说: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而昆曲的这10年,正印证了这句话。水磨腔慢慢地融进了生活中,悄悄地改变着我们,无声而执着。姑娘们从美人晋升为美妈,同学们有人离开有人回来。不变的,是听到笛声响起,依然会心驰神往,会心一笑。”从第一期便报名参加的徐祎璐这样写道。在10周年庆典活动上,她与出身“昆三班”的教师甘春蔚共同荣获“最深情缘奖”。两人一教一学,不知不觉相识已有10年之久。而在庆典背后奔走操持、被学员们亲切地称为“吴老师”的吴昕慧,当年也是一名昆曲爱好者,本是参加第二期培训班的学员,刚好当时上海昆剧团要招收一名相关的市场营销人员,她便从此在昆剧团扎下了根。


昆曲人不遗余力地传播其实从未间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办以老年曲友为主的“每周一曲”教唱班,到90年代创办的以进高校为主的“昆剧走向青年”,再到针对都市白领的“Follow Me昆曲跟我学”昆曲时尚课堂,数十年来,上海昆剧团已经培养出了一批爱昆曲、懂昆曲、主动传播昆曲的观众群体。每期昆曲班结束后,优秀学员便有机会如专业演员一般化装登台彩唱,从完全没有专业基础的“小白”变成初步掌握昆曲表演基础技能的“准票友”。


追溯历史,“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前身是上海京昆艺术中心“Follow Me京昆跟我学”,后来,京昆艺术中心撤销并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后,“Follow me京剧跟我学”“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延续了这一传统。同样的,3月24日下午,由上海京剧院主办的第20期“Follow me京剧跟我学”时尚课堂开班仪式在上海周信芳戏剧空间举办。此前,这一期的报名信息在发布后的48小时内,18个班200多个名额便一抢而空,而报名总人次逾千。据相关统计,这一期80%的学员是首次报名,平均年龄为34岁。与以往相比,报名者的年龄呈低龄化趋势。

Follow me 旦角班


“Follow me的这10年,我们从无到有,从第1期开班的7名学员到如今每期拥有近300名学员,累计学员总数超过6000人次。很多学员从白丁开始,逐渐爱上京剧;我们的演员从舞台上走到教室里,与学员们一同探索国粹,普及京剧艺术。这其中,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开班仪式现场,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感慨地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并深深为之着迷。确实,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都市,上海的传统戏曲传播也应该是青春的、活泼的、多元化的。如何让现代都市中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这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老师韩婷婷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在淮海街道的文化中心辅导街道文化团队已经有十年时间。在那里,韩婷婷真切地感受到了上海市民对传统戏曲的需求。她也看到,淮海街道的各个写字楼里聚集了大量优秀的年轻人,这些活跃在快速消费文化中的年轻人,并非对传统文化无感,而是没有恰当和正确的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旦有机会接触和进入,传统文化必然会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毕竟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灵的文化之根。


“在上海,年轻人往往忙于工作和打拼,在学习戏曲方面受太多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而戏曲的学习要有体验,要有悟性,要循序渐进,要有老师手把手指导。”韩婷婷开始琢磨,能不能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形式,让年轻人以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接触到传统戏曲的魅力。于是,在上海剧协和淮海街道的共同合作下,针对白领的“午间课堂”开设了,“剧开心·白领戏聚会”开设了,沈昳丽、高博文、严庆谷、梁伟平……一批实力派的中青年演员进入到写字楼里的“课堂”,利用白领们中午忙里偷闲的时间,传播相关的知识。韩婷婷更是用数年时间来编排和推动戏曲韵律操,她用戏曲基本功中单手、双手、云手转身、望月指法以及云步、蹉步、弓步等动作编排了一套韵律操,既能比较规范地把戏曲的正规动作传递给学习者,又以一种年轻人习惯的生活方式来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戏曲的韵味。


“戏曲知识太深奥,想对此有所了解,不是走进课堂听一堂课便能解决的事情。而传统戏曲的现代传播,要让年轻人感受到乐趣,让传统戏曲在他们的记忆里扎根。但凡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能随口说起一出戏或者一句台词,我们就达到了目的。”韩婷婷说。


在日常中感受戏曲之韵


在春风拂遍的土地上,传统戏曲之花的绽放日盛。去年创下单日18万人次入园的顾村公园,今年的樱花节照例迎来了如潮的人流。樱花如瀑如海,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胡维露、张珽在公园的森林剧场内做起了昆曲艺术导赏,他们的身边很快聚起大批观众。


在浦东新区,金桥公园则化身“戏曲公园”,公园四周的围墙上挂着淮剧《八女投江》、沪剧《芦荡火种》、越剧《红楼梦》等剧照,公园里的标识牌全与戏曲有关,市民在逛公园的同时耳濡目染学到各种传统戏曲知识。公园里的小楼被打造成戏曲沙龙,广场上则每日都聚拢了沪、淮、越剧各个传统戏曲的专业演员和社区“草根”演员。去年,这里举办的首届上海(浦兴)淮音艺术节,聚集了全国15家专业淮剧淮海戏院团,5天的艺术节里的多场公益演出,观众如云。


为让远郊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戏曲资源,在近日举办的上海市民文化节上,青浦区文广局和上海剧协共同策划推动了“青浦有戏”的平台,在青浦文化剧场正式开锣。上海京剧院带去的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让当地观众大饱眼福。

……

在上海,传统戏曲日渐成为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年头到年尾,从春日到冬季,只要有心,市民都可以观赏到优质戏剧作品。就在前几日,作为宝山沪剧团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幕大戏,由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推出的大型经典沪剧《孤岛血泪》拉开了“2018宝山大剧荟”的序幕。而接下去的一年里,“月月有好戏”则会让更多经典剧目走进宝山市民的日常生活。


宝山大剧荟演出现场


宝山区在传统戏曲的推广和文化传播上,还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让孩子每年看一场戏,组织一系列戏曲名家导赏,开设戏曲通识课程,建立一批戏曲社团,组织每年的戏曲展演,进行戏曲师资的培训,制作一批数字资料,落户一批名家工作室,一年进行一次相关课题研究……从当下到未来,从校园到社区,从儿童到老人,从总体规划到细节执行,无不一一涵盖。在传承中创新,宝山用文化的精气神带动城市的转型发展,推动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多元融合。


浦东新区则用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方式,把百姓喜欢的优秀传统戏曲节目送到家门口。“传统戏曲是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地区、沿江沿海地区百姓最受欢迎艺术表演形式,所以,在公共文化资源配送这个途径上,我们就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戏曲送到了百姓面前,采用‘政府端菜,部门配菜,百姓点菜’的方式,老百姓喜欢什么就自己点什么,我们负责直接把这些文化活动送到他们家门口。”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介绍。在浦东新区,国有院团、民营院团、文化类公司、艺术院校,包括街道、乡镇的群文单位、文化馆的文化中心,都是传统戏曲节目的供应主体。有了内容,还要普及推动。“有一些边远的农村交通不方便,我们便开展‘沿江沿海百村行’活动,开着一台大篷车,沿着东海,沿着黄浦江,把好的文化产品、好的传统戏曲送到乡村去。”这一项工作,他们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之久。有些村落交通不便,载着布景的车子开不进去,演出团队还得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前往。但是,传统戏曲依旧传播在这些弱势但拥有观戏需求的村落,用他的话来说,是“消灭空白点”。


当下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方式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今年2月,来自安徽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在浦东新区的周浦镇献演经典剧目《女驸马》,这便是2018年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上,周浦镇“竞拍认购”的精品文化资源之一,也是名剧汇浦东活动首场文化部特邀院团的演出。政府的文化产业配置做到流程化,市场化,用市场化来选拔优秀的作品,各个街道和乡镇通过竞价采购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无疑是一个创举。

《女驸马》剧照


在校园传承中播下火种


3月24日,一个寻常春日的夜晚,却因悠然扬起的笙箫笛管而显得曼妙无比。此时,一场特别的《牡丹亭》正在上海全季酒店内上演。游园、寻梦、言怀、道觋、离魂、冥判、幽媾……《牡丹亭》中多出折子戏一一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8所高校的大学生完整上演。台下,昆曲名家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等静静欣赏大学生们的表演。这一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亦是由作家白先勇一力推动的青春版《牡丹亭》的余韵。在带领着青春版《牡丹亭》掀起全国欣赏昆曲的热潮后,白先勇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这个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便是青春版的演员们手把手传授而得。再回想当年,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也是由当时的各大昆剧名家口传心授而得。如今,从青春版到校园版,代代传递,《牡丹亭》终能回响不绝。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近几年,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和上海各个区县建立合作机制,根据各个区县的具体需求,推动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比如,宝山区选择一些相对有戏曲基础的中小学校,提出具体的需求,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则和专业院团对接,协调院团派出专业的辅导老师,让“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落到实处。


就在今年初,“海上花开”宝山首批艺术名家工作室成立仪式暨首批艺术名家冠名艺术特色学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上海龙现代艺术馆举行。昆剧艺术家谷好好、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余派传人王珮瑜、主持人阎华等4位艺术名家工作室正式落户宝山,8所中小学校将分别以4位艺术名家冠名为宝山区艺术特色学校。


记者了解到,史依弘将致力于京剧课本剧的校园排演,王珮瑜则将通过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向更多的年轻人展示京剧的独特魅力。在后续的计划中,四位艺术家将为特色学校制订系统教学大纲,指导相关校本课程编写,带教学校艺术教师,开展各类戏曲普及活动,让“戏曲进校园”展现出时尚而青春的风貌。


戏曲的传播并非一时之力。早从1992年起,上海京剧院便专门成立业余艺术学校,深入上海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推广普及,26年来,已覆盖全市100多所学校,累计授课近9万课时,近7万名学生参与了相关课程。作为一所特殊的“学校”,它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因此被戏称为“飞行学校”。上海昆剧团也与华东师范大学曲社、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延安初级中学等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定期开展活动。上海淮剧团则与浦东模范中学签订协议,正式在浦东模范中学建立“上海淮剧校园传习实践基地”每周由上海淮剧团知名演员前来给孩子们上课。


这几年,上海在传统戏曲进校园上做了各种深入的推动。“我们要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培养年轻观众群体。而一代人的传递,一代人的培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从根子抓起,从校园起步,更容易取得持续性的效果。戏曲之兴,在于未来。”上海剧协秘书长、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副总裁沈伟民的话代表着沪上戏剧人的愿景。



2018文学周历已在我们微店中上架,

订阅2018《文学报》还有周边赠送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