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啥同一只汝窑碗,张载、朱熹、王阳明的评价差异竟然这么大?

竹林 大肉庄 大肉庄 2022-04-27


北宋汝窑,贵似晨星。

造型极简,色釉天青。

为名窑之首,受万民追捧。

烧造时间极短,仅二三十年,

南宋周在《清波杂志》评:"汝窑…近尤难得"

……


北宋 汝窑天青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这只是普通人眼中的汝窑。

如果你拿着同一只汝窑碗,

去问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们,

就会的得到天!差!地!别!的答案:





以上分别是根据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哲学家看待世界的方法,来分析的他们眼中的汝窑。要想知道他们的答案为何会如此“离奇”,我们就要知道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能够指导我们的去了解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掌握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说白了哲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以,面对一件汝窑碗,在普通观众眼中,它是吃饭的工具,这是一个具体的现象;在瓷器鉴赏家的眼里,它是价值连城的宋代器物,造型美、釉色美、工艺精,这是艺术上的特点;但在悟道者眼中,无论它是怎样的用途,又或多么复杂的工艺,它们都凝练在这一只碗中,于是他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宋代的瓷器是这种风格?为什么人们吃饭与喝茶的感觉是不同的?带着这种“为什么”一思考,就有点哲学的意味了。而中国古代思想家与哲学家也从各自的学说立场出发,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本原问题。比如一开始我们例举的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气论”,王阳明的“心学”。


那为何宋代瓷器以汝窑为代表,整体呈现造型极简,平淡自然的风格?从哲学上可以找到解释吗?关于这一点,在大肉庄第37期名家大课中,通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立勇教授的讲述,我们获得了一些启发。


大肉庄名家大课第37期“理心之间 ——从朱熹到王阳明”

讲座现场


比如,潘教授在讲到朱熹的时候,提到《易经》中有一挂叫做“比卦”,《易传》中对这一挂有一句解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其中“文明以止,人文也”就是对人文的规定,可以从中体会到宋代美学的意味。什么叫文明以止?“文明”不是我们现在说的civilization,“文”、“明”代表两个词。文是现象。明,日、月放出光华来是明。关键是这个“止”字,这个止不是停止,而是当动则动,当止则止。


朱熹对这个“止”有个解释,他在《周易本义》中说,这个“止”就是各得其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文明以止”就是做人做事情的境界,让我们以恰如其分的方式,达到恰到好处的境界,然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放在陶瓷审美中,就是一种对分寸、对度的把握。比如,这只汝窑碗,造型线条太夸张不行,太死板不行;胎体太薄不行,太厚不行;釉色太深不行,太淡也不行。它需要的是寻求一种恰到好处,这个才是好的,才是美的。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看以汝窑为代表的宋代瓷器,整体风貌均秉承着这种“文明以止”的格调,也因此大家评价宋瓷有着清淡含蓄,素雅自然的感觉。


北宋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承盘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官窑青釉弦纹樽

清宫旧藏


关于更多中国古代哲学,比如朱子理学中的文艺美学的,还有从朱熹理学到王阳明心学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登陆ROSE App,观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立勇教授理心之间 ——从朱熹到王阳明”大课讲座的完整版回放。


不能亲临现场的朋友

可以在ROSE App上看直播哦


△观看直播、往期名家大课精彩内容



大肉庄名家大课

讲座预约

主讲人: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时间:11月2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杭州市钱江新城·大肉庄总部




华夏第38期“坛坛罐罐” 

(器物讲解&重点推荐)

请点击播放




大肉庄2019年展览图录《人间值得吗》

点击小程序

进入购买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