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奇女侠》神奇在哪里?

TFM 火星人纪事 2020-08-24

**Warning:本文含剧透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评论界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导向,一旦说到“女权”两个字就好像触碰了不得了的东西,男人会觉得谈论女权的女人都可怕的像外星人或者是霸王龙,而更让人奇怪的是很多女人会拒绝承认“女权”。从索绪尔开始讨论符号和语言的概念时,我们就已经明白语言他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这两个字本身,害怕“女权”两个字到底是什么原因?当我们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比否认是纳粹主义者更快速和决绝的时候,这难道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吗?

《神奇女侠》是不是女权电影?从女权这个语境和构成下,女导演执导的超级女英雄电影,她不被贴上女权的标签已经很难了,包括主角所设定的亚马逊女战士本身就是女权文化中的一支。但她是不是高呼女权的人们期待的那种女权电影?显然不是。正如导演在采访中多次强调的,不要刻意去强调她的女权,她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只不过碰巧主角是女性而已。

当然我觉得更有趣的事情是在电影之外的,比如在《神奇女侠》拍摄期间,这大概是我开始看超级英雄电影开始被叫衰最多的一部,包括重新补镜头拍摄的时候,媒体的报道都是负面向的,而神奇女侠被联合国选为形象大使也是一片骂声,在电影宣传期间,不是女权标签就是Gal Gadot的颜值性感和长腿。当然外形本身作为宣传元素无可厚非,但宣传美国队长的时候你们怎么不集中说他的胸肌腹肌呢,是的这里我说的是主流宣传而不是社交媒体的讨论?

《神奇女侠》上映之后,外媒倒是几乎惊人的一致,高口碑、高票房,全民欢呼、高潮,但在中国市场呢?我们来通过一组数据做一下比较。尽管《神奇女侠》是“第一部由女导演执导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真人电影”,但在所有超级英雄电影里她的预算还真不算高,第一部由女导演执导投资超过一亿美元 这个定语本身就非常有趣,投资过亿早已不是什么大事情,为什么由一个女导演来做了之后就需要被强化出来呢?这其中本身包含的刻板印象和男权语境就已经显而易见了,所以Buzzfeed特别写了一篇文章来告诉好莱坞:让女导演成功执导高投入高票房电影的第一步是,让她们开始执导;是的,这是个略带讽刺的建议。

说明:下面的数据范围是近年来被大陆引进和上映的Marvel及DC宇宙的电影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横向的整体预算排名上,还是从纵向的今年上映的超级英雄电影,《神奇女侠》的预算都并不值得被说,毕竟现在是个电影预算就得上亿,何况是靠特效和明星撑起来的超级英雄电影。并且超级英雄电影本身预算一直是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尤其是去年上映的超级英雄电影,当然这本身是非常合乎逻辑的,譬如《美国队长3》其实更像是“复仇者联盟2.5”,在目前角色和明星几乎画上等号的语境下,即使明星们都是按第一部未成名的作品价格来签收入,1个角色和3个角色也有绝对值上的变化了。对此我比较好奇的倒是,《神奇女侠》里Gal Gadot和Chris Pine的收入差是多少,毕竟有《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中绝对的戏份担当Charlize Theron收入并不比Tom Hardy收入高这样的“珠玉在前”,假使Gal Gadot和早已因为ST系列出名的Chris Pine的收入无差我也不会惊讶。

另一个维度的比较在中美差异上,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和美国票房的数字越来越接近,甚至于计算上了汇率,都出现中美票房倒挂的“奇迹”。于是把同一部电影 “美国首日票房÷中国首日票房” 的比值做了排序之后发现,在中美票房差异几乎是逐年在下降的趋势下,《神奇女侠》竟然成为了近6年来中外首日票房差异最大的电影,也是近7年来差异排名第三的电影,比她高的两部电影是来自于漫威宇宙第一阶段较弱的两部《美国队长》和《雷神》,而当时超级英雄电影还没有开始受到热捧。更有趣的情况出现在口碑上,比较了IMDB和豆瓣的评分,即用“IMDB评分-豆瓣评分”之后,《神奇女侠》竟然成为了近年来中美口碑差异最大的一部电影,因缺思汀的“神奇”。

《美国队长2》开启了我电影二刷的“纪元”,《神奇女侠》则成为了我第一部看“零点场”并且二刷的电影,有趣的是“神奇女侠”被称为“女版美国队长”,他们的标志之一都是盾牌。很多人对《神奇女侠》的批评点在于人物设置过于理想化,俗称“傻白甜”,同时把《神奇女侠》和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和漫威的《钢铁侠》系列做比较。电影比较本身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评分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系统,但问题在于诺兰的蝙蝠侠系列本身并不是按照超级英雄电影来拍的,诺兰所做的是把神从神坛上拉下来,而且整个系列几乎是独立于DC漫改宇宙之外的,更像是同人电影;而钢铁侠走的则是从邪入正的路线,基本是“浪子回头”的故事模板,确实如果从这两个角度切入的话,《神奇女侠》是完败的,她的确没有这两个系列的这种“深度”。

但我依然喜欢《神奇女侠》,在于Diana超越人的神性,确实最后的“I believe in love”这剧口号似乎拉低了整部电影的水准,但问题在于,首先谁把love囿于爱情呢?尽管最后的情节高潮,确实是落在了Steve Trevor驾着全是毒气弹的飞机冲向高空一枪引爆牺牲自己,从而让Diana最后爆发出了真正的神力上,套路的犹如“信仰之跃”,但正如Diana在天堂岛第一次看到Steve发出的即是陈述又是疑问句的“You are a man”中man一词包含着“人类”和“男人”的双重含义,又譬如在决战前她要报一遍冗长的名号——“I am Diana of Themyscira, daughter of Hippolyta. In the name of all that is good, your wrath upon this world is over.” ,正如导演自己一直说的Diana是她儿时理想的英雄化身选择,导演赋予了她一定的形式主义,对于有些人这意味着乏味,对于有些人这意味着安全,而对于很多人这意味着“神奇”,尤其可能是那些和导演第一次看到神奇女侠时年龄相同的女孩们。

其实和“第三部总是最糟糕的”一般,“第一部可能总是最平凡的”,如果你仔细寻思一下三部曲的话,几乎所有的三部曲都会如此,但有趣的是很多年后你会发现最让你叹息不已的也会是第一部,作为三部曲的基础第一部所安放的细节往往最适合让大家唏嘘不已用烂的那句——人生只若初相见。而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喜欢《神奇女侠》,我喜欢导演那些用喜剧方式包装过的一些“理所当然”和“有违常理”,例如Diana和Steve坐船离开天堂岛,就是否“Sleep with woman”话题的对话,玩了一遍概念和语言上的肯定和否定,叫人摇头会心一笑的时候,又不得不承认从小被保护大的女-神 她确实应该和人类有不同,而同时导演通过开诚布公地和Steve谈论男人在性高潮中的作用导演又把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的态度Diana的嘴传达了出来,而在天堂岛Diana毫无顾忌的面对裸体的Steve总是把Steve“逼”到窘境的情节也正是船上内心毫无波澜同睡的铺垫。这种看似纯白偶像剧的狗血桥段,其实既符合Diana神的角度和身份,又把男女关系和“性”划等号这件事情本身轻松的淡化了。

与此同时,又通过这样的情节把两人爱情的基础搭建了起来,自古以来女神的神设一直是“仙女下凡”也就是女神爱上凡人的故事中,女神大都是落难的一方,而凡人总是拯救的一方,比如中式古代的牛郎织女传说,比如美式现代的罗马假日童话,包括美人鱼或者是白娘子的故事,女性角色总是“牺牲”了一部分天性然后通过男性角色的帮助转化成所谓的人,而且大部分故事都以非大团圆结局告终,让我们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或许这种不对的感觉在于表面上把女性设置为不食人间烟火和高高在上的女神的同时,又饱含着男性视角下的异化吧,男性永远是主动的英雄式的。《神奇女侠》似乎也是走了这样一条路线,Diana走出天堂岛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you may never return的告诫和叮嘱,依然充满了一种“下嫁”的意味,无论是对Steve这个人还是对于整个人类,"They don't deserve you"的临别赠言亦是如此 。

有一种观点诟病《神奇女侠》的情节设置中,一战的胜利即使没有Diana,靠着Steve驾着飞机消灭了毒气弹也可以独立成章地凯旋,Diana似乎在这场战斗中什么忙也没有帮上,但别忘了Steve临走前说的那句话"I can save today. You can save the world",也别忘了Diana是从满满中二对“人之初性本善”到180°转为认同母亲的"They don't deserve me",再180°到重复Steve的那句"It's about what you believe"中,其实还夹杂着Steve和他的“废柴联盟”从不相信Diana关于Ares存在到相信她说的,所以选择完成了各自的战斗使命。我们想想过往面临“飞机死亡难题”的男性英雄角色们,是的,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Steve他也是英雄而不是“男花瓶”,我们的蝙蝠侠、美国队长、蜘蛛侠、超人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牺牲能换来所有的圆满结局,他们所做的选择都是“神化”自己,“弱化”他人的。

但《神奇女侠》这次并不是,Steve的“别无选择”首先对应了他在第一次和Diana相遇时说的“我已经试过袖手旁观”,其次他又相信和肯定了Diana本身的作用。这种肯定从Steve企图用眼镜来让Diana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到在小巷里说behind me or not时已经完成了,所以Diana早早的就已经踩碎了眼镜,这个镜头给的非常的可以和心机,包括Diana戴上眼镜从镜中去看自己,眼镜一直以来都是女性性感的符号代表,镜子则是虚幻世界的符号代表。Steve没有站在Diana的对立面,也没有去仰视,而是让她去展现她的能力、天性,在Diana关于秘书和奴隶的对话中,在阻止她露出就当时年代“不雅”的“性感”战服时,这样的“格格不入”必须是一种有意而为之。“神奇”的幕后是,女性地位的提升确实有赖于上世纪的这两次世界大战,包括短裙之类的流行和成为主流也是拜战争所赐。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回归来看《神奇女侠》,她其实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女性主义史实在其中。

Diana的傻白甜并不是长这么大还一无所知,而是她听说了很多但第一次经历。所以面对议员中对于“牺牲就是战士应该做的”评论她会怒,面对孩子她会表露出母爱的天性,面对冰淇淋则是一脸少女的幸福加上非常适合以后用在大众点评上的通用语"You should proud of it",又或者是会问出"Why they hold hands"这样“无脑”的问题,所以在百货店里会把胸衣当做战服,要直接换装时带着一脸“故意耍你”的俏皮,最终选择了一套和Steve堪称“情侣装”的中性服饰。她的这种明白和不明白,她的傻白甜更多的是一种“不谙世事”的神性,就正如她对于手表的评价"That tiny thing tells you what to do?",而最后这成了“定情信物”。

面对Steve在天堂岛上描述的战争惨景她会哭着露出“圣母心”,上战场前看到归来受伤的士兵则一脸痛心,在无人区被流离失所的妇女抓住手的时候,会奋不顾身的换装冲向无人区,以一人之力档住所有火力,相信很久以后有些如今觉得这样的行为“圣母”的人或许会怀念她的“冲动”,这是没有经过“阿拉伯的劳伦斯”洗礼过的纯粹,这也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直接行动表现,她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而她把这个责任承担了起来。这也是我喜欢《神奇女侠》的原因之一。

此外,电影中一些看起来“废”角色的设置也十分“神奇”,例如不会开枪的狙击手十分刻意和碰巧的是苏格兰人,例如放狼烟的“酋长”又碰巧点出了美国“屠杀和驱逐”印第安人的人类史,例如天堂岛碰巧又是有各种种族肤色的女战士,例如“骗子”Sameer戴着土耳其毡帽半开玩笑说着“我其实最适合做演员,只不过生错了肤色”。

所以比起超级英雄片,这些刻意的细节更愿意让我把《神奇女侠》这部电影往反战片去归类,只不过主角恰好是一个“神奇”的超级女英雄。“伟光正”和“傻白甜”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让我们“鄙视”和不想看到的其实是“愣”伟光正和“装”傻白甜,这个神奇女侠虽然没有“惊喜”,但她确实是我愿意成为的神奇女侠。

赞赏请移动拇指长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