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星影评#HAIL HITLER,我不是你的刻奇人生

火星人Triangel 火星人纪事 2020-08-24
来自专辑
火星影评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
but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

——Martin Niemoller,1892-1984


我最喜欢的乐队U2曾经在他们的纽约演唱会上做过一件看起来非常Drama的事情,他们在911事件后的那一年来到超级碗做中场表演,全美国人都处于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里,或许可以称之为一种集体性的PTSD。

于是U2决定在表演的时候给全美观众一个出口,当熟悉的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吉他前奏想起的时候,他们身后十几米高的屏幕上,亮起了一个个巨大的人名,那是在911事件中所有失踪和遇难者的名字。

那些名字就在歌声、欢呼声和哭声、呐喊声的伴随中,从地上缓缓升起飞向黑暗无垠的天空,犹如上帝为大家展开了一本名录,而舞台周围那一圈灯光恰似祭坛旁星星点点的蜡烛,表演/艺术有时的确拥有某股隐秘的力量。

▾U2超级碗2002年中场表演(视频1)

如果没有这些表演/艺术的记录和演绎,或许很多历史都会最终被所有人遗忘,遗忘意味着被抹去被消失以及不曾存在,而有些历史是绝对不能和不应该被遗忘的,譬如当下正在发生的,譬如911,譬如切尔诺贝利,譬如二战。

今年年初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重映的时候,一些关于电影的争议也再度回潮,主要集中在它是否用喜剧和过于简单的故事去削弱了二战题材本该有的严肃、残酷以及真实。

事实上斯皮尔伯格执导、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辛德勒名单》也曾被这样质疑过。二战,对于如今不少的网络一代或许不真实得犹如漫威电影,甚至大概在有些人眼里漫威电影或许更可信。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图1)

二战,据不完全统计,被屠杀的犹太人数超过600万(0.06亿),全球伤亡人数超过9000万(0.9亿),当时的世界人口总数大概在26亿左右。一百个灭霸都无法和一个希特勒的疯狂相比拟,而那时何止一个希特勒?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有那么一幕,被一些人奉为经典(比如我),同时被另一些人称为“做作”的镜头,在一群对即将被送入地狱茫然不知的犹太人群中,一个穿着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刺破了压抑和沉默,点亮了整个黑白色的屏幕。

她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穿过人群,这个冷酷而荒谬的世界成了她的背景,那一点红色像是耶稣圣坛前即将燃尽的最后一支蜡烛,像是每个人最后的那一丝良知,那一刻,所有观众都屏息仰望,期待她能远离这尘嚣、这恶土、这世界。

为什么用一个女孩来作为象征?每个人应该都能明白孩子在这个语境下对全人类的意义。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图2)

“保护孩童”是举世默认的准则,无论其文化形态多么的原始,所以无论是荧幕上还是现实里孩童的所言、所行、所看、所读,在各个国家和文化体系里都自有一套严格的体系(暂且不论对错)。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的年份,也就是说最年轻的二战幸存者今年也75岁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二战电影的创作者几乎不可能是战争的亲历者,他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才是。

即使你拥有非常人的观察力、共情力、表述力,对于他人的痛苦你的复述都会隔着一层纱。但我们依然需要要去不断讲述,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真实就会成为故事,故事就会成为传说,传说就会成为壁画,而壁画就会成为灰烬。

▾《美丽人生》剧照(图3)

所以对于痛苦的重建我们又要格外小心,因为每一个亡魂都在聆听我们的忏悔。二战题材的处理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一直很厌恶我们的“鬼子片”,它作践的根本不是那些来了的鬼子,是每一个受难者的灵魂。

从孩童的身份或者视角切入去讲述二战,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为真相会压垮“孩童”,或者说成人视角下的“孩童”即心灵的净土。但依然会有很多人去尝试,因为当战争降临的时候,孩童也不能幸免,而恶之花往往植根于童年。

如果你看过孩童视角的二战片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试图把一部分故事童话化,较为知名的《美丽人生》《潘神的迷宫》《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小男孩》等影片无一不是如此。

▾《潘神的迷宫》剧照(图4)

童话化,一方面的确是孩童视角下重建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创作者的一种美好希望,同时由于大部分观众是成人,于是故事的悲剧感也因为视角的差异而被加强了。

但二战题材难就难在“度”的把握上,和完全虚构的《霍比特人》《纳尼亚传奇》等战争传奇类小说不同,它的内核、实质和很多细节是不能也不允许被过度虚构和修饰的,而这正是《乔乔的异想世界》最大的问题。

虽然《乔乔的异想世界》(以下简称《乔乔》)在豆瓣的评分达到了8.4,并且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个知名电影奖项的肯定,但我依然没办法喜欢它,尽管在影片最后在我最爱的歌手大卫·鲍伊的歌声中收尾。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5)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总结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我会选在坎普或者刻奇,之所以在这两个词汇之间摇摆,是因为我对于这两个词汇的认识还不足,所以我无法辨认出《乔乔》到底属于其中的哪一方,但无论如何它都使我厌恶。


或许是因为它的题材、出色的预告片剪辑、导演塔伊加·维迪提以往作品以及星光熠熠的主演阵容给我带来了过多的期待感,以至于看完整部电影后,我产生了一种无比强烈的被欺骗感。

《乔乔》的主角乔乔是一个向往成为希特勒青年团一员的德国少年,他期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青年,即他偶像希特勒口中令人骄傲的德意志青年。只不过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在生活中他只是一个被霸凌的卢瑟。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6)

“乔乔兔”也就是英文原片名,是因为他不愿意杀死一只无辜的兔子后,霸凌和嘲笑他的人给他起的绰号,其中的隐喻,看到上面这个镜头,你也应该可以明白。


乔乔的父亲自然是要奔赴战场的,这是好莱坞电影语境中熟悉的那个不在场的父亲设定(想想《星战》)。看到这里你应该也能猜测到乔乔的母亲一定也必须以一个“辛德勒”式拯救者的设定出现。


熟悉好莱坞电影程式的观众多半在开场十分钟后基本就能预估到整部电影的结局、指向和落点将被放置在哪里,一个男孩的成长史,无疑是电影试图去完成的基本故事线。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7)

塔伊加毫无疑问是个极具才华的导演,并且非常擅于用喜剧外壳来解构严肃话题,有那么一点点曾经“巨蟒剧团”的味道。这次在《乔乔》中他也同样使用了自己擅长的手法颠覆性地重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希特勒形象。


那个世人熟悉的疯狂的元首,这一次成了小男孩乔乔的Imaginary Friend,“幻想中的朋友”即心理安慰剂,用来帮助他逃离和消解现实和理想世界之间的沟壑,是他的倾听者和内在矛盾自我。

我们自然明白塔伊加饰演的希特勒是乔乔自我的映射,他不是希特勒,甚至于这是塔伊加式对希特勒的戏谑、调侃和讽刺,正如以成群滑稽黑衣人面目反复出现的秘密警察形象还有以人肉鬼畜的方式被喜剧化消解的Heil Hitler口号的作用一样。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8)


但这种喜剧感是二次元或者Youtube(抖音)化的,它表面看似天真、夸张、戏剧化的,但骨子里却毫无疑问是简单、走样、公式化,并且更重要的是这显然不是乔乔视角下的,而是导演塔伊加视角下的姿态。

所以电影才会以改编后的披头士神单《I want to hold your hand》配着疯狂Heil Hitler的纪录片画面开场,然后以犹太女孩和乔乔在大卫·鲍伊为柏林墙而唱的《Heros》的背景音乐中尬舞收场,完全是现代主义波普味。


我们熟悉的二战元素被解构、撕裂、拼贴、放置,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二战变得奇观化。把历史奇观化,可以吗?答案显然是可以的,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施隆多夫的《铁皮鼓》都是教科书般的经典范本。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组图1)


但是《乔乔》却是失败和拙劣的,因为它把最冰冷也最真实的部分全都剔除干净,留下一副不错的皮囊,怎么说?


电影中犹太女孩艾尔莎的设置很明显带着《安妮日记》中安妮的味道,但对于她的背景、经历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描摹,反倒是在乔乔爱情启蒙的故事上花了不少笔墨。于是电影中唯一一个犹太女性形象最终只不过是乔乔的爱情幻想对象而已。


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克伦琴多夫队长和阿尔菲·艾伦饰演的芬克尔身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同性恋恋人关系的暗示,像是以受伤名义呈现出的双目异瞳感、两人时不时的身体接触和肢体语言、最后战场戏中夸张的服装穿戴(见图5)。

可惜的是和艾尔莎的犹太人身份一样最终这种身份也只不过是一种表演式的展示。蕾蓓尔·威尔森饰演的芙劳拉,除了复刻她在好莱坞烂俗喜剧电影中八卦无脑的金发胖女孩形象起到插科打诨作用外,角色本身毫无意义。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组图2)


最令人震惊的是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母亲死亡的戏,竟然只花了不到5分钟就草草收场,要知道男主角乔乔大部分的戏都是和母亲在一起完成的,用蝴蝶和屋顶的来表达主观情绪的创意十分亮眼,却极大削弱了死亡本该有的力度。

紧接着的刺杀艾尔莎的戏,理论上应该是一处情绪力度的高潮和爆发点,可惜被处理得过于快速随意和轻松,甚至迅速转场到了“小妇人”般的屋顶对话过渡戏,使得母亲的死亡和牺牲仅仅成为了最后壁画式全景战争戏的前戏。

和《潘神的迷宫》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把奥菲利亚和布鲁诺的死亡作为落点不同,《乔乔》显然是想突破二战题材犹太人视角和以“死”告终的模式,但问题在于这两点是二战的核心。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9)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提到种族问题时指出的“美国黑人的故事就是美国的故事”一样,二战犹太人的故事就是二战德国的故事,而二战德国的故事就是二战人类的故事,二战人类的故事更是人类存亡的故事、傲慢的故事、无序的故事、混乱的故事、自卑的故事、脆弱的故事以及活着的故事。


《乔乔》的问题不是在于不允许有犹太人以外的叙述视角,德国电视剧《我们的父辈》《冷杉溪》都是以德国人为叙述视角,《兄弟连》《敦刻尔克》是分别以美国人和英国人为叙述视角,这些故事里有欢笑也有痛苦,有出生也有死亡,有光明也有黑暗,有高尚也有卑鄙。


《乔乔》的问题在于它试图轻轻地抚平这些褶皱,这种过分温柔的态度反而生出一种轻蔑,甚至于比里芬斯塔尔的《德意志的胜利》更轻蔑。把德国纳粹以群像化低幼化小丑化处理并不会让纳粹显得更幼稚或是卑劣,但却会让历史变薄,让苦难变淡,让真实变虚。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10)


假使你看过里芬斯塔尔的《德意志的胜利》你就会明白二战时期希特勒和德国人的疯狂,那种荒诞喜剧感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卓别林或者基顿式的表演修辞法,那种荒诞喜剧感的基石恰恰是因为他的过分真实。

更重要的是这种荒诞感最终指向的是一出属于全人类的悲剧,是对人性的怀疑和批判,而这些真实和复杂本应由乔乔这个角色作为一个支点被撬动开来,可惜的是在电影里所能看到的只是过分简化的标准好莱坞式的闹剧。

斯嘉丽·约翰逊故意以德国口音说英语的细节,更是强化了这种闹剧感,而色彩上过度的调色和修饰,空间上强烈的布景感,都让《乔乔》成了一部在好莱坞录影棚里录制的精致儿童合家欢情景喜剧,只不过披上了着二战的外衣。

▾《乔乔的异想世界》剧照(图11)

再借用詹姆斯·鲍德温对于美国黑人种族历史的总结:历史不是过去,它是当下,我们身负历史前行,我们就是自己的历史,如果假装历史不存在,那就是犯罪。

对于二战,亦是如此。每一份纯粹的天真都有可能在某一刻遭遇属于他的美丽人生。Heil Hitler不是Hail Hydra,希特勒不是红骷髅或者灭霸或者其他什么人,而“美丽人生”或者“潘神的迷宫”也不是你的刻奇人生。

请保持对每一次死亡,每一次诞生的尊重,对历史,对真实,对人类自己。




END




刻奇(Kitsch)这个词80年代末中国读者在昆德拉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已经遇到过,而这个词准确的意思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坎普(Camp)来源于法俚语,原指“以夸张的方式展现”,后被苏珊·桑塔格定义为一种艺术风格,其表现形式常常是技巧的,夸张的,边缘的,媚俗的,做作的,形式的。对这种非自然的、人为造作的偏爱,被称为“坎普趣味”。
塔伊加·维迪提,其知名作品包括《雷神3:诸神黄昏》《奇异博士》《吸血鬼生活》
巨蟒剧团,是70年代英国著名的喜剧天团,是无厘头恶搞喜剧的鼻祖,周星驰有不少手法偷师自他们,其代表作有《巨蟒与圣杯》《飞翔马戏团》




文字版权属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谢谢




待业斜杠青年,欢迎全职及兼职工作砸过来




TOTAL RECALL全面回忆


· 游记 · 冷片 · 偶像 · 腐片 · 剪辑 · 片单 · 鸡汤 · 吐槽 · 攻略 ·


👉一键查找过往文章👈

—— 看更多👇 聊更深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