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ver Mind We Generation

白日梦的老年中二 火星人纪事 2020-08-24

上周在做策划申报的时候,给老师们报了这么一个方案:

选一批青少年去英国采访顶尖Boy Band的艺人及幕后人员,了解Boy Band成功的因素和背后的故事,并在英国生活一段时间,去Pub唱歌,跟着艺人暖场巡演,然后回到中国依然巡演表演,但同时写歌做专辑,最后把所有的片段做成纪录片,配合上每周一次主题现场表演,让观众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乐队,给他们一份唱片合约,也就是真正发行并打榜专辑。

而我是这么跟老师们说的:

《当我们在谈论这个节目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周当微博被“太子妃”和“吴亦凡”刷屏时,西方社交媒体上已经被DavidBowie承包,这是Brixton自发集结的数百名歌迷


他们用大声歌唱David的金曲来悼念他,尽管我还不是歌迷,但他们齐声唱着

There is a Starman waiting in the sky

We can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

那一刻我是动容的,我愿意成为他们的一员,这让我再次思考我接着要说的节目的初衷。节目概念源起看TFBoys粉撕逼,以及Apple Music上架了TheBeatles的专辑,我突然觉得很悲哀。为我们这一代、上一代、下一代悲哀,因为我发现我们没有文化。尽管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虽然我们也没继承好。

尽管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但我们的流行文化是缺失的。缺失到我们的明星只能去蹭红毯,缺失到蹭奖还要用种族歧视来博人眼球,缺失到西方人曾把那十年错认为我们的新浪潮。


英国则恰恰相反,英国只有24万多平方公里,6400多万人口,却每年都在为全世界输出流行文化,从DavidBowie到Beatles到One Direction,在贡献了小报头条、饭后谈资和口水歌曲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影响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


流行文化是什么?让世界在狂欢中进步。 我们复制了Talented,复制了Idols,复制了Voice,却没有制造出任何一个能影响世界的音乐人。全国如此多的媒体,除了关心100亿收入,我们还关心什么?


作为媒体我们有没有底气让我们的孩子们问出《新闻编辑室》里的那句:Why America is the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我们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所以我想呼唤大家做这样一档节目。显而易见,这是一档音乐节目,当然必须是音乐,音乐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其次我希望是一个Group,必须是Group,我们学会做独生子女 却从未学会团结。最后我选择BoyBand,为什么是Boy Band?因为我是一名女性,我希望给更多的女性带去快乐,我很惊讶,在BigBang和EXO席卷的今天,当Boy Band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总结出了满足女性各个心理角色规律的今天,竟然没有一档Boy Band的选秀节目。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打破这个零吧,让我们给大家尤其是姑娘们一次狂欢的机会。


这也正是我选择这样的目标受众为:
年龄在8-55岁之间,女性及男性青少年为主,拥有一定消费能力人群的原因;而播出时间则选择在周六晚间22点,因为希望像SNL这样的观众群,也讨个吉利,SNL毕竟如此的经久不衰。

这也是我要走向英国的原因,因为英国绝对是Boy Band历史中不得不提的地方


简单说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复杂的说是一个重新定义媒体的节目,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节目让所有平台能真正的实在的联合起来,去完成一件事情。

如果把传统电视台比作太阳系的太阳的话,那么其他各个平台都是围绕太阳的行星,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运作才能不浪费太阳的热量,辐射到所有。

所以我希望节目会分几步在1-2年内来完成

首先我们要找到15-20个16-20岁左右对音乐怀有梦想和热情及天赋的青少年

其次我们为他们设定几个目标,在一年内完成:

1、组建一支乐队;(共3-4支)

2、通过和英国顶级乐队的交流访谈,找寻英国Boy Band成功的因素;

3、翻唱至少50首热门歌曲,并制作成Music Video(每月有主题翻唱,例如1月是David Bowie月等等)

4、至少和一个外国知名乐队或艺人巡回演出

5、写和录制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犹如电影Begin Again中所做的)

6、用社交媒体记录下这期间的所有感想

7、靠自己生存下来


那么我们呢?作为媒体我们就是记录和指引者,我们所有的不同平台都联合起来,但侧重不同的放送他们的内容,比如:

  • 网络电视因其可选择及被动接受方式,可以每周播出一档5-10分钟记录孩子们的节目,并建立孩子们专属的24小时音乐频道;

  • 手机上则可以提供他们翻唱歌曲的收听、他们相关的演出信息的更新、并且在电视上不适合播出的低画质内容可以在手机上观看;

  • 而传统电台则可以不听提供翻唱歌曲和创作歌曲的播出,而英国行的分享和类似BBC Radio的电台现场表演也将给他们很好的时间和曝光机会;

  • 而在网络上,由于有了社交媒体和弹幕网站的存在,联动及弹幕的加入则有了更开放的粉丝和路人的参与度;而且我们不仅在国内,更要在国外媒体诸如Youtube,Twitter,Facebook,Tumblr等等,甚至Vevo,Billboard上让大家看到听到知道。

  • 当然平媒我们也不能放过,定期的音乐专栏和青少年散文专栏的撰写,将不仅给他们一个固定的曝光点,也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也帮助他们从文字上更严肃的来思考;

通过这些我们让孩子们真正理解音乐、理解粉丝、理解世界、理解市场、理解残酷、理解恐惧、理解付出、理解合作


也通过这样的媒体前期曝光让他们去积累观众,同时他们的粉丝数和视频点击数都量化后变成分数;

最后我们汇聚到电视端,在电视上呈现12期的真正的纪录片,记录从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最顶级Boy Band究竟是什么样的?让他们代替我们去看一看世界,也记录这群孩子的成长与疑惑,记录他们音乐的变化与成熟;


同时给他们一个舞台,因为Live才是音乐的生命,让他们同台Live方式竞技表演,让观众选出最棒的一支乐队;获胜的乐队将得到顶级唱片公司的合约。


与此同时,他们所有的专辑都直接开放在网络或是购物频道上购买,购买的销量将计入总分。想象一下铺天盖地的音乐狂欢啊!让我们让每一夜都是一次现场音乐狂欢;让节目结束,在后台,我们依然继续热爱音乐!

是的我们就这样帮助一群孩子实现梦想,帮助我们自己实现梦想,音乐梦想!

这么简单的事情,作为媒体,我们能做到吗?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当我们在谈论这个节目是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当然在谈论——光荣与梦想,而且我们要成为世界的一员,与世界同步。


然而老师们的提问,也是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主要是我反应比较慢,一个老师问:“我为什么要看素人呢?” 幸好两周前同事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搜索过,不然我肯定会当场问,什么是素人?“但所有的人不都是从无人了解开始的吗?”另一个老师问:“那还要带乐器带鼓带吉他吗?”“对啊!我们13亿人,我就不信找不出一群这样的人,中国人只是天生比较羞于表达,我们的节目就是鼓励他们走出来,给他们一个机会啊。”

当然毫无疑问,最后我的方案被毙了,是的,没错,写的和说的比较虚和简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确实我只是一个方案,并不是成熟的节目策划;当然看起来没有新鲜的节目模式是另一个大问题,他看起来只是一个不同形式的拼合。但是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不是吗?想想《少年时代》想想《鸟人》想想《爆裂鼓手》,想想MTV频道和Apple Music,甚至是HBO和BBC的那些音乐纪录片,哪一部不好看?每个努力的故事都会很好看!哪怕失败了!何况一群孩子会有交流有分歧!有快乐有泪水,这难道不好看吗?这可是一个真实的《少年时代》啊!

所以,如果有这样的节目,你会看吗?反正我只能在梦里想一想了~~~~毕竟我都想了纪录片的好几个月小标题名了呢,给自己的诚意100分:《以吾之名》《执子之手》《桃花潭水》《红颜祸水》《故人西辞》……


欢迎把我推荐给你的基友们哦,推荐个我们家Ed Sheeran的电影吧~~~,复制网址可收看,谁让微信不能外部链接呢~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40867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