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风荐读| 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五)

科环集团 2024年09月28日 09:15
读书思廉清风相伴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加大对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的纪法培训、廉政提醒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强调,年轻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纪法教育,帮助科环集团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扣好年轻干部“风纪扣”,公司纪委开展“清风荐读”活动,通过分享《给年轻干部的二十一封信》节选内容,打好“预防针”、拧紧“廉洁弦”,警醒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为青春擦亮“清廉”底色。



前言


胡淼森所著《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是年轻人遇到21种人生困境时,过来人给予的应对之策。分为信念篇、勤廉篇、践行篇、交往篇等六个部分,以书信谈心的方式,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探析“做唯物主义者,不做物质主义者”“算好人生几笔账”“如何看待人性善恶与贪廉问题”“如何甄别真正的朋友”等话题,围绕理想信念、廉洁自律、优良作风、个人修养等年轻干部学习、工作、生活关切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帮助我们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朗读者:科环新能源产业党委书记 李文通


信念篇


算好人生几笔账

——关于得与失的讨论

(节选)

这是一封学长给学弟的信,信中首段共同探讨了算好人生“七笔账”,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官场得失的痛悟。特别是“七笔账”:一算“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五算“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七算“健康账”,不要心力交瘁。

苏轼偶读《唐书》,看到代宗朝的宰相元载,酷好积聚,贪得无厌;至大历十二年获罪赐死时,籍没他的家财,单是所藏胡椒一项,多达八百石之巨。“胡椒宰相”元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巨贪。史书记载,长安都城共109坊,元载住宅独占3坊,足够分配给数百户官员居住,其家中珍贵物品堆积如山,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最骇人听闻的是那800石胡椒,现在折合就是60多吨,三个大集装箱都装不完,足够几百万人吃一辈子,堪称人类贪污史上的一大奇观。

世上有很多稀罕物,但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反而可能把人推向深渊。

唐代陆贽出任宰相时,性情刚烈,严于律己,别人送的礼物一概拒绝,就连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陆贽却坚持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在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必定胃口越来越大,廉洁自律就必须防微杜渐。

我们党的优秀干部,同样有拒“鱼”抑“欲”的品质。吉林省水利厅原厅长汪洋湖有“不吃鱼”的习惯,是因为水利厅下面管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水库,逢年过节,这些单位可能会往家里送鱼,容易滋长不正之风。汪洋湖言:“堤溃蚁穴,这个口子不能开,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收越多,时间长了,就陷进去了。”

常言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同理,拒“鱼”则易,拒“欲”者难。但古之贤者、当代楷模都从日常小节抓起,战胜了心中欲望,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只要心中绷紧廉洁弦,每一次都能做到拒“鱼”于门外,拒“欲”也并非难事。拒“欲”既要从理想信念、党性原则、人品官德上入手,补好精神之“钙”,解决好“总开关”问题,才能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控得住欲望,守得住根本。

我们在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中,不义之财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取的,否则就作践了自己,破坏了修为,降低了境界。清代廉吏张伯行有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通篇用“一”字,算了一笔最简单却又最深奥的账。人生不过短短的三万多天,收取那些财物,让你的满足最多持续若干天,但屈辱和不安则会伴随一辈子。

佛家有所谓“朝红颜、暮枯骨”的念想,在面对金钱美色诱惑的时候,不妨也“做如是观”,珠玉玛瑙皆为利刃荆棘,回到并守护赤子般的良知心性,才能“铿然舍瑟春风里”“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吞叶八荒胸怀日月中徜徉人生的大欢喜、大快乐。



全文如下


点击下方图片,一起欣赏~

邀请函丨点击展开邀请函丨展开动画

磬然学弟:

见字如晤。你上次来信给我分享的十个“十万干不得”和算好人生“七笔账”,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官场得失的痛悟,真是快哉快意。特别是“七笔账”:一算“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五算“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七算“健康账”,不要心力交瘁。其实人生一世,大部分时间是不应该算账的,动了机心之后,原本自然而然的东西,也变得庸俗和功利起来。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很多道理不需要冠冕堂皇的教诲或过度精巧的语言包装就应该领悟,而很多为善去恶的工作,就应该“坦然共忘机”,发自内心的纯良天性,而不该有太多的算计得失。就像你伸手扶起跌倒的孩子那样,如果只是为了取悦于孩子的父母,就大煞风景了。

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多人太在意眼前的得失,干了很多得不偿失的事情,让人嗟叹不已。曾有新闻报道,某个贪官把受贿的钱放在床底下,天天提心吊胆,一点也不敢花,结果东窗事发,痛哭流涕,说收了这些钱后“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好觉”,成了免费的仓库保管员,被人当成笑话。人性是很复杂的。“自明而诚谓之道,自诚而明谓之教”,除了自己明自道理,还要学会跟别人讲道理;不仅自己要算账,也要学会帮助别人算账。

我最近在读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其中有一段讲到苏轼在颍州也就是现在安徽阜阳做官时的经历,很有意思,与你分享一下。

苏轼偶读《唐书》,看到代宗朝的宰相元载,酷好积聚,贪得无厌;至大历十二年获罪赐死时,籍没他的家财,单是所藏胡椒一项,多达八百石之巨………苏轼威慨之余,作了一首以元载与陶潜比论的长诗。

渊明求县令,本缘食不足。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胡椒铁两多,安用八百斛?以此杀其身,何啻抵鹊玉。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

苏轼比较陶渊明和元载,是寄托心志的一种方式,也让我从另一个侧面,直观感受到古人对于仕途和财富的真实态度。抛却光宗耀祖和出人头地的虚浮想法,为官从政同其他职业一样,首先是为了在社会上自立。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号称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实际上因为稼穑技艺不熟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落得举家食粥,甚至乞讨度日的地步。最后在朋友的劝说下,陶渊明重新捡起了“五斗米”,靠官俸养家糊口。无论隐居还是重新入仕,他都是一种真性情,从来没有当官发财的念头,而是公私分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在人格上都是无所亏欠的。反观元载,却把为官当成了聚敛的生意,最后输掉了一切。

我查了一下史料,“胡椒宰相”元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巨贪。史书记载,长安都城共109坊,元载住宅独占3坊,足够分配给数百户官员居住,其家中珍贵物品堆积如山,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最骇人听闻的是那800石胡椒,现在折合就是60多吨,三个大集装箱都装不完,足够几百万人吃一辈子,堪称人类贪污史上的一大奇观。胡椒是调味品,一顿饭只不过撒上几粒,因为从几千里外的天竺运来,造成价格奇高,满足了元载病狂聚敛、占有的病态欲望。元载最后被下狱赐死、家产全部抄没,祖庙、祖坟也被毁掉,不仅毁了自己,还连累了整个家族。清朝学者丁耀亢在《天史》中感慨道,除去老少不堪之年,能快乐者四十多年耳。“人生中寿六十年耳。即极意温饱,亦不至食胡椒八百石也。惟愚生贪,贪转生愚。黄金虽积,不解燃脐之祸,三窟徒营难解排墙之危,事于此侪,亦大生怜悯矣。”

世上有很多稀罕物,但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反而可能把人推向深渊。今天不少“元载”热衷于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私相授受、谋取私利,如袁仁国、王晓光的茅台,白恩培的翡翠、普洱,苏荣的景德镇瓷器,还有许多贪官的和田玉和虫草,最终都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可见,历史的惯性是如此顽固,人性的贪婪又何其相似,真可叹可悲也!

苏轼的这首诗还用了一个典故“以此杀其身,何啻抵鹊玉”,说的是《贞观政要》中“明珠弹雀”的故事。唐太宗常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反复告诫群臣“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古代很多士大夫,都想清楚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对待这个问题相当敏感。春秋时期鲁国名臣公仪休,在饮食方面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鱼。有人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公仪休坚决不受并解释说:“我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才坚决不接受这条鱼的。你们想,如果我今日收下了这条鱼而导致有朝一日丢了相位,虽然我喜欢吃鱼,却再也不能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如果我不收这条鱼,保住自己的相位,就能够长久地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还有我们熟知的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悬鱼的故事。古人悬鱼拒鱼、恪守官道的操守与智慧,实在值得我们深思笃行。

唐代陆贽出任宰相时,性情刚烈,严于律己,别人送的礼物一概拒绝,就连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陆贽却坚持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在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必定胃口越来越大,廉洁自律就必须防微杜渐。

为官从政第之要廉,而廉洁是需要克服很多诱惑的,考验的是动心忍性的功夫。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为官廉慎,治家谨严。张廷玉在《澄怀园语》中说:“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张廷玉寝处皇帝赐居戚畹旧园十余年,生活非常俭朴,连日用器具都不齐全,“所有者皆粗重朴野,聊以充数而已”,以致王公同僚或亲戚朋友“多以俭啬相讥嘲”。张英为官廉俭,门无私谒。遇有人行贿时,则正颜拒绝:“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其家境清苦,任翰林时曾于会试人闱,家中竟然无米下锅。正因为他在私欲面前不贪得无厌,在利益面前便能有节有度,终成为国之栋梁。

我们党的优秀干部,同样有拒“鱼”抑“欲”的品质。吉林省水利厅原厅长汪洋湖有“不吃鱼”的习惯,是因为水利厅下面管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水库,逢年过节,这些单位可能会往家里送鱼,容易滋长不正之风。汪洋湖言:“堤溃蚁穴,这个口子不能开,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收越多,时间长了,就陷进去了。”老红军曾思玉由于参加革命,家里房子被国民党地方武装靖卫团烧光了。母亲很痛心,对着老屋废墟掉泪。曾思玉回家探亲时说:“娘,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定会成功,等胜利后我就给你盖一座洋房。”谁知与母亲一别就是20多年,直到1950年年底曾思玉才回到信丰家乡。母亲大哭一场后,抹着眼泪问起“洋房”的事。曾思玉虽然担任六十四军军长,但部队实行供给制,不发工资,没有积蓄,只好如实跟母亲说:“娘,共产党的干部不同于国民党,当再大的官也没什么钱,公款倒是有,可如果用公款给自家盖房子是要犯错误的。”母亲点了点头,从此不再提盖房子的事,即使薪金制后曾思玉捎回家工资资助盖房,母亲也不肯盖,说怕儿子犯错误。

常言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同理,拒“鱼”则易,拒“欲”者难。但古之贤者、当代楷模都从日常小节抓起,战胜了心中欲望,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只要心中绷紧廉洁弦,每一次都能做到拒“鱼”于门外,拒“欲”也并非难事。拒“欲”既要从理想信念、党性原则、人品官德上入手,补好精神之“钙”,解决好“总开关”问题,才能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控得住欲望,守得住根本。

反过来看,很多落马贪官每每在其忏悔中,都对当初没有铁下心来拒“鱼”,而一步步堕人深不见都对的“欲”壑,追悔不已:“一开始,收个几百元的红包都胆战心惊,后来几万元、几十万元,人家送我收。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如碰倒了多米诺骨牌发不可收拾……想到这些,真是痛恨不已!”“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埋你啊!”教训是惨痛的,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警惕,遏制贪欲非小事,拒“欲”当从拒“鱼”始。

上面算的是“得失账”,其实还要算清“人格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把不需要的东西剔除掉,剩下的就是人生的真谛;社会交往也是一样,把外在的权力金钱、地位、欲求剔除掉,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友谊。感情是用金钱买不来、留不住的。古语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交朋友的原则,应当交的是品德,而不能倚仗年龄、地位、势力,不能带有功利色彩。廖俊波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委书记。在服务企业时尽心竭力,但始终坚守“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有的客商会提着东西去找廖俊波,但他从来不收。“你来找我,我把你当成朋友;现在你提着东西来看我,我要是收下,我们就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利益关系,你这么做是把我们的关系看轻了,这么做不仅是侮辱你自己也是侮辱了我。”就在他去世前不久,有一个外地客商拎了一盒“小海鲜”过来,廖俊波一直追到电梯口,坚决退回。

在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中,不义之财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取的,否则就作践了自己,破坏了修为,降低了境界。清代廉吏张伯行有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通篇用“一”字,算了一笔最简单却又最深奥的账。人生不过短短的三万多天,收取那些财物,让你的满足最多持续若干天,但屈辱和不安则会伴随一辈子。1986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因为贪腐丑闻自杀,这位追随了总理李光耀半辈子的老战友,最后留下遗言:“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东方绅士,我应该为自己所犯的误接受最严厉的惩罚。”

佛家有所谓“朝红颜、暮枯骨”的念想,在面对金钱美色诱惑的时候,不妨也“做如是观”,珠玉玛瑙皆为利刃荆棘,回到并守护赤子般的良知心性,才能“铿然舍瑟春风里”“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吞叶八荒胸怀日月中徜徉人生的大欢喜、大快乐。

恭祝安康顺意!

文章来源:方正出版社《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作者:胡淼森


内容来源 | 纪委办公室

欢迎关注

科环集团微信公众号:

GUODIANTECH

廉洁文化 · 目录
上一篇科环纪时 | 【廉政警言】第63期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环集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