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崔友平: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
一、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地方考察时首创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一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概括和总结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基础,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跃升。
二、新质生产力渊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社会生产力就是具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生产力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的变化,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根据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要素的内涵作出了新的拓展和深化,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概括作出了新的发展和具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三、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尽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特别是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形成新的所有制形式、市场基础制度和分配方式。2.培养新型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拥有大量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人才。3.以科技创新推进劳动资料升级。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4.以科技创新推进劳动对象拓展。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壮大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形态和种类。5.提升生产力要素组合协同效率。要通过提高算力、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作用等实现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高效协同。6.以绿色科技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按期实现。7.加快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供血”功能和命脉功能,为新质生产要素提供充足、灵活且优惠的资金支持。只要我们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崔友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
内容来源 | 黄城根下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 李嘉楠
审核校对 | 陈海涛 周士程
执行主编 | 王译婕
欢迎关注
科环集团微信公众号:
GUODIANTECH
,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