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委宣传部 2018-05-31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性格和精神,就是“从容自信的办学定力,宁静致远的育人态度,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独立涛头的举旗意识”。


     ——摘自徐安龙校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让小编带你走进北中医

倾听北中医独有的故事


你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学习:

1、认真读完本条推送。

2、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学习页面,并完成知识接力。


我校始建于哪年,有多少年历史?

学校始建于1956年,有61年的历史。


我校的校训是什么?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我校校徽的含义是什么?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标图案由蛇、手杖、杨柳枝和心形外框组成。标志中央“蛇与手杖”图案是国际通行的医药卫生标志。蛇象征智慧。手杖变形为针形,象征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融合。杨柳枝象征生命和吉祥,也是天然药用植物的代表,并寓意中医药人才的茁壮成长。蛇与手杖、交叉的杨柳枝分别组合成英文字母“B”和“U”的形状,是校名中“Beijing”和“University”的缩写,突显我校的地域特征和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心形外框顶部镂“BUCM”,是英文校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的缩写。图案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红色象征阳光,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标志的整体寓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德行和智慧培育英才,以仁爱之心包容四海,以中国医药造福人类


我校的校歌是什么?

《承诺》。


我校的教风是什么?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我校的学风是什么?

博学勤思、笃诚践行。


我校占地面积达多少?

1082805平方米。


我校现任领导班子是谁?

校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党委副书记靳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林志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翟双庆,副校长王伟,副校长陶晓华。


我校生师比多少?

13.17(2016年)。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多少?

1284人。

我校省部级以上人才情况?

我校省部级以上人才情况为:

 “国医大师”6名:王玉川、颜正华、 王绵之、王  琦、孙光荣、吕仁和。

全国名中医3名:聂惠民、王庆国、田德禄。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王庆国、徐安龙、高思华、王  琦。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田金洲、刘建平、陈家旭。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徐安龙、陈家旭、商洪才。

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陈建新。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王耀献。

全国优秀教师2名:贾春华  孙建宁。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徐安龙、商洪才。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张 冰、赵百孝。


此外,我校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人(12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全国中青年医学之星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4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首都国医名师9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4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1人,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4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0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40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2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5人。


我校有多少间教室?

良乡校区122间,和平街校区60间,望京校区23间。


我校有多少个专业?

我校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药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英语、法学(医药卫生)12个本科专业。


我校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有哪些?

(1)专业建设(5类):教育部优势特色专业、北京市优势特色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课程建设(7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

(3)师资队伍(8类):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学名师。

(4)教材建设(6类):国家级精品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等。

(5)人才培养基地(5类):国家级教学基地、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6)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校学科建设情况 ?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12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学科排名第一,中药学与其他4所院校并列第二。ESI数据库检索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和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已经进入全球前1%的机构排名。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我校有哪些直属单位和教学单位?

直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教学单位: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中心、体育教学部、国学院、团委、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


我校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多少个?

27个(截止2017年10月27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枣庄市中医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铜川市中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护国寺中医医院、山西省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老年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厦门中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仟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我校现有实验室情况如何?

我校现有实验室共48个,使用面积14696平方米。仪器设备14547台,金额24993.37万元,其中精密贵重仪器46台,金额 4380.58万元。以上实验平台全部对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工开放,可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设备。目前拥有高级实验技术人员30人,中级实验技术人员74人,可为本科生的科研提供良好的实验技术和指导。


学生如何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

在本科阶段,每门课程均由上课学生进行评教活动;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反馈教学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教务处组织开展本科生学情调查工作,从校园环境支持度、生师互动等角度进行评价反馈。在研究生阶段,会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追踪与分析工作。


我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如何?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面向全体在校生(含本专科、研究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咨询辅导、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现有专职心理教师3人,兼职心理咨询师10人,在和平街、良乡、望京三个校区联动工作。


工作中,建立起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联络老师-班主任-心理委员的四级工作网络,并根据我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了“以整体系统布局,以普及预防工作为先导,以辨证施治为手段,以自我教育为基石,培养情绪稳定,人际关系良好,身心和谐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医学生”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中医学科优势和文化理念,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形式,丰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内涵,逐步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我校建立了什么样的资助体系?

目前我校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涵盖“奖、贷、助、勤、补、偿”等六大项内容。其中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措施,以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等为辅助资助措施,以政府、学校的投入和金融机构投资为经费保障,以校、院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为组织保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我校的学习生活提供全方位保障。


我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缓交学费,并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可通过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解决生活费问题;对于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通过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方式解决更多经济问题。同时,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我校如何为学生开展生活和保障服务?

学工部开展“温暖入心”工程,做好学生事务服务和学生关心的奖贷勤助工作,通过杏林服务等功能版块的改进和杏林生活等服务内容的更新,切实便捷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印制学生手册和“杏林小贴士”折页,提供心理援助和学业指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生工作日常服务“贴心”;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杏林有约”活动,畅通学生与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渠道,公布七种建议诉求反馈途径,令学生真正体验到与学校沟通“顺心”;将对学生的关爱融入节日慰问和春节送温暖等实际行动中,对贫困和遭遇家庭重大变故的学生给予经济帮扶,使学生真正到感觉在学校生活“开心”。


后勤处坚持“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开展了特色活动。1.深化物业化改革,使服务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2.积极推进餐饮中心创新改革,提升师生满意度。3.举行烹饪技术考核大赛,提升厨师技能,促进学生与厨师间的沟通、交流。4.开展信息化后勤建设,探索智慧校园管理。5.评比优秀宿舍,提升学生精神文明素质。6.学生公寓设立煎药室,解决学生煎药难的问题。7.学生公寓开设二十四小时自习室,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需要。8.细化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你问我答”,书记、校长信箱,学情月报),发挥好纽带与桥梁作用。9.每季度定期进行师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师生动态、加强技能及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10.强化物业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队伍。


校团委在良乡校区成立了“权益一体化平台”,作为穿针引线的力量,连接基层班级班干部、学校食堂负责人、学校班车司机、后勤处老师等多方力量,打造了一个即时倾听、即时反馈、即时解决的高效权益问题处理与反馈平台;建立“权益小站”及日常值班运营模式,实现失物招领工作新突破。


我校对外教育情况如何?

我校是新中国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并首批入选为中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截至目前,已为世界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其中4500多人获得了学历。来校就读学位的留学生数量在中国中医药院校中排名第一、所有高校中排名第六。


我校医疗与科研国际合作情况如何?

我校始终将医疗与科研国际合作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在我校“美国中医中心”召开“中医特色疗法研讨会”,与俄罗斯国家医疗委员会召开“2017中俄医疗战略研讨会”,与罗马大学共同主办“第三节神经精神疾病大会”。


我校文化传播情况如何?

现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北京中医药文化基地、北京市汉语教学特色基地、北京青少年对外交流基地、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等机构的先后建立,为学校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提供了从场所到文化产品的全方位支持。


我校引进智力情况如何?

学校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聘请的国外专家曾获国家外专局最高荣誉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仅2010-2017年,学校共获得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资助的外专经费3599万元,共邀请来自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745名外籍专家、教授来校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及参加学术会议。


我校学生交流情况如何?

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日本、韩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等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生交流合作。自2010年以来,累计690名北中医学子通过各类学生交流项目,赴境外高水平大学研修、临床实习、交换学习。


我校交流互访情况如何?

仅2011-2017年,累计接待包括政府高级官员、国外高校教授、研究员及对中国传统医学感兴趣的社会人士1800多人次。印尼总统苏西洛、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莱维特、立陶宛卫生部长莎拉舍维丘特女士,以及葡萄牙、爱沙尼亚、土耳其等国总统夫人等访问我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菲茨杰拉德·斯穆特教授、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德克萨斯医学院费里德穆拉德教授等受邀来校商谈合作,并为师生作讲座。我校领导、教师出国(境)访问、参加学术交流约1200人次,分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17年10月,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正规大学和机构与我校建有合作关系。


我校招生、就业、创新创业的工作成果有哪些?

我校近三年招生规模稳中有升,本科一批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上涨。经统计,2015年我校在全国各省市录取平均分平均高于一本线79.29分;2016年理工类录取分数平均高于一本线90分,文史类平均高出一本线59分;2017年理工类录取分数平均高于一本线91分,文史类平均高出一本线70分,综合改革录取分数平均高出57分。


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增,2015-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37%、97.69%和97.77%,在部属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面,我校在2016年荣获“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2017年荣获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生团队荣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创新、创意和创业奖项30余项。

北京中医药大学


我校招生、就业、创新创业的工作特色是什么?

我校自主招生工作科学制定了选拔程序,建立了符合我校自身培养目标,能够挖掘出符合中医药学成才规律、具有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多元化人才选拔体系。

在就业工作方面,我校构建了医药行业院校校际就业工作联盟机制,在京内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四校联合 “搭建实践型就业基地,建设共享型就业市场”,发挥了资源整合优势,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导师深度参与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导师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本科生采取“专业教师+校内创业导师+企业导师”三级导师制,研究生采取“专业导师+创业导师”双导师制支持和促进中医药研究生的自主创业,成效显著。


我校招生、就业、创新创业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我校招生、就业、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思想,不断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建设,目前已形成招生促进培养,培养促进创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反馈招生与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和联动机制。


我校招生、就业、创新创业的品牌活动是什么?

我校每年针对高中生开展的“中医药兴趣夏令营”在社会中反响强烈,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报名积极踊跃,既起到良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目的,又有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我校的多重作用。


由我校与北大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的“在京四所医学院校毕业生联合校园双选会”在社会中影响力较大,双选会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工作模式,每年提供京内外的工作岗位约5000余个,获得了广大毕业生的好评。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我校承办,大赛吸引了22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参加,报名项目1179个,参与学生5000余人。“杏林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是我校举办的面向全校范围的创新、创意、创业三个领域相结合的综合性比赛,共有161个项目报名参赛,参与学生超过500人。


学校在医疗方面做了哪些社会服务?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附属医院和名医工程建设工作,通过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强化学校社会服务的特色和品牌。积极拓展医疗服务空间,放眼全国设点布局,与地方政府共建直属附属医院,扩大学校在全国范围的影响与彰显。截止2016年底,共计有6家附属医院,年门急诊服务量近700万人次,出院人数9万余人次。学校依托名医工作室,面向全国开放,接收进修、研修人员,形成培养中医药传承型人才的流动站;举办继续教育项目,扩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训覆盖面,优化基层人才培养。同时,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抗震救灾、传染病流行等关键时期,组建医疗队,奔赴灾害第一线,开展医疗救助活动;每年汇集全校医疗资源组织多次赴贫困及边远地区进行大型义诊活动,体现了学校服务基层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在优化校园环境,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完成了和平街校区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和平街校区仿古亭修复工程,和平街校区绿化工程,和平街校区教学楼、博物馆楼粉刷及修复工程建设工程,推进“和平街校区锅炉及附属设备改造项目”,为教学生活正常开展保驾护航。

持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先后出台《北京中医药大学能源管理办法》、《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室空调使用管理办法》。2015年来,完成了和平街校区学生公寓(女生楼)公共区域LED灯项目,教室空调节能控制项目,更换节能型电开水器项目,更换锅炉房水泵项目,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等。


我校团委引领青年学生成长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紧跟党的步伐,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深入以文化人工作,培养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推进共青团改革,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紧密联系各级团组织,紧贴青年学生需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创享多元交流平台,拓展新媒体沟通渠道,助力打造优良育人环境,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我校团委在青年工作中形成的特色是什么?

坚定思想引领,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社团”;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发挥学生会组织引领青年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职能,丰富各类社团文化活动。


重视艺术素质培养,跨界合作,以赛代练,以国际文化交流促青年艺术表达能力成长,打造校园原创舞蹈诗《岐黄志》,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在国内外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


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依托全国中医药院校共青团工作联盟,立足于中医药专业特色,提升全国中医药院校共青团整体水平;成立全国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传播与身心健康发展中心,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团委的品牌活动有哪些?

校团委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打造全团重点工作品牌。每年承办艺术节和文化节两项学校品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广泛好评;举办“社团文化月”、“创享北中医+”创新创业季等活动,鼓励学生自我展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成立青年传媒中心,创建团委官方微信平台“岐黄青年汇”,加快我校新媒体建设步伐。


打造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校团委每年立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40余支,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实践时长超过1.5万小时,受益人次超过10万;形成基层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近五年累计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超过6.1万人次,服务时间超过200万小时;提供见习、挂职锻炼机会,参与北京市“温暖衣冬”和“圆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选拔优秀志愿者在部分国家大型活动中承担志愿服务工作。

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技术| 白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