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之马勃
治疗外伤的“马勃”
相传有个放猪娃叫马勃,有年夏天他和几个同村的孩子到山上割草,有个孩子不小心把腿肚子划破了,鲜血直流,大家都很慌张,只有马勃不慌不忙,只见他在山坡上摘下一个灰褐色的布包一样的东西,把“灰包”往那孩子的伤口上一按,用布条扎紧,然后把他背回了家。过了几天,那孩子解开布条一看,伤口没化脓,没多久,伤口居然全好了。马勃告诉大家,有一次他在山上砍柴时把腿砍伤了,正好看见身边有个“灰包”,便用它按住伤口,当时就止住了血,过了几天,伤口就长好了。从那以后,人们就传开了,凡是有外伤的就找马勃,找不到马勃,就到山上找“灰包”。日子一久,“马勃”便成了“灰包”的名字。马勃幼嫩的时候是球形的,成熟后干燥化为灰褐色的包样物体。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还有清利咽喉等功效,于是逐渐成了一味有名的中药。
小试牛刀
1.马勃原植物属于哪科?(单选)
A.灰包科
B.马勃科
C.地星科
D.蘑菇科
2.中药马勃选自原植物的什么部位?
(单选)
A.根部
B.干燥子实体
C.茎部
D.叶
3.马勃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止血
B.利咽
C.安神
D.止咳
4.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幅是马勃的饮片图?(单选)
A
B
C
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B C B
饮片辨识解析
A.茯苓块状饮片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色白,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B.马勃 马勃饮片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脱皮马勃、大马勃和紫色马勃。脱皮马勃饮片呈不规则的小块,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孢体灰褐色或浅褐色,紧密,有弹性,用手撕之,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臭似尘土,无味。大马勃饮片呈不规则的小块,不孕基部小或无。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光滑,质硬而脆,成块脱落。孢体浅青褐色,手捻有润滑感。紫色马勃饮片呈不规则的小块,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孢体紫色。
C.葛根 本品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至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的纹理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
D.石膏 本品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肺利咽,止血。用于风热郁肺咽痛,音哑,咳嗽;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群经见智
功效
《本草易读》:散血热而清肺,止喉痹而解毒。敷诸疮甚良,止吐衄亦效。
《本经逢原》:轻虚上浮,力能散肺中邪热,故治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本草乘雅半偈》:主喉痹重舌,失声久嗽,头面卒肿,崩淋吐衄,除侵淫马疥,疗痈疽。
《本草便读》:利肺部之邪,治咽痛喉疮,功能散血。轻淡解上焦之热,除口疳面肿,力可疗瘟。
《本草备要》:清肺解热,散血止嗽。治喉痹咽痛、鼻衄失音,外用敷诸疮良。生湿地朽木上,状如肺肝,紫色虚软,弹之粉出,取粉用。
配伍
《药笼小品》:将粉吹入,治鼻衄;外用敷诸疮,良。
《本草从新》:久嗽不止,马勃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即止。
《本经逢原》:东垣治大头瘟咽喉不利,普济消毒饮用之,然须生蜜拌妥,入水调散,不浮,方可煎服。
禁忌
《饮片新参》:风寒劳咳失音者忌用。
《本草便读》:马勃此亦菌类,由地上湿热之气熏蒸蕴结而成,虽有轻清解散上焦邪热之功,然湿热熏蒸之毒、虫虺之气,亦所难免耳。
1.开篇故事来自《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讲故事学中药》张健
2.饮片辨识解析:2020版中国药典
3.图片版权:
A.茯苓块状饮片www.tcmdoc.cn
B.马勃www.sntcm.zyx.xinpop.cn
C.葛根http://www.lljyygs.com
D.石膏 www.lljyygs.com
推 荐 阅 读
每周一药之马齿苋
5-27 特稿
每周一药之白头翁
5-07 特稿
每周一药之山豆根
3-18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 | 666小分队
排版 | 滕宇
给北中医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