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巩志明新观察|周璐: 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是我的追求

2017-07-07 人民摄影报 人民摄影



聚焦业界热点思潮

传播前沿理论成果

探讨学术观点争鸣


《巩志明新观察》


旨在寻找、观察、梳理和评价

当下最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锐摄影师

自2016年人民摄影报视点版

精心打造每月一期

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前行


巩志明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



摄影各门类中,哪一类摄影人最多,那一定是浩浩荡荡的拍摄风光的影友队伍。近2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风光摄影人队伍呈现出愈来愈壮大的趋势。但是,大量相同的景点、趋同的观看视角、雷同的技术表现,造成了千千万万的“糖水片”。这时候,镜头后面的眼睛、眼睛后面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不论是远景风光还是近景风光,拍摄的照片不应该仅仅是对拍摄地、拍摄景物的记录或图片说明,还应该超越它。摄影不要老跟着西方跑,我们本身的文化是什么?当然,如果对我们的文化没有深刻理解,同时没有很好地掌握西方发明的这项用光作画的工具,那也很难洋为中用、东西结合,以洋之器表我心境的。”


摄影师周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摄影实践和言说或许能给那些试图在摄影中加入东方观看元素,显示中国精神的影友提供一些启迪。



▌关键词1

 如何在照片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在摄影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以赛亚·伯林在《现实感》里写道:“每个人的行为都部分地出于清楚连贯的动机、部分地出于他自己与别人都不甚了解的动机或原因,导致事态发展成了可能谁都不想要的样子,然而它却制约着人的生活、性格和行动。”


众所周知,在视觉艺术领域,尤其是美术绘画范畴,中国与西欧素来是两大传统体系。所谓:西方人重写实、东方人重写意,西方严谨、东方松弛,西方重形、东方重神就是这东西方两大美学体系的特征对比。


中国摄影人在影像中刻意表达自己的东方情愫和中国精神这个传统可谓已久,从上世纪中期的郎静山、陈复礼,到后期的陈长芬、李元,这些摄影家多半溯流而上,辨其源流,从精神性上不断地、逐渐地在影像中熏染浸润中国的传统思想,他们踏遍青山,体会山川自然、草木清华间的气息流转、生生不息。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摄影人对摄影中的东方话语和中国语境的探索,似乎放慢了脚步。


周璐作为山东德州的一位自由摄影师,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说:“如何在照片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在摄影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是我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要表达一种‘天人合一’、‘家国天下’的情怀和境界,突出的是时代精神和对生命的赞美与生命的体验。在摄影中完全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艺理方法借鉴过来,把拍摄的主体或画面的形式当作一个引子,通过这个引子导入到丰富意味的精神文化世界,使作者与读者在过程中相遇同行。”


坦率地说,体现周璐这一思想的摄影作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如同东方破晓的鱼肚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方向。它能够昭示我们怎样在个人的摄影创作中也随游踪所至渐渐变化,涤去旧貌,滋生新我,让银盐颗粒在山水烟云间跌宕咏叹,让大自然在承受现代文明的重荷中抒发惬意长吟。


周璐 摄


▌关键词2

很长时期以来,中国摄影师在视觉东方化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走的都是一条“从外到内”的路。


对于爱较真的摄影人而言,“风光”、“风景”、“景观”、“山水”这几个词比较难厘清。对于摄影而言,风光与风景几乎就是一回事,这是最早的自然景观摄影的概念,其标志性人物就是爱德华·韦斯顿与安塞尔·亚当斯一类的摄影家;景观摄影又往往是添加了人工痕迹或者是工业文明之后的被改变的环境照片,有些甚至直接就是建筑物或者人造景物,其标志性人物是德国的贝歇夫妇和美国的罗伯特·亚当斯这一类摄影家;而山水摄影呢?则完全是中国摄影人的概念,或者说风光(风景)、景观来自西方,而山水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


为什么中国的传统里有山水画而无风景画?而西方有风景画而无山水画?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其实,所有的中国艺术家都是有山水情结的。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就是山水?山水对于中国人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它在当下通过摄影这个便捷的表现形式又应有一种什么样的反映?


西方的风景重于自然写实,重于光影色彩的变化捕捉;而中国的山水,不仅仅是对于一个风物景色的视觉描绘,更多的是寄予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内心理想化的外在表达。所以,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视觉化,而不是现实的视觉化。中国的山水画比西方的风景画早了一千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既是自然,又超越了自然,其沁润和弥漫的核心介质是人文情怀和文化人格。


很长时期以来,中国摄影师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走的都是一条“从外到内”的路:比如用宣纸输出影像,在照片上题诗用印,或者是用中国扇面、团扇、画卷、四条屏的形式承载作品,后期制作呈现水墨画效果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表现形式,不是内涵和内容,也不是视觉作品的核心构成,换句话说,是皮毛不是血肉,是血肉不是筋骨,是筋骨不是精气神!


那么与之相反的做法呢?只能是“从内到外”的路。如果在摄影实践中,将这种中国文化之魂,从内到外地渗透和引流到影像的内涵之中,在构成影像之前、之始、之中,就用光与影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山水情怀,这是正途,周璐正是走在这条正途上的摄影师。


周璐 摄


▌关键词3

这是一条无法预设的道路,探索者只能把问题带在路上,而且可能没有终点。


周璐说:“如何在照片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在摄影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是我的追求。在影像中,我要表达的是自身面对景物的内心感受和生命体验,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心印。通过观察,用安塞尔·亚当斯的预想法找出要表达的作品主题,然后调动各种摄影手段完成想表达的主旨。不离具象,不在具象,以期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周璐是思考型的摄影师,他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创变意识来自于他的读书与思考,也来自于他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深刻体认和自信。这些想在精神气质、造型语言、作品形式上给摄影以变数,让摄影扩容或变异,并且以自己的有生之年,默默探索者,都是我们泱泱摄影群体中最可贵的、最值得期待的探路人。


艺术之道,变易之道,摄影之道亦然。面对西方人发明的摄影术,我们是仅仅拿来,只是按照西方的思维习惯和观看模式去顺应它,还是在跟随一程之后,踅摸自己的道路,想象着生长出一张属于东方传统文化基因谱系下的现代视觉的脸?不断求变是不是文化与艺术的永恒密码?怎样使中国的当代摄影多些变易与守恒、张扬而又内敛的内质?我们的摄影人中,哪怕只是极少数人,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自觉意识,毅然决然地走向一条无法预设的道路,把问题带在路上,没有终点。


周璐 摄


▌关键词4

摄影不仅仅传播现场、景象和事实,还要侧重于表达情感,物化情怀,彰显人性之真、之善、之美。


目前摄影存在的方式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媒介上的摄影,也就是基于传播的摄影;第二是艺术层面的摄影,也就是作为艺术家个人表达方式的摄影;第三个层面,就是大众层面的摄影:人人都是摄影师,这个也可以理解为(网络)社交平台上的摄影。


罗伯特·弗兰克说:“当一位观察力敏锐的美国人到国外去旅游时,他的眼睛将变得尖锐起来。反过来,一个欧洲人看美国也一样。我想通过摄影来谈论一些到处都能找到,但是却不那么容易选择和解释的场景。”


罗伯特·弗兰克正是凭借这种“欧洲人看美国人”的换位思维拍摄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国人》。那么,我们中国人,应该怎样给“摄影”这个西方语境的视觉表达酒瓶装上中国的陈酿呢?简单一点说,就是让传统意义的“摄影”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断“变异”。


策展人曾翰提出:在哲学层面上存在着一种多重的、共时的存在,一种非中心主义的与去本质主义的世界,旨在将摄影和影像放在一个非反映论的维度上,强调影像自身的独立性并平行于现实,甚至生产着不同的现实,平等于现实世界的事物。


那么,这是不是如同说:“中国画从不画东西”(陈绶祥语)一样,摄影应该侧重的东方化思维方式是,不仅仅传播现场、景象和事实,还要侧重于表达情感,物化情怀,彰显人性之真、之善、之美。



周璐 摄


▌关键词 5

不离具象、不在具象,以期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信息传播充分便捷的当下,风光摄影的价值和意义已经从过去的告知公众什么地方的山川地貌、风云景色,变为摄影师主要是自然景物融汇艺术家的情感、情怀和体验。


摄影是通过想象、设计、发现、捕捉、塑造形象来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的。一切视觉作品都离不开形象,但是也不能仅仅只是具象,要在有形象又不仅仅是具象之间。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形去求神,在景中抒情。这就是周璐所谓的:“不离具象、不在具象,以期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


天下万事,知易行难,摄影尤其如此。周璐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目前还只能说是选对了方向,还没有充分地展示他的矫健的步伐和过人的脚力。当他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时,我也只能非常惭愧地说;这要靠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靠渐悟和顿悟、靠感觉的触摸和寻找……


希望看到周璐渐行渐远的脚步,更希望看到他带给我们全新的情境! 



周璐作品



















详见2017年7月5日人民摄影报


今日编辑|王华

如有任何感想

可在下方留言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