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回母校 | 要拓宽视野和看问题的视角,不断提升自信心

小中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21-10-08



今天,小中为大家推送的是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2016年5月4日参加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回母校”的精彩片段。


面向未来科研实践

服务国家电力发展



郭剑波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专家


198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在电网规划、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及风电并网安全等方面成绩显著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报效祖国,为民族、为祖国做些事情,对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满足感的体验,到了一定年龄和层次会更浓烈些




主持人:

两位院士当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甚至是诱惑?今后在国外能够生活得更好,就在国外生活下去,而不选择现在这样的工作状态。



郭剑波:

我觉得有机会出去看看是件很好的事情。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野会更广阔些。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现代社会,前四个层次大家应该都比较容易实现,但是最后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层次,当其他的都相对容易满足的时候,你会希望找到人生的价值,可能这个时候不是有车有房能够解决你苦恼的问题。所以我想,报效祖国,为民族、为祖国做些事情,对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满足感的体验,到了一定年龄和层次会更浓烈些。

2


满足国家需求、实现国家目标

体现国家利益、代表国家水平




主持人:

二位有这么杰出的成就,我想请二位简单的介绍下您觉得最自豪和骄傲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郭剑波:

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是这么想的,肯定是做了点儿事,才得到这个荣誉,但是当代工程技术,尤其像我做的工程技术研究,没有团队、没有条件、没有国家这个大舞台,是什么也没有的。所以我在单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定的目标是:满足国家需求、实现国家目标、体现国家利益、代表国家水平。如果你能有机会把视角和视野盯在这个上面,能够争取到这样的项目,能够做成这样的项目,可能比自己在里头具体做了一个什么贡献要好一些。

3



做科研选题时应把时间尺度拉远一点

站在未来看现在





主持人:

想请两位院士做下科普宣传,我们想了解下,您的科研成果如何服务社会?



郭剑波:

2008年,中央电视台做抗洪抢险直播,请我当嘉宾,我第一次上电视上直播,他们就问这个电网。当时就说,如果有电,我们通信就有了;如果有电,我们火车就能开通了。有了电就能有一切。我想我毕业三十多年,做了三件事,都是一个专业。第一个,有幸参与了三峡的全国联网。当时刚毕业,作为学生、学徒参加了,后来做了全国联网。我想跟老师和同学们分享的就是,做这种大的战略性研究课题,使我们培养了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做科研选题的时候,应该把时间尺度拉远一点,拉出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站在未来看现在,这个技术值不值得我们为它奋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第二个十年,当时全国限电,输电能力不够,做了些提高输电能力的装置和技术,这是个具体活儿。第三个十年就是近十年,风电发展很快,又做了风电并网研究。这三个事都没有脱离我的专业,都是电力系统专业。我也非常感谢一位老师,在我入学的时候给我们做专题介绍,他说了一句话,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以后,三分之二的工程师转向电力系统,希望驾驭这个广域的、实时的、难以控制的、最大的人造系统。这个激起了我无限的兴趣,所以我也能够在这个行当里坚持了三十多年。

4




要会做人,能做成事


主持人:

今天的机会很难得,因为二位不光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高级管理者。如果您二位是面试官,有学生到您这面试,您最看重他们什么方面的素质?



郭剑波:

我们单位录取学生有个门槛,就是本硕必须都是985、211 高校的学生,这是基本条件。我想达到这个基本条件后,应该都差不多。所以作为院长,我希望首先要会做人,第二能做成事,就是这两个要求。“会做人”包括豁达、善良、坚韧、担当、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做成事”就是刚才尤(政)院士说的,对事情能够把握得住,能够钻进去,比较细致。其中,“会做人”确实很难,其实也很容易。如果少一点想法,豁达一点,或者就是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舍得舍得,要学会舍,你就没有那么多苦恼。你如果想到今天我干的这件事多干了半个小时,领导是不是要给加班费,明天我干的这个结果给了他,他加工加工就发表了一篇论文,那你永远都在怨恨当中。

其实幸福也一样,我也带学生,带了大概70个学生。我经常跟他们说一个例子,心态在这儿(高),实际本事在这儿(低),一辈子不幸福,不管你有多高的水平,反过来你就觉得很舒服了。学生也经常跟我交流,说总觉得这不合适、那不合适。我跟他们说,你记住一句话,你的父母从你当孩子的时候,到你很老很老的时候,只要他健在,他对你的希望就是两个字“幸福”。你能感觉到幸福,就满足了父母的愿望,也成就了自己。

5



必须要以国家目标来选择

做你的人生规划


学生: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想请教一下两位在漫长的学术与科研过程中,是如何将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投入其中的?在人生当中是如何一步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的?



郭剑波:

从个人来讲,面临毕业就业、几十年的生活怎么规划,如果你的人生规划跟国家规划契合,你将来就会持续走下去。所以我总说,人生是一个马拉松,不是百米松。你可能要走一辈子的。所以,必须要以国家目标来选择做你的人生规划。同时,你选择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时,因为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你就有可能获得国家的支持,国家级的项目,你也容易做出一些比较大的成果。

第二,作为用人单位来说,其实我们还是比较看重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如果你连国家都不爱,你怎么会奉献一个院呢?所以我们院的口号叫做“中国的电力,我们的事业”,如果你都没把中国的电力事业放在眼里,我们怎么会要你呢?

第三,古人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爱国是大爱,你的大爱都没有,怎么可能有小爱呢?培养自己对祖国的感情,于己于国都是有利的,甚至对你将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在单位中化解些矛盾,都是有利的。



郭院士寄语青年大学生

要拓宽视野和看问题的视角,不断提升自信心。




2016年起,教育部关工委先后联合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组织开展“院士回母校”活动。4年来,“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百余位两院院士相继受邀回到母校参加“院士回母校”活动,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分享治学做人、敬业报国、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故事和感悟,用亲身经历为在校大学生上了一堂堂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思政大课。为使更多学生感受到院士强大的人格魅力,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开设“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栏目,5月11日起,每周同步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媒体平台(网站、微博、微信、喜马拉雅等)陆续推送1位院士的精彩片段。


网站

微博

微信

喜马

拉雅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不想错过最新推送的你,就把中国大学生在线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中国大学生在线”,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中国大学生在线

来源:教育部关工委(ID:jyxtggw)

编辑:苏欣颖(辽宁科技大学)

整理:刘露文(齐齐哈尔大学)苏欣颖(辽宁科技大学)

责编:盛楠

审核:李玥玮

和小中

“院士回母校点1000个(在看)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