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已经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现在可以开始沉默了




迎面走来的是你认识但交集不多的一位同学你们目光相撞

下一秒,你们都掏出了手机

 

迎面走来的是

你认识但交集不多的一位同学你经过一番心理建设后“嗨!”他没有回应你

你刚伸出的手迅速上移捋了下头发 

迎面走来的是

你认识但交集不多的一位同学过远的距离让你开始计算相距多远应该开始打招呼

相遇问题,这题我会!


社恐人,社恐魂,社恐遇人就变怂

社交恐惧可谓许多当代年轻人的通病

们来说

人生中最难熬、最可怕的事

莫过于给别人发消息

对方却直接打了个电话过来

又或者

在食堂排队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个熟人……



总之各种社交场合都可能让他们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小中在你身边安装了一些摄像头盘点了一些社恐日常来看看是不是你




社恐人士的日常心理活动是这样

 
面对陌生人打招呼的反应是这样的:


点外卖时是这样的:


被cue要自我介绍时是这样的:


被邀请参加聚会时是这样的:

 
在公共场合遇到熟人时是这样的:


不熟的人要请吃饭时是这样的:

 
被临时放鸽子时是这样的:


打电话前是这样的:

视频自/英国报姐
 
接电话前是这样的:


各种情况下的表达能力是这样的:

 
试图开始社交时是这样的:


自己也清楚自己是这样的:


 你觉得夸张?并没有!

 来听听社恐们自己怎么说!




@伊利

作为资深社恐,最害怕的就是过年走亲戚。每次面对一些看起来眼熟但是不知道应该叫啥的亲戚,都很紧张,然后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妈,“急死了,你快告诉我怎么喊人啊?我妈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哎你个小笨蛋,你是不是忘了该怎么称呼人家了,人家小时候还抱过你呢……”我……我能记得这?小时候更严重,去商店买东西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预演很多遍,怎么对答,怎么付账……



@怎样成为老师那样的人

每次要给陌生人打电话,输完电话号码之后就盯着屏幕,怎么都按不下去通话键……十几二十分钟之后,要说的话已经在脑子里转了千八百遍,然后深呼吸,眼睛一闭打出电话,没接通迅速松一口气,接通了一口气说完要说的事迅速挂断,然后在心里给自己点个赞。



@让我说什么好呢

生日去吃火锅,被服务员知道后,开始了Led灯牌加服务员绕桌唱生日快乐歌的服务,引来了大量围观。我全程一言不发,尴尬到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水寄南安

睡不着,下了一个玩“狼人杀”的游戏,结果还需要连麦,一听到陌生人的声音我就赶紧溜了。果然,当代社恐只适合玩单机游戏。


▶@佚名

明明不是近视眼,因为不想和熟人打招呼,假装近视。


▶@tylerj

去商店结账遇到同样的收银员会故意避开,甚至不再去那家商店,就害怕对方开口搭话:“嗨,你又来了!”



▶@nine

线上熟人线下社恐……线上可以评论,可以嘘寒问暖,可以“打情骂俏”……线下就想假装没看见……


@夏夏

能打字解决的就绝不说话。



致社恐:

你可能比想象中更爱这个世界


可能是出于懒惰,可能是性格慢热,可能是习惯使然,对于社恐人士来说,只要能不和陌生人说话,他们好像有一千个理由。

但其实,社恐可能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当一个人将自己定义为“社恐”时,他不一定真的恐惧,而只是觉得:没必要。没必要没话找话,没必要“被迫营业”,没必要陷入尴尬,没必要开启没什么质量的泛泛交谈。

这当然没什么问题,自己的小天地是很好的,安全、舒适、平和、自由,但人毕竟是社会动物,社交不仅是一项生存技能,也是一项让自己变得更幸福的能力。当我们过度抗拒他人和外物的靠近,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关闭了感受世界的触角,这实在是可惜的。



外面世界的“麻烦”和“可怕”,可能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它真正的模样千姿百态,其中包含的善意也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多:有些关心虽然琐碎,但确实是诚挚的;有些交谈虽然尴尬,但可能是破冰的第一步;有些邀请虽让人为难,但也许是他人表达喜爱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社交并不只会带来压力和麻烦,人海芸芸,世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人,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和一个陌生人开启了一场“超过预期的交谈”,当你打破原先的认知,社恐也可以体会到社交的愉悦。


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生活是一种绝对值得尊重的生活方式,但勇敢一点打开自己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可能比想象中更喜欢他人和这个世界,他人和这个世界也可能比想象中更喜欢你。


致社恐:

学着在现实中建立自我认同


有时候,社交焦虑是我们用来自我保护的盔甲;有时候,它也会成为我们不可言说也无能为力的伤口。那些跃跃欲试却从未说出口的“你好”,那些别人从未在意却在我们心里来回碾压千百遍的“误会”,那些字字斟酌却依然不小心说错话后的万般自责与懊悔……皆不能成为我们逃避现实的理由。


看上去,似乎这个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避风港”——网络社交。但在它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暗藏着无尽的枪箭利刃。

人是“社会”人,现实中的我们没办法做到隐居世外、与世隔绝,我们也不可控地会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我们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害怕无人在乎的尴尬,害怕与人产生联结的过程中受到伤害……但,也许正是经历这些,我们才会明白,建立“无坚不摧”的自我认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毕生任务。
所以,试试吧!试着走出去,和这大千世界里可爱的人们谈笑风生,试着安装一颗强心脏面对社交中的风风雨雨,试着从自我处获得自我认同,试着接纳自己,赞美自己,欣赏自己。恼人的社交焦虑,也许就在这之间,悄悄地溜走喽!


END



五花八门?我:一天八门


茄子!


北上?南下?东进?西行?



中国大学生在线

央视新闻、京师心理大学堂

划:王枞萌(天津师范大学)

编辑:王枞萌(天津师范大学)代美娟(河海大学)

美编:代美娟(河海大学)

责编:张宸

审核:李玥

和小中一起

为“勇敢社交”1000个(在看)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