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您这会儿方便吗?”“您有空吗?”为给老师发消息,我措辞了四五个版本🤕

小中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24-02-03


家人们谁懂给老师发消息的纠结😢
“害怕消息里出现错别字”
“害怕有病句,害怕说的内容欠妥”
“害怕打扰老师”
“害怕得不到老师的回复”
“害怕没做好被老师嫌弃”
……
我真的会产生n多种想法


发消息前字斟句酌,语气更要拿捏好
不能太谄媚,也不能太有距离感
各种语气词和玫瑰花都成为了专用公式🌹
发在文件传输助手里反复阅读
检查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反复修改和微调,直到版本越来越多
即便如此
点击“回车”前的那一瞬间还是忐忑😟


消息发出
等回复又成了新的折磨🥲
既希望老师早点回,赶紧给一个答案
又希望慢点回,可以迟一点面对未知


明明我是个聊天达人
怎么到了老师这儿就不会说话了呢🤐
即使老师很温柔,即使交流了很多次
我还是害怕每一个新的开始


是我情商太低,还是我不会沟通
能不能断绝跟老师的联系啊?
😭😭😭


为什么要和老师交流?


首先我们来拆分“交流”这个词,“交”即交互,流即“流通”,“交流”即一种交互流通状态。


大学期间,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有活动或者任务需要老师指导;二是迷茫或者困惑需要老师指点;三是纯粹想要亲近了解老师。一般而言,前两者比较多,因而交流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这源于老师在知识、经验、信息等层面占有一定优势,交流有助于同学们站在更高视野、更广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更好的决策行动。



和老师交流的方法有哪些?


互联网时代,和老师交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面对面交流仍然是最推荐的较之其它方式,它能通过面部表情、躯体动作、神态举止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真切地感受对方的态度,空间上的近距离也能消除陌生感、拉近彼此,因而面对面交流的效果最好。


如果选择线上交流的话,视频>语音>文字。但对于那些害怕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或者语音通话的同学来说,文字交流可能是他们偏好的方式,这个时候就要用词准确、表达简洁,避免理解误差如果是要确认某个事情,可以做一个封闭式的提问,比如:您认为可不可以?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下老师都会回复。




和老师交流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摆正心态。不要害怕打扰老师或者自己懂的太少让老师见笑。交流时间的选择要把握好,非紧急事情,尽量避开大清早、大晚上等休息时间。交流时不需要过于战战兢兢,总是想这样说对不对,自然表达即可,其实老师也会担心她自己说得不合适。没有及时回信息也不用揣测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可能就是老师没有及时看到,这个时候只需要发个信息或者打个电话再次确认一下就可以了。 


其次,带着问题交流。“交流”既然是交互流通,那一定是双方有来有往的。作为老师来说,喜欢带着问题来交流的同学,这说明他是有所思考的。和老师交流前,可以先把问题或者困惑整理一下,列出几点,排一个优先级,在交流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先保证把最重要的问题解决掉。对于问题和困惑,自己先尝试通过资料查询、朋辈交流等方式获取部分信息和经验,这样可以和老师交流时聚焦重点难点,沟通想法、表达意见、达成共识,避免漫无边际的闲聊,使交流实现双向奔赴。



不要怕
老师也会担心自己说得不合适
🤭🤭🤭
是不是一下子安心了许多?😜
快去开启一场双向奔赴的交流吧



“做完这些,我真的要毕业了🤗……”


拜托!这些毕业礼物谁看了不羡慕?!能不能给家人们上个链接啊!


“全文背诵哈,明天我抽背,下课”......今天的语文默写,你全对了吗



中国大学生在线

策划:朱艺璇(华北电力大学)

指导教师:吴希媛(南京师范大学)

文字:詹薇(南京师范大学)叶乔欣(江西科技学院)朱艺璇(华北电力大学)

排版:赵家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美编:朱艺璇(华北电力大学)叶乔欣(江西科技学院)

责编:张宸

审核:李玥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师,您这会儿方便吗?”“您有空吗?”为给老师发消息,我措辞了四五个版本🤕

小中 中国大学生在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