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传统桥梁游 | 东部崛起:桥·济天下
▼
第一期 | 东部崛起:桥·济天下
余杭东部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河道纵横、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和上塘河贯穿全境。临平、塘栖等古村镇因运河而生而兴,进而通达天下。该区域现存传统桥梁112座,约占余杭全区传统桥梁总量的十分之四,主要集中在塘栖、东湖、运河3个镇街。中国大运河上现存唯一一座七孔石拱长桥——塘栖广济桥、余杭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九孔石梁长桥——运河长福桥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广济桥
大运河上现存唯一的七孔石拱长桥
广济桥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清·王同《唐栖志》载:“通济长桥在唐栖镇,宏治二年建。一名碧天桥,俗名长桥。上有昭恩碑记,邑人副使赵锐撰。宏治间鄞人陈守清募建,桥计七洞。”全长83米,矢高17.75米,桥面设160级台阶。
广济桥是运河形成后的直接衍生物,便利了两岸通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塘栖古镇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2013年作为大运河一部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大运河遗产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雷家桥古纤道
余杭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纤道
雷家桥古纤道位于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街道)姚家埭村,北侧紧临大运河。纤道东西走向,全长66米,其中雷家桥长约11米,宽2.2米。桥台由条石错缝叠砌,内侧嵌石壁墩,上覆石盖梁承托桥面,两头用踏步。据塘栖地方史志,最初为明建官塘,是旧时姚家埭村去塘栖镇的人行要道,也是运河船运纤道。2013年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福桥
余杭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九孔石梁长桥
长福桥位于运河街道南栅口社区东南,东西向跨亭趾港。桥长49米,宽1.88米,高4.5米,中孔跨径6.45米。设实体栏板、方形望柱。中孔石梁外侧正中阳刻“长福桥”,桥名旁及桥墩上刻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纪年题记。是余杭区已知现存两座九孔石梁桥之一。2017年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芳桥
“桥墩覆桥”,临平三绝之一
桂芳桥位于临平街道东大街,南北向跨上塘河。明·嘉靖《仁和县志》载:“旧名茅桥,因宋时里人徐宣与弟寅、垓,同太学数十人伏阙上书,攻贾似道。后同登进士,垓居榜首,乡人号曰一门三秀,更桥为‘桂芳’。”
此桥结构特殊,北岸原有东西向闸桥一座,用于泄上塘河之水于镇北;宋时河南埭人烟渐集,成为集镇中心,又在已淤塞废弃的闸桥上新建南北向桥,以利往来,故俗称“桥里桥”。拱顶浮雕鱼跃龙门图案,拱券阴刻元大德乙巳、明天启七年、清道光戊戌年重建纪年。现桥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单孔石拱桥,长18.55米、宽5.06米、跨径10.45米。2013年作为大运河一部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桥
见证了临平古镇旧时的繁华
隆兴桥位于临平街道东大街东段,南北向跨上塘河。始建不详,宋天禧年间(1017~1021)重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建。单孔石拱桥,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全长28.2米,桥堍宽5.4米,顶宽3.6米,矢高6.1米,跨径15米,设有栏板、覆莲望柱,是上塘河余杭段仅存的两座古桥之一。2009年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沾驾桥
相传雨季泥黏曾留圣驾
沾驾桥位于崇贤街道沾桥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6)。相传乾隆皇帝曾圣驾此地,因雨后路泥沾污了乘轿,故名。单孔石拱桥,长11.52米,宽3.47米,高5.1米,跨径4.8米。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法砌置。拱券两侧金刚墙用条石错缝叠砌,设长系石2根,下立明柱上阴刻楹联,其中桥南为“北往南来均沾利济,水涤山绕税驾凭临”。2015年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
看到这里,你心动了吗?
欢迎大家沿着大运河慢慢走近
亲身体验美丽的传统桥梁
近距离感受余杭
曾通达京城广济天下的历史繁华
接下来的日子
小余还将会陆续给大家带来
精彩的余杭传统桥梁游学线路
敬请期待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