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天锡:保护有形建筑 盘活无形资产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在观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后表示,该片以紧凑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生存智慧、营造技术、审美理念和社会伦理,是一部史诗级作品。这部纪录片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从自然、人文、技术、经济等几条主线,全视野全时空全景式展现中国的传统民居文化,既是见证中国建筑智慧的“活化石”,也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教科书”。


如何永续保护传统建筑,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既留住外在的“形”,又留住内在的“神”,才能做到“形神兼备”、相得益彰。


建筑形态是有形的,文化传统是无形的


中国传统建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还包括蕴含在建筑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建筑“物”属性与文化“非物”属性的相互诠释。推动优秀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必须在保护好建筑本体的同时,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突出讲好“建筑故事”“工匠故事”“居住故事”“人物故事”,推动从有形的物质形态向无形的文化属性延展。特别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全面摸清底数,实行挂牌保护,积极推行原状保护和原样修复,坚决防止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建设性破坏行为,已确定的历史建筑不得随意拆除搬迁,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历史信息。


建造方式是有形的,营造技艺是无形的


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宽绰厚重的北方合院、水墨庭院的江南民居、深固严密的藏族碉房,也有自然朴素的干栏木楼、粗犷古老的黄土窑洞,聚族而居的客家围屋。这些建筑的营造技艺,很多都是师徒“口授身传”的,当前面临着“人去技消”的困境。必须建立人才选聘制度,加快构建传统建筑工匠培训与认定体系,落实相关职业分类和标准,扩大从业人员基础队伍,培养大批传统建筑工匠,造就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建档保护是有形的,活化利用是无形的


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必须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落实人、财、物,推动认定、挂牌、测绘、建档、修缮等工作,留存更多“记忆”与“乡愁”。但事实上,一些“人去楼空”的传统建筑,即便一时修缮了、保护了,也是缺乏生机的甚至是不可持续的。对传统建筑最好的保护方式,不能是简单把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标本”供起来,应该是以用促保,用好市场的无形之手,重塑社会公众对传统建筑认同感,因地制宜探索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和文化价值转化的新机制,赋予传统建筑的时代内涵,实现建筑形态与发展业态的有机衔接,让优秀传统建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这才是保护的核心所在。



编辑:谷梦溪


更多新闻 · 推荐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22项重点督办代表建议,支持老旧小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在列


咱住建人也能参加“奥林匹克”!砌筑、管道与制暖、混凝土建筑……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


读报 |《中国建设报》4月1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