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完工”的城市更新项目,何以斩获联合国奖项?
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地处南京老城南核心区域,串接着夫子庙与门东历史街区,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22个南京历史风貌区之一。
在过去,这里产权关系复杂,居住人口众多,留存的传统居住建筑大多年久失修、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如今,伴随着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它的名声不胫而走,游客们慕名而来,参观“共享院”,打卡网红咖啡馆。
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始于2015年,7年后的今天,这个以“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为改造理念的项目,工程进度还未过半。近日,正是这个项目获得了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创新设计奖。
“提升了历史性街区的宜居性”
街这边,老门东改造后对外营业;街那头,小西湖片区房屋密集、街巷逼仄、违建扎堆、设施老化,是典型的老城棚户区。6年前,像多数街坊们一样,王宝凤一家做好了搬迁的准备。
4.69公顷的街区内共有810户居民和25家工企单位,居住人口超过3000人,但人均居住面积仅10平方米。“许多家庭共用厨房,如厕要出门倒马桶,消防隐患也很严重。”王宝凤说。
事实上,在这一片区,不少户人家五代甚至六代人都住在这里,乡愁难以割舍;另一方面,生活的不便又让他们想着离开。
大学生志愿者、社区规划师、社区工作人员……王宝凤已记不清多少人上了多少次门。一轮轮上门征求意见,不停地询问他们,是想搬走还是留下来,留下来愿不愿意进行改造。
“螺狮壳里做道场”,到底怎么改,项目方也曾举棋不定。2013年,南京首个着眼于整体保护城市肌理的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老门东开街。一街之隔的小西湖片区是否也照搬老门东模式?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现在看,老门东确实有缺憾,就是缺了原住民,少了烟火气。”同时负责老门东和小西湖改造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很多城市改造项目中,改造过的片区跟原先在这里居住的市民没了关系。
帮居民留住乡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2015年起,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收集了多轮居民意见,结合规划,反复梳理、磨合。小西湖片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新节奏。
改造方将整个小西湖片区规划为15个管控单元127个实施单元,“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尊重民意,让居民拥有更多话语权,让群众意见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共享院落、共生院落、平移安置房等创新举措应运而生。
家住马道街39号的许庆老人颇有感慨:“我家当时是D级危房,设计团队曾10多次登门,让我一同参与探讨房屋改造方案。”
“在社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在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评语中,评委会如此评价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参与此项目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表示,这是各国专家共识性的评价,小西湖通过“整体及综合的方式提升了历史性街区的宜居性”。
图为改造后的堆草巷33号院
“更好的活化不是静态保护,而是动态的微更新”
改造后的堆草巷33号,被称为“刘家后院”。过去,居民刘光纪没事就爱在家中院落里摆弄花花草草,庭院中的百年石榴树、60年的枇杷树都是老刘的骄傲。2018年,改造方与刘光纪协商把私家院落改造成共享院落,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出钱改造,将房屋后院重新设计布局,将原来的实体墙做成镂空花墙,打开后门对游客开放。
“周末人流量多的时候,半小时来逛院子的就有80多人。”刘光纪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的“心头好”能被更多人认可,他有了从未有过的获得感。
刘光纪的邻居陈鸿荣家则是改造的另一种模式——共生院落。1957年,7岁的陈鸿荣随父母搬到堆草巷,小小的院子里,整整塞下了5户人家、25口人。这次片区出新,陈鸿荣家变了样,增加了小阁楼、独立卫生间、独立厨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像堆草巷这样的南京传统民居式院落,在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保留了30余处。加之片区内留存的历史街巷、文保单位、历史建筑,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风貌特征。
这种小尺度的更新方式缘何更容易得到各方接受?在韩冬青看来,织补更新正成为城市更新的一大主流方式,保护历史建筑已经成为共识。“福尔马林式的保护,把建筑像文物一样供起来、空间冻结起来,碰都不能碰,对城市的发展意义并不大,更好的活化不是静态保护,而是动态的微更新。”他说,这种微更新就像“针灸”,刺激穴位,一旦疏通了整条经脉,整片区域就被激活了。
来源:人民网
十二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涉校外培训房屋租赁等监管工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