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通勤注入更多幸福感——《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会精彩回放

8月1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设报社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中规智库”的重要学术成果,报告自2020年首次发布以来,已连续4年跟踪城市通勤变化,为城市交通发展和市民生活环境改善作出贡献。我们现撷取会议精华集中报道,启发思考、分享收获,敬请关注。


辞精选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群众通勤体验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 胡子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求在新征程上做好城市建设工作。这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指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等,有效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群众的通勤体验得到了明显改善。近年来,“中规智库”密切关注民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城市通勤、路网密度、城市绿色出行等方面建言献策,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决策行动,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通勤监测报告坚持从人的视角审视城市发展,用数据分析城市通勤的问题和规律,发现城市中职住平衡的短板,做出有益探索。同时,通勤监测报告积极关注并研究新问题,今年的报告特别关注职场新人的职住和通勤特征。一座城市对青年发展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了解青年群体的通勤需求和面临的问题能够为建立适应青年人的住房保障体系等提供思考和依据。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城市通勤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提升通勤质量始终是建设人民城市的核心要务之一。面对城市新时期、新任务、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发扬科学精神、积累科学方法,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打造高端智库 助力城市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王立秋

“中规智库”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2021年推出的学术品牌,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理念,进一步强化中规院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打造高端智库的动力源泉,从城市规划行业看,一方面需要落实国家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和方法入手,深入研究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中规智库”成员跨越不同尺度、不同学科,从城市发展规律出发,立足科学问题、运用科学方法,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相融合的角度系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


新时期城市建设工作需要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中规智库”建设既要紧盯国际前沿的热点话题,如绿色、公平、活力、安全、可持续等事关人类命运的问题,也需要立足中国,利用丰富的规划、建设和治理实践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交通拥堵、职住平衡、设施改造等急难愁盼问题。


作为“中规智库”的重要成果,通勤监测报告已经连续4年追踪中国主要城市的职住和通勤特征,展现了人口和劳动力转移、聚集的新态势、新趋势,揭示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极端通勤问题,其中多项指标已纳入“城市体检”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高度,根据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家高端智库是引领中规院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规院将继续在探寻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模式、防范城市安全风险3个方面开展研究,攻关“卡脖子”技术,进一步完善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科学逻辑和技术体系,为城市建设贡献中规院的力量。


报告精选


改善通勤条件 实现美好生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凯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选取45个中国主要城市,汇聚9000万人的职住通勤数据,延续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3个方面的9项指标,呈现2022年中国城市职住空间与通勤特征变化。


通勤时间方面,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降多升少,通勤改善任重道远。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平均为76%,与2021年持平,其中,超大城市平均为69%、特大城市平均为77%,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的通勤比重提高。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其中,超大城市平均40分钟、特大城市平均36分钟,超大城市的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时间)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超过1400万人承受极端通勤。


通勤空间方面,幸福通勤(单程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人口比重持续降低,职住分离亟须改善。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的幸福通勤人口比重为50%,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39个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增长,10个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超过9公里。38个城市的职住分离度(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增加,33个城市的通勤空间半径(构建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的空间椭圆,以椭圆长轴半径定义为通勤空间半径)增加。


通勤交通方面,轨道覆盖提升有限,公交接驳成为瓶颈。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新增运营轨道线路约1000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仅提升2个百分点,部分城市新增的轨道线路投入收效甚微。41个运营地铁的城市中,800米轨道覆盖通勤比重的平均水平为19%,特大城市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显著增加。45个城市中,47%的通勤者45分钟公交可达;超半数城市公交服务能力提升,但门到站的环节耗时过长,部分城市通勤人口该环节的耗时甚至接近全程时间的40%。


职场新人通勤距离两极分化较为显著,更依赖轨道交通。今年的通勤监测报告关注职场新人通勤状况,选取2010~2020年大学毕业生人口增量最多的16个城市,抓取25岁以下职场新人群体的职住通勤特征。数据显示,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更长,高于城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10%的职场新人单程通勤距离超25公里,高于城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职场新人中幸福通勤人口的比重为53%,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上海市着眼于改善外围大型居住集聚区的通勤,《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构建“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的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的发展愿景;北京市特别提出“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积极推进轨道交通接驳提升行动。


目前,城市发展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城镇化也进入“下半场”,需要更加关注通勤问题。通勤耗时增长不仅仅是交通拥堵的问题,更多需要通过供给侧政策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通勤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实实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都发展背景下的北京职住与通勤行为研究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路林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整体城市结构发生变化,也带来了通勤方面的变化。通勤距离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长趋势已经放缓,态势向好。在通勤平均速度、城市结构功能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


通勤结构方面,轨道在超大城市里的作用非常明显,北京市就业现状呈现沿轨道布局的特点;居住空间全市分布相对均匀,沿轨道外延特征较为明显,其中1号线和6号线形成鲜明的带状聚集区。职住向轨网周边聚集将提升轨道交通作为沿线人员首选通勤方式的比例。数据显示,北京市通勤人员中依靠轨道交通的比例为25%。长距离通勤中,轨道交通的优势更加明显。


就业集中区沿轨道布局是超大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重要策略。北京市中心城区形成了“三大四小”就业中心的格局,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成熟的就业中心,通勤圈覆盖全市并且延伸至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上地科技园、望京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和丰台科技园迅速成长,次中心的建设对于缓解向心通勤压力有重要作用。从监测数据来看,近几年工作地由中心城区转移到外围地区的人口中,一年内居住地也同步转移的占到一半。外围就业中心的培育是决定城市功能疏解成效的关键。


都市通勤圈由对外放射的主要交通轴线以及跨城市组团的长距离通勤廊道构成。目前,北京市域内存在17个职住组团、4条长距离通勤廊道,组团内部的职住联系更加紧密。一定程度来讲,都市圈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超大城市职住平衡的问题。首都都市圈建设能够助力提高河北廊坊北三县居民的跨省通勤速度,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也有力促进了北京市南部地区通勤人口增加。


通勤需要综合考虑家庭综合利益,即职、住、学、医整体平衡的系统最优考量。其中,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还需要为职场新人进行充分谋划和考虑,给予他们未来可预期的空间。如今,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规划应精准化、精细化,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规划服务。


改善通勤条件,北京市仍需关注以下3方面:一是针对通勤组团和通勤廊道,增加有目标性的供给,包括分空间象限和功能板块的职住空间组织、监测通勤效率并进行动态调节。二是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在外围新城继续“招龙引凤”,承接城区内过度集中的教育医疗资源,满足家庭整体需求;加强跨区域的发展廊道建设,更多地利用国铁资源开通市郊铁路,解决跨界通勤问题。三是通过“三化”优化通勤方式的结构,针对不同通勤行为在城市规划空间和政策供给方面精准施策。中长距离通勤出行“轨道化”,优化轨道沿线的用地空间布局和资源化配置,围绕轨道站点建立便利、功能互相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拓展轨道交通的通勤辐射范围,提升轨道交通通勤的服务效率。中短距离通勤出行“慢行化”,围绕北京健步悦骑系统的打造,进一步推进自行车专用路及城市绿道建设,为中短距离的通勤提供更好的步行、骑行环境。特定大城市职住组团间通勤公交“定制化”,结合大型居住组团与市级就业中心大客流通勤,适时增加定制化公交服务,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媒体视角下的通勤体验与评估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 杨溟

媒体视角下,如何通过介入提升通勤体验,下面分享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在未来研究和探索中使用更多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去研判通勤模型;二是在不可能改变规划现状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极端通勤等问题。


通勤距离直接关系通勤幸福感,但能否在各种变量面前找到一个安全的通勤方式,也是值得关注的内容。改善通勤,既要考虑常态部分,也要考虑非常态部分,即灾害的应对方式。在传统气象监测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手段实现连续性数据分析,通过对各种行业跨领域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能够助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通勤体验。


目前,传统媒体正在经历颠覆性的变化过程。未来公众会要求媒体对于可能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不仅报道已发生的事,还要告诉公众即将发生的事。可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探索新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在通勤模型建立上的应用。第一个层面是低层感知,通过基本传感技术和数据采集获得,社会经济发展包括企业发展;第二个层面开展多行业的数据处理、特征提取和交叉分析;第三个层面是高层分析,结合生理数据、环境变化等,作为科学决策的智能辅助,实现人机融合需要从单一维度的数据分析进阶到更多科学决策。


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城市现状时,如何通过干预、赋能,提升通勤质量、幸福感?从传媒视角去看,极端通勤的路程恰恰包括可以实现较多功能的空间,比如艺术治疗等。在较长的通勤路程上,小吃店、零食店、咖啡厅是否可以满足阶段性需求?堵车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产品是否能让等待不变得无聊?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交互空间,把枯燥的等待时间和行走时间转变成学习时间和交往时间。


通勤是一个城市文明,或者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也给我们留下很多可以填补的空间,这也是通勤未来的方向。


青年职住选择与通勤体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青年规划师 陈杨

年轻人意味着什么?想到青年会有很多美好的词汇,比如青春、活力、激情和无限可能。下面用三个例子分享职场新人在特大城市中的职住选择与通勤体验。


住在通州的阿飞,在雍和宫上班,单程通勤时间是100分钟。打工人上班是从融入早高峰人流那一刻开始的,地铁上有没有座直接关系到当天的上班状态。


河马住在上海市嘉定区,他是一位脱口秀演员,属于灵活就业人群,河马可能会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只为了讲5分钟开放麦(脱口秀的一种形式)。脱口秀演员的出行路线和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可能是两点一线,就是从家到公司。脱口秀演员出行的特征是目的地比较多、频率比较高、总通勤时间很长。


同事小题为了爱情搬到女朋友公司附近,每天“公交+地铁”,单程通勤55分钟。深圳是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城中村特别多,有很多城中村没有被地铁覆盖。BMW族先坐公交车(Bus)然后再坐地铁(Metro),出了地铁再走(Walk)一段。深圳特色就是把最后的走路换成了摩的(Motorcycle),成就了BMM族。


职场新人在形形色色的城市中体验着通勤的辛酸苦辣。青年不应该是人生困境合理化的解释,人生剧本不是按照年龄公平分配的。如何让青年人来到一座城,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积极推进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把城市的各个功能汇聚在一起,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缓解职住压力或许会是青年人选择这个城市的一个缘由。“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生路上乐无边”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非常乐观的精神,如果做不到每一天都快乐,希望大家每一天在上班的路上能够快乐一点。


圆桌论坛



主持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 赵一新


对话嘉宾: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助理 王真峥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主任 周江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孔令斌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部主任 戴帅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教授 张纯

●百度地图慧眼副总经理 李翔敏


主持人:请您谈谈对于北京市部分职场新人通勤距离超过25公里的看法。


张纯:北京职场新人就业路上的时间越来越长的原因有二:一是给青年人就业选择空间不多,选择居住地比较被动,只能在相对较远的地方居住,形成了长距离通勤。二是青年人非常有理想和目标,只要有目标在、有喜欢的就业机会在,无论工作地多远都值得去追求。


主持人:职场新人的居住和就业存在较大变数,请您从媒体观察的角度,谈谈他们选择就业、居住的方式有哪些特点?


王真峥:今年报告最大的特色在于关注特定群体——职场新人,需要考虑短期内规划无法作为抓手时,如何改善他们的通勤体验。哈尔滨市前段时间推出“电子单月票”发行优惠活动,在激活之时起的30日内运营时间中不限里程、不限次数乘坐地铁运营线路,体现了一个城市对于职场新人的善意,让枯燥的通勤多了一些温暖。因此,应从小事做起,改善职场新人的通勤体验。


从媒体角度讲,举例来看,15年前,南京市准备实施汉口路西延工程,为了车辆通畅,计划将行人走的道路直接让给车辆,却没有考虑师生正常穿梭校园的便利。当时南京几所高校的学生全部参与调研,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参与公众基础设施建设,最终这项工程没有实施,这体现了媒体介入以及公众路权意识的提升,有利于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长久性。这是今后可以发力的方向。


此外,今年有两个媒体平台值得关注,知乎平台上有一个叫“城市帮帮”的“社区”,其中有“地铁帮帮”板块,涵盖了用户关于北京哪个地铁站最美等问题的回答。小红书在上海举办“马路生活节”,不同道路有不同的规划主题,原本枯燥的步行时间变成了艺术展。鼓励更多人介入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中,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主持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近两年发布的中国重点城市道路网结构画像报告在业界影响较大。刚才发言中提到了“路权”,如何让慢行过程更通畅,请您从公安交管层面分享您的观点。


戴帅:在优化交通出行方面,公安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路权方面,如何利用有限的道路时间和空间资源让出行更加便利。要缓解交通拥堵就必须调整交通结构,比如给道路“瘦身”,让机动车道尽量窄,留给自行车道越来越多的空间。同时,优化公交专用道,鼓励更多班车、校车等使用公交专用道,提升道路资源使用率。


科学技术方面,通过早晚高峰的流量不均衡性创造“潮汐车道”。在交通重要节点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比如杭州为每个车道编上号码,会根据交通流量、排队长度等设置左转车道是左转还是直行。此外,把信号配时、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等信息推送给导航地图,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总之,运用工程的交通组织管理方式、科技方式,包括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各种综合手段,能让出行更加便利高效。


主持人:请您结合实际经历,谈谈关于改善通勤的思路。


周江评:2015年,研究手机应用对通勤人口的通勤感受会产生什么影响,发现智能手机确实改善了通勤感受,降低大家对通勤长度的敏感度。


在芝加哥留学时,芝加哥交通局跟当地大学合作,给新生发放公交卡,新生在市区内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工具,十分方便。哥本哈根在规划上确定了轨道为主要通勤方式,其城市建设沿着轨道交通发展,也正在谋划自行车高速公路建设,即从市中心往外辐射的高速自行车道,更好地解决通勤问题。


主持人:请您谈谈这些年百度地图在通勤方面的研究成果。


李翔敏:目前百度地图的定位是文明出行平台,品牌愿景是“用科技让出行更简单”。近些年主要的创新一是提供通勤相关服务,二是这些服务的数据来源。


提供通勤相关服务方面,一是车道级导航,目前车辆和手机客户端的定位全面应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车道级导航可以帮助人们按照车道进出,比如推荐最佳车道、进行精准的车道预警等;二是百度地图和一些大型枢纽、大型购物商场、办公场所等处的物业服务企业合作,在室内停车场安装设备,打造全流程的一体化出行体验,可直接导航至车位;三是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如今该功能基本覆盖了所有城市,通过大数据手段,用轨迹数据计算,精准度很高;四是和全国各地交通等部门合作,获取公共交通方面的数据,提供公交车实时定位,提示地铁车厢温度;五是语音包,利用AI(人工智能)方式,只需要录三句话,就可以使用家里人的声音生成语音包。


数据来源方面,百度地图之所以能提供这么多的场景服务,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和数据收集。一是UGC(用户生成内容)数据,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贡献地点的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如地点名称、当前人流量和相关时令热门活动,还可以添加城市的出行信息,如公交线路、道路施工、拥堵信息等,通过全民共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描绘一个更为真实生动的地图。二是PGC(专业生产内容)数据,全国交警部门可以把道路上发生的事故、管制等信息及时发布到道路态势感知分析平台上,百度地图接到数据后进行秒级发布,及时更新信息。三是自动化数据渠道,有时候很多数据并不存在于某个主管部门或者某个主体信息系统里,通过挖掘数据可以掌握新的信息。


主持人:请您为改善通勤提一些建议。


孔令斌: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是给予人们通勤幸福感和提高通勤效率的根本措施。一是衔接,要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工具,就需要做好“最后一公里”接驳方式衔接规划,一方面靠近居住区,一方面靠近就业岗位。


二是准时,大家喜欢乘坐地铁的原因在于准时,准时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如果不准时的话,人们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提前,即留出更多的时间在通勤路上。准时可以让人们更准确地估计自己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用更短的时长实现通勤。


三是快速,机动化文明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路权,如果公共交通的路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快”无从体现。因此,应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充分保障路面公交路权优先。


四是特色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及定制公交的出现,使得能够为特定人群提供特定服务。通勤路程更有趣会使人们感觉通勤时间变短。更加人性化的设置、更精准的服务设置能够提升通勤温度,整体交通服务质量也会有明显提高。从服务质量来看,目前已进入存量阶段,基础设施的增长空间较小,相关部门应从其他方面想更多办法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编辑:杨鑫悦


更多新闻 · 推荐阅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会见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文生


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黑龙江迅速启动房屋灾后重建工作


选手备战 | 肖杰:“砌”一技之长 “筑”精彩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