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3报告发布关注韧性成长 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1月1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3发布会”举办。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3)》,这是2019年以来的第5次发布。
中规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在会议上发表致辞
中规院党委书记王立秋在致辞中介绍说,中规院自2014年以来持续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先后开展了空间战略、工程标准、全球城市等系列研究。他表示,中规院将持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与时俱进的研究报告,参与脚踏实地的规划实践,为“一带一路”的下一个十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规划建设专业力量,推动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包容性高质量发展。
中规院院长王凯
报告发布环节,中规院院长王凯回顾了中规院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工作进展,以“韧性成长”为主题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3)》,交流全球城市韧性成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王凯说,报告持续优化完善全球活力城市、“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标体系及算法,为城市可持续包容发展搭建全球坐标系。依托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多元流量数据,从“城市”“聚落”“区域”不同层次,解析要素全球流动编织形成的城市网络图景。未来,中规院将在国际视野下探讨城市如何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创造与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专业力量。
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
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以《2023年度报告解读——全球城市的韧性成长》为题作主旨报告,从韧性视角出发分享关于全球活力城市及潜力城市的新观察。全球城市韧性成长呈现3个特征趋势:第一,全球创新网络方面,2020年以来“科技脱钩”趋势持续增强,各国纷纷走向创新的自主可控,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个环节在“全球城市聚落”中同频共振。第二,在全球贸易分割的冲击中,全球生产网络以保障韧性与安全为导向,趋向于多点布局、区域集聚;全球服务网络领先城市向北美、西欧集聚,纽约、伦敦的引领性地位更加彰显。第三,全球联通设施网络中,航空、海运显著恢复,网络格局出现结构性调整。
“一带一路”潜力城市的评估中,“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不断深化近域联系、拓展广域合作,为全球创造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流量,在“断链”“切割”等动荡冲击下,“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维持全球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与资金往来等方面,不断深入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持续引领中国“一带一路”开放发展。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就全球城市在创新、产业、联通等方面的可持续包容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分享了关于亚洲城市经济复苏、高科技创新的思考。他提出,高新科技和城市化对于带动城市的发展很重要,《报告》中上榜的亚洲城市里很多是中国城市,未来应该思考“一带一路”发展中除了高新科技,是否可以推广数字建筑和数字城市等技术,为亚洲的城市发展提供助力。
中规院副院长郑德高结合当前全球贸易切割、科技脱钩等挑战,认为在中国超大城市发展战略中,好的战略要把三个问题说清楚:一是核心功能,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把城市大方向说清楚;二是空间,在不能扩张的情况下找到空间的重心,探讨区域化的空间应该做什么以及城市结构性空间的变动;三是在时间维度精准应对人的需求,包括当代人、下一代人以及特定人群的需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就疫后全球航空和海运格局产生的变化,指出目前交通领域正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即增加频率与密度。疫情期间,配合新型的贸易电商,出现了船型小、频率密、速度快的“快船”来适应传统空运和传统海运之间特殊的市场,这种变化也将影响未来的全球格局。此外,中国在智慧城市、低碳排放等方面的发展非常快,很多成果都可以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在空运、海运甚至城市策划等方面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则围绕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实践,从三个视角介绍了北京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一是结构性的影响力,在城市间、国家间在交往及互联互通中建立;二是城市间的关系,要在全球体系中找准定位及战略发力点;三是塑造性的影响力,要通过传播力塑造形象,打造国际交往的底色。
工业4.0浪潮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驱动全球生产网络格局调整。上海前滩新兴研究院院长何万篷围绕城市如何在工业4.0浪潮下为未来的产业演进趋势做好准备、深度参与全球竞合,指出认知工业4.0浪潮要上升到数智经济,包括创新动能、基础设施、交易标的和游戏规则4个思考维度。
嘉宾合影
最后,中规院深圳分院院长方煜表示,中规院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联合国内外科研学术机构,持续跟踪“一带一路”、全球化、全球城市等研究,积极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活动,为国内城市在世界坐标下寻找优势与不足提供参考,刻画包容发展视角下的全球城市新图景。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
局地降温超16℃,寒潮即将到来→
住房城乡建设部就《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