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好的抓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乡村必须全面振兴!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和农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在乡村振兴中将扮演非常重要角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好的抓手。
壹度创意董事长于基隆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上宣读倡议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
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将乡村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城市居民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物质产品,也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和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农村居民不仅希望通过城市人进入乡村增加收入,也希望自己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美丽家乡。所以无论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说,都对乡村有期待,这种期待有物质需求,也有文化需求,更有生态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是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丰富乡村生活产品、拓展乡村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上做好文章,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推器。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就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目标和宗旨。
1. 基础是产业兴旺,没有产业的乡村是没有前途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传统村落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通过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草原游、森林康养等多样化模式,做足“农业+”文章,可以推动融合发展。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创办农业嘉年华、建设休闲农庄等新模式,可以让市民在农村住下来、游起来、购起来,更好地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愉悦。通过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农业游学等活动,满足市民近距离参与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知识的需求。通过拓展养生养老、健身运动的功能,让城市退休老人到乡村居住,感受田园生活,享受返璞归真的喜悦。创新用地政策、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把休闲农业打造成农民致富的大产业,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振兴中多做贡献。
由壹度创意规划的青岛平度店子国家农业公园顺利建设
2. 关键是生态宜居,没有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没有发展的。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村,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通过文明整洁的美丽村庄,引来更多的游客来乡村休闲度假甚至安居。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不仅要搞好农村房前屋后的垃圾处理、村内道路的硬化,而且要加强生态建设,把农业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让农村农业“绿”起来,使农民从绿色发展中得到真金白银,进而使绿色生产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实现生态宜居,还要努力建设农民的幸福家园,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治理,让新时代的乡村不仅绿起来,更要美起来。
3. 灵魂是乡风文明,没有文明的乡风是没有灵魂的。 中华文明发祥于广大乡村,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按照保护与传承同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式,展现农耕文明的魅力,塑造乡村文化的特色,满足游客对文化的需求。
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标榜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乡风文明”主要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摈弃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有所创新,并积极吸收城市文化乃至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乡村之美不仅是青山绿水等外延之美,更是让未来乡村充满无形魅力、吸引力和助推力的“乡风文明”的内涵之美。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广大乡村不断推向纵深,从而为农村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4. 保障是治理有效,没有治理的乡村是没有保障的。乡村治,百姓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首次在党的重大报告中针对乡村治理问题提出这一要求。乡村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地位,建立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的乡村治理体系,既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很多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镇和整村推进建设的,比如有名的陕西袁家村。大量实践表明,在休闲农业发展好的乡村也是治理有效的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农村的人气和资源要素重新聚集,农村“三留守”“空心村”等问题得到缓解,农村社会治理明显改善。大批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改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乡村的路、电、水、气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正在快速地向农村延伸,农村的环境面貌极大改观。
5. 核心是生活富裕,没有富裕的生活就不是现代化的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坚持以农为本、农民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项目,鼓励返乡下乡的创业创新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创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益。支持“自主创业”,探索农民自组织、自激励、自就业的创业模式,积极培育创办领办休闲农业致富带头人,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强化“利益共享”,探索建立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机制,既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又让农民利益最大化,不能排挤农民、损害农民。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利于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和文化等关联产业发展。有利于农村产品变礼品,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有利于民房变客房,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农区变景区,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还能够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已成为保障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突出亮点。
壹度创意在内蒙古包头市调研田园综合体
三、乡村振兴战略关于土地的政策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造福农村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助于休闲农业长期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做休闲农业的土地大多是通过流转的农业用地,很多经营投资主都担心土地政策的变化。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这给全国农民群众和农业投资经营者吃下了又一颗定心丸,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村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利于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保护和实现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放心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不久的将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目标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
壹度创意,农旅规划行业领导品牌
策划·规划·设计·景观
没什么技术,创意是我们最自恋的技术;
没什么理论,落地是我们最自信的理论;
没什么情怀,专注是我们最自豪的情怀;
没什么成就,口碑是我们最自然的成就;
农庄·乡村·城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