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空间,这样设计,动感十足!
景观设计的奇妙之处,除了美景布局之外,还在于规划改造之后的焕然一新。一片空地,一个废场,几个建筑,在景观设计师规划之下,显得分外不同。
对于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特色小镇,一个充满创意兼具功能的休闲广场或多功能空间设计,也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信,我们来看这些案例:
俄罗斯Azatlyk中心广场
原广场采用传统的中轴线设计,计划以此将市政大楼与列宁博物馆连接起来。但是由于列宁博物馆后来未被建成,此轴线失去了其原有意义。广场布局规整而简单,虽是苏联历史的遗留物,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且与城市及公共生活完全脱节。该设计旨在将广场改造为一个包容性强且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吸引不同的群体来这里聚会。
为了消除“中轴线”走廊较为强势的意识形态,设计团队将主要的交通轴线移动到了绿树环绕的植被区域。这一改变使广场拥有更加完整而私密的空间,同时加强了广场与周围社区的联系。走廊沿途设有一系列休闲凉亭,使广场上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广场设计概念动图,design concept illustration gif
▲“新走廊”轴测图,axon of the promenade
在原来中轴线的位置打造了一个“城市地毯”,将三个小的特色广场串联起来。“活动广场”是拥有硬质铺装的城市空间;每周的露天集市都在这里开展。在“绿色广场”上,人们可以坐在草坪上休息,并欣赏不同季节的多样景观。“文化广场”上的喷泉和浅水池是炎热的夏季里人们最喜爱的娱乐场所;该空间与市政大楼和设于广场内部的电影院相连。
▲“城市地毯”鸟瞰图,ariel view of the “city carpet”
▲活动广场、绿色广场鸟瞰图,ariel view of the Event Square and Green Square
▲文化广场鸟瞰图,ariel view of the Cultural Square
在每个特色广场与走廊的交汇处均设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一个露天剧场,下方是咖啡馆空间;一个被漆为Kamaz标志性橙色的“螺旋”观景台,提升了广场的纵向维度;一个圆形喷泉水池,在冬天即变身为溜冰场。
▲露天剧场的下方是咖啡馆空间,an amphitheater doubles as a cafe
▲咖啡馆朝向新的走廊,cafe by the side of the promenade
▲咖啡馆细部,cafe facade
▲露天剧场,amphitheater
▲阶梯式平台供人们休息,stepped terrace as resting area
▲“螺旋”观景台,a “spiral” viewing platform
▲被漆为Kamaz的标志性橙色,painted in the emblematic orange Kamaz color
▲在观景台上俯望广场,view from the spiral platform
将不同的坡地景观整合到休息空间中,并通过种植当地树木,保护人们免受强风天气及阳光直射的影响,让广场每个角落的绿植装饰别样不同。
▲坡地景观等广场绿化,hills and local species of trees
▲广场不同的铺装方式different paving pattern
这个项目除了广场外观进行升级改造之外,绿化、节能、环保等理念也在设计中进行体现,例如:“螺旋” 观景台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与建造煤气管道相同的技术;长椅制造于当地的一家混凝土工厂;路灯则由标准的工字钢制成。同时,保留了场地大部分原有绿化,并种植了新的树木,使该区域生态系统重焕活力。
▲观景台与长椅(外观)
▲广场夜景
▲广场平面图
哥伦比亚Neomundo道路交叉口景观改造
本项目的最初目的是通过改善道路交叉口的现状,完善城市的高架桥系统,从而使南北方向的交通更加通畅。然而,通过对道路系统、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环境的评估,该项目确立了新的目标:打造一个集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为周围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带来积极的影响。
▲鸟瞰图,Ariel view
▲喷泉水池和雕塑,fountain and sculpture
▲雕塑,sculpture
多面立体不锈钢材质组成的雕塑,不仅与城市高架桥系统形成呼应,同时,简单的折面突出设计感,明朗干练。多个折面雕塑有序排列,形成纯粹的雕塑空间,创造一种休闲舒适的放松环境。
▲夜景,night view
▲喷泉,fountain
▲平面图,site plan
▲剖面图,section
哈萨克斯坦Gustaw Zieliński 广场装置设计
该项目选址在哈萨克斯坦新首都阿斯塔纳老城区一块并不发达的区域,这是两条重要道路交叉口组成的三角形场地,周围是60年代的装配式居民楼、90年代的赌场以及有待开发的空地。
▲鸟瞰,bird’s eye view
从鸟瞰图,我们可以发现,设计师们没有打造哪种刻板印象的普通公园,而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创意性的构思了一个框架结构的装置。据报道,这个构思来源于地毯拍子的编织结构。
而这个户外框架结构,除了结构新颖之外,装置颜色采用哈萨克斯坦国旗中的蓝色和黄色,使居民们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让他们发自内心想去了解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用心维护。
同时,设计团队还通过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对广场细节之处,进行改造:
1)满足孩子的娱乐需求
周围居民们可以在装置上悬挂自己的私人物品:吊床、秋千、绳子以及木板等,形成孩子娱乐空间;
▲在装置上悬挂秋千,attaching swings on the installation
将路面铺设成黑色沥青,不仅能满足孩子们涂鸦的童趣,也节约了整个项目预算。
▲沥青地面供孩子们用粉笔涂鸦,black asphalt as a perfect background for chalk drawings
2)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由于哈萨克斯坦夏季炎热,为了满足大家在大树的荫蔽下休息或是下棋,设计师们在场地内种植树木,并设置户外座椅,充分这片空间的多元化价值。
▲在场地内种植树木并设置户外座椅,planting local trees and adding simple benches
▲总平面图,master plan
▲装置平面图,plan of the installation
▲装置立面图,elev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持续30年的城市开发,给三亚这座位于海南岛的中国热带旅游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所有的水系都已被污染,四处漂浮着垃圾。城市发展建设起的混凝土防洪墙,抹杀了红树林及河漫滩生态系统,并且阻挡了海水和上游城市雨水的连通,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与此同时,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外来居民和季节性游客都希望能享受沿河的连续公园带,至今还未曾实现。为此,三亚政府决定寻找景观设计师设计这个示范性项目: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鸟瞰,aerial view
▲原始场地分析,the pre-existing conditions
经过调查发现,这段位于三亚河东岸,场地面积10公顷的地带,其生态状况十分脆弱,这里的水资源已经被污染,为了解决场地所处的四大问题:
1)风:每年的强热带季风可能会影响红树林的恢复,破坏幼苗;
2)水:季风期上游汇集的洪水可能冲散刚形成的红树林群落;
3)污染:受污染的城市径流可能破坏敏感的红树林幼苗,导致红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4)可游性:需要考虑公众的游憩和自然的修复如何结合。
设计师们提出了以下策略:
1)土方平衡
重新利用场地堆填的城市建筑垃圾和拆除防潮堤遗留的混凝土废料,通过填-挖的方式创造各种水位高差,来满足以红树林为主的各类动植物的生长栖息需求,形成丰富的驳岸生态系统。
▲丰富的驳岸生态系统,an eco-system with diverse fauna and flora
2)指状相扣的形态
将地形改造成指状相扣的形态把海潮引进公园,同时避免了来自上游季风期洪水的冲击和来自山区和城市的径流污染。这样的形态最大化的加强了边界效应(岸线边界加长了6倍,从700米增加到4000米),0-1.5米的水深变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涨潮落潮保障了对水生生物十分重要的动态水环境系统。
3)台地和生态廊道
利用道路与水面间的9米高差,建立一系列的台地和生态廊道系统,截流并净化来自城市的地表径流,高低错落的公共空间布置其间。
▲台地和生态廊道,terraces and bio-swales
4)适应地形的景观盒子和慢道
步道路网的设计跟随着地形的变化,漂浮于自然景色之上的空中栈道将人带入林上,俯瞰红树林;5个景观盒子被精心地布置在林间幽静景美的位置,同时也成为多变的气候下必要的遮荫挡雨空间。模块化的混凝土盒子能抵抗强烈的热带风暴,不同角度的摆放给观鸟爱好者们创造了最佳的观鸟视野。
▲景观盒子被布置在林间幽静景美的位置, viewing pavilions are strategically allocated in the landscape
▲居民们在景观盒子的日常活动
小结
在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乡村与特色小镇的过程中:
1.从人居环境角度
除了庭院景观之外,集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广场,也会逐渐成为农民生活需求的一部分。
2.从乡村旅游角度
对于体验、观景、游乐为一体的农旅生活,多功能的空间休闲场所,也许会更受大家喜爱。
3.从城乡共构角度
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区域空间关系理论,已经受到严峻挑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呼吁我们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理论和方法。
当前城乡地域空间关系开始“扁平化”,不同规模的人居环境获得一定发展,在城乡共融格局下,通过构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统一标准、统一网络、统一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并且可持续地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地区系统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PS:由于不同地域形成的乡村地形不同、特色不同,它们与周围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改造、精准设计,避免照搬照抄,一刀切的雷同。
·往期经典推荐·
☑ 注意!国家《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出炉
☑【一篇知晓 | 一周政策与案例】农旅行业的政府文件、重要通知、案例汇总!(7.14-7.21)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转在谷德设计网gooood,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