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居新时代,如何打造红色旅游?
前言
2019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达到22.9亿人次,红色旅游占比较多,且较2018全年提升2.6个百分点。那在文旅融合、乡村旅居的新时代,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民族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又该如何打造呢?
红色旅游的现状与政策
在田园观光、耕作体验、康体疗养、健身娱乐、民俗风情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乡村旅游领域,以革命时期的特色文化和民族奋斗历程为主的红色旅游,其市场消费比重不断攀升。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出游达6.60亿人次,占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1.92%,旅游收入达4257.78亿元;2019年上半年更是成效显著,14岁以下游客参与红色旅游接待量按可比口径同类增长17.23%;A级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各项政策的规范与引导:
1996年中宣部公布第一批1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中宣部公布第二批1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5年中宣部公布第三批6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中宣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等14个部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2009年中宣部公布第四批8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同时中宣部、发改委等14个部门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公布了300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7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行业标准正式出炉,并在2017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年3月,中宣部新命名4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确定126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约2442公里;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2019年恰逢建国70周年,红色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加升温,预计今年的红色旅游市场或将更加“红艳动人”。
红色旅游的发展形式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来临,文旅消费趋向日常化,这种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红色旅游,不再仅仅是单一专项旅游市场,而是与它旅游形式相互融合发展,比如:
1.遗址观光型的红色旅游
这是以革命旧址、革命伟人居所的历史文化或历史故事为遗迹,建设成游览观光、回顾历史,宣传中国人民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场所,以史明鉴。如遵义会议旧址、李大钊故居等。
2.实践体验型的红色旅游
这是以游客亲自实践体验“红色活动”,感知老一辈们在革命时期的奋斗精神,从走马观花的参观到见微知著的参与,让红色精神真正沁入心脾,渗入骨髓,更深层次领悟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如井冈山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
3.民俗文化型的红色旅游
这是以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为基底,在融合红色旅游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旅游市场需求、满足游客体验、展示红色精神的旅游项目。中国民族众多、地域文化不同,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如黄土风情的陕北农家民俗文化、流传渊源的土家族文化、傣族民俗文化等等,而将这些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进行巧妙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形式,更提高了游客们的游览体验,例如瑞金红色旅游景区。
4.多业态综合型的红色旅游
这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自然、人文、民俗等多方面因素,深度延展红色旅游产业链,在红色观光、红色体验基础上,进行多业态综合开发。如配套开发生态休闲、康体疗养等主题活动,增加红色旅游地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较为经典的当属照金红色旅游小镇。
红色旅游的问题与新需求
虽然我国红色旅游大格局日趋稳定: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逐一形成,但在红色旅游市场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
1.红色旅游景区现代化不高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消费大致经历了三次革命:温饱型、耐用型到现在的精神消费,社会发展也从最开始的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到现在刺激消费的潜力释放阶段,但在这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中,许多红色旅游景区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2.红色旅游景区产品单一化
坚持民族独立抵抗外来侵略、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解放,让国内留下了不少红色旅游资源。但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多以旧址参观、游览讲解(部分景区甚至没有讲解)为主,红色旅游景区的体验活动不多,各种产品组合不高,产品单一化,创新性不足、互动性不强,游客们二度重游率不高。
3.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足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带动下,国内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发展,景区交通、景区安全措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密切性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国际化是不能忽视的趋势。而基础设施不足则成为制约景区全球化发展最明显的主要问题之一。
4.红色旅游景区在地融合度不够
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战略构思下,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进行全面融合,但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红色旅游景区,目前只停留在表面的民宿体验,还没有形成文旅融合下的多层次红色旅游,各景区在地性明显不够。
乡村旅居时代,如何打造红色旅游?
1.以政策为前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红色旅游是提升乡村形象、打造乡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转型、提升乡村农民生活品质,实现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方法。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2.以文化为灵魂
在文旅融合的潮流下,各种旅游形式层出不穷。而传统的红色旅游景区要想升级改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跟风盲目建设与当地属性不符的项目。好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在多种产业融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红色文化为灵魂,分阶段有目标的进行逐一完善,从而形成1+1>2的红色旅游综合体。
3.以产业为创新
在社会供给侧结构深度改革,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红色旅游产业不再是单一的观光、体验,而是可以将红色文化、农业、旅游体验进行高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比如打造红色IP,带动红色产业创新,将红色旅游上升到新的高度。
4.以市场为导向
在旅游日常化、全球化、旅游假期溢出效应越发明显,产业主体在变化,产业主体行为也在变化,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都在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要想打造好的红色旅游景区,就不能闭门造车,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主客共享的空间下,通过红色研学+文创体验,扩展消费群体,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5.以科技为前沿
随着5G的横空出世,科技或将对文旅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因此,面对国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广大的受众市场,在符合当地文化属性的前提下,采用更前沿的科技、更多元化的产品、更具特色的红色景区附加值,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往期经典推荐 ·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