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乡镇办区负责人谈全面深化改革(三)
开栏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战略举措,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各乡镇办区党(工)委负责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围绕全会精神谈感悟、话发展、讲打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石首篇章而凝神聚力、提神鼓劲。
今日推出第三期
绣办
绣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谈全面深化改革
绣林街道党工委书记 吴连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绣林街道办作为城市和产业双集中的主阵地,深感责任重大。下面我将结合绣林街道的实际情况,谈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思考,以及我们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破难题开新局的思路举措。
一、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思考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贯穿到街道办的各项工作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绣林街道的高质量发展。
二、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思路举措
(一)推进城市产业双集中发展,优化城市环境
1.完善城市功能。我们将积极依托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便民保障、街区改造、城市绿化等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努力完善城市功能,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2.做强“产业+”版图。大力发展中央城、才知广场特色“夜经济”,围绕旺和广场、明珠广场等“城东新区”商圈,营造人气旺盛、商娱繁荣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打造集湖景观光、运动健身、文化展示、商业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沿湖“文旅经济”,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3.推动特色城市建设。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融合发展,抓好城市招商,坚持城市公益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与房地产项目共同推进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上,主要侧重基础设施、公益性、房地产、文旅融合类等特色城市建设项目,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优化生态环境
1.坚持“四水共治”,擦亮生态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抢抓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和五湖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机遇,推动河道湖泊沟渠长期有效治理,努力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让居民共享生态红利。
2.打好碧水保卫战,守牢安全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定发展底气。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行动,精准施策,“一园一策”优化园区地表水环境,“一河一策”提升优良水体比例。加大环保项目招引力度,依托项目补齐生态环保短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人居环境
1.共同缔造强引导。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化保洁相结合,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到“持久美”。通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营造人居环境整治过程群众参与、整治成果群众共享的氛围,充分提升群众对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认可度、参与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2.内外兼修提品质。以乡村振兴拉练为切入点,按照“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干净”的总体要求,开展城郊四个社区人居环境提升,一步步实现串点、连线、成片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突出文化育人,带动人居环境提质增颜,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生活品质。
3.同向发力奠基础。按照“拆通透、码整齐、扫干净”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模适当的原则,形成以“系统推进、全域治理、群众参与、长效治理、常态监督”为原则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绣林模式”,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绣林街道办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实际,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痛点难点问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开创绣林街道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绣林力量。
笔办
聚力改革创新 谋划发展新篇
笔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周开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笔架山街道紧密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绘制笔架山街道繁荣发展新画卷。
一、合力共建,共创文明和谐新家园
笔架山街道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城区治理各方面、全过程,聚焦城区治理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双提升”。
(一)全民参与,让群众“唱主角”
笔架山街道属于老城区,老旧小区多,物业管理缺位,矛盾突出。近年来,笔架山街道利用“网格啄木鸟”党建智慧平台反映社情民意,全面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毛细血管”和“细胞”。建强队伍。发动2000多名党员、群众、美团外卖员和快递员加入城市“网格啄木鸟”队伍;建实阵地。在建北社区建成石首市首个城市网格“啄木鸟”馆、平安笔架网格“啄木鸟”驿站,为“啄木鸟”提供休息、培训等服务;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网格“啄木鸟”共上传问题385件,平台直接回复223件,工单转办165件,总办结率达95%以上,其中,处置了城市广场、东岳山棚改等矛盾纠纷9起。
(二)居民共治,让群众“做主力”
原中实化工小区环境脏乱差,违建危房多,无物业管理。2022年,我办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对照完整社区标准,对该小区进行改造。“拆”出空间。完成148处危房、违建及围墙拆除,腾退土地5000余平方米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对相邻小区实行连片改造。“建”全配套。通过多方筹资3200余万元,复新屋面墙面,新建210个停车位和2处充电棚,设置门禁监控,留足屋前空间,让小区居民畅享“15分钟生活圈”;“营”管长效,停车场和充电棚对外经营,出租闲置资产建设“怀旧”超市、“感恩”托儿所和“爱心”卫生所;通过建立“红、蓝、绿、橙”自治队伍,建立红色物业,实行两个三分之二蓝色议事机制,开通蓝色办事机制,丰富小区居民活动,从而激发社区居民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
二、创新驱动,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
城郊地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笔架山街道积极探索城郊建设新路径,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
(一)老街整治“发力”
沙银老街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脏乱差”曾一度成为沙银老街的标签。今年7月,沙银社区聚焦拆违治乱,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街区功能。向难而行。广泛发动群众主动拆除街道两旁32户违建钢构、雨遮82间,面积1300余平米。拆除危房2间、院墙1处。群众自发清运存量垃圾1786吨,转运树枝、杂物168车,铲除牛皮癣200余平米;拆建并重。完成损毁墙面修复4500平米,多方筹资完成道路加宽900米、修复破损路面1200米。新修下水道330米、停车位50个、食品销售摊位20个,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问需于民。积极收集群众各类诉求,利用房前街角、废弃空间打造一处处整洁又实用的绿色公共空间。同时,添置健身器材2套、还原仿古雨遮413米、栽植灌木1040余株、铺设草坪1980余平米、种植花卉956余平米、色带460余平米、新建篱笆清水墙168米,完成“蜘蛛网”线路整治近千米。
(二)红色物业“用力”
张城垸社区产业花园小区占地面积3.33万平米,楼栋26栋。10年来,长期处于半脱管状态。今年3月,社区“两委”聚焦安置后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模式,着力破解“搬迁进城”后小区治理难题。成立红色物业公司。社区牵头开办物业公司,社区党总支书记当“法人”,实行自主经营,市场运作。通过建强业主委员会和小区“两长五员一户”自治体系,强化居民自治管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社区“两委”成员主动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逐户上门收集信息资料,打通办证关口,于5月完成307套房屋初始登记;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动员党员群众拆除违建窝棚42处,清除各类垃圾500余吨。通过以奖代补、乡贤募捐等筹资200万元,扩建道路3443平方米、新建停车位158个、维修损毁下水道300米、新建车棚3座等;建强红色阵地。腾空沿街门面210平方米,新建红色物业暖心便民服务站,创建了“幸福食堂”“老年活动中心”“托幼中心”“健康加油站”等,有效提升小区综合服务能力。
三、改革促动,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笔架山街道聚焦这一目标,打造了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典型”。
(一)群策群力共建美丽乡村
2024年以来,笔架山街道梅家咀村以全省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为契机,在村六组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共建美好家园。抓党建促思想铸魂。以革命烈士杨斌的英雄事迹为基础,打造红色宣誓广场,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通过创建“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三级议事架构,选优配强党员中心户8名,实现包联全覆盖。定期小组会议,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8条;抓环境促生态宜居。通过召开村民小组议事会,筹集资金4.5万余元(其中居民筹资1.2万元),补栽绿化树20余株,增设绿化带150余米,栽种草坪637平方米,疏通下水道50余米,安装路灯32盏;抓发展促产业振兴。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强600亩绿色蔬菜产业种植,带动26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开办农家乐餐馆5家,实现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为村民增收近80余万元,户平增收1500元。
(二)同心同德共筑美丽家园
原杉木桥村村级基础差,曾一度为后进村。现如今,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走向“和美乡村”之路。塑和美之“形”。村里打造了一批别具一格的微庭院,拆除危房、钢构棚、危旧围墙2740㎡。利用3组640㎡荒地,建成科普游园。将600㎡弃荒宅基地打造成休息广场;强和美之“基”。村级投入320多万资金,新建村主干道公路603米,生产路2832米,灌水渠376米,改造危桥4座,硬化沟渠1383米,清洗沟渠3576米,改造自来水管网962米等;筑和美之“根”。引进康星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多亩种植西兰花等,每年村集体增收5万元。投入资金70多万,将1组4200㎡低洼水坑升级为池塘,4000㎡荒地打造成果园。由乡贤出资,投放鱼苗260斤,种植果苗1200根,采取共同种养、共享成果方式为村民集体增加收入。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笔架山街道将持续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口,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使改革落地生根。
南口镇
“三点发力”
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南口镇党委书记 廖学军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落实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思想保障。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南口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政治导向”为出发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导航仪”。抓好抓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宣讲等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为基层减负,切实改进作风,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超常规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办理一批有质效的案件,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向好,让广大群众更加可触、可感、可及。
二是以“敢为人先”为切入点,不断驱动开拓创新这个“发动机”。提升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组织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三中心”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激发乡镇发展新活力。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绩效与村干部报酬挂钩奖励办法,鼓励各村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锚定工业强镇战略目标,发挥“防水之乡”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持续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推动秦望环保(二期)、南口加油站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三是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持续落实民心所向这个“初心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南口义警”品牌,时刻守住信访维稳底线,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全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二郎庙村、老山咀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村推进为切入口,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聚焦防汛抗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社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农业抗风险水平,加大惠民政策保障力度,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深化殡葬惠民服务,完成南尖上村公益性生态公墓一期建设,广泛宣传四项基本殡葬免费服务政策,切实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下一步,南口镇将持续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坚定信心决心,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基层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终 审:刘智勇法律顾问:蔡子龙 刘 波 邹 敏
新闻
热点
1.王敏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2.为祖国庆生!这里的活动热闹非凡!3.石首资讯,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