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660万叶姓人的祖地-叶县的前世今生

2017-11-14 整理:叶子杰 叶氏





传 承 | 发 展

助 人 渡 己 ◆ 和 谐 进 取





倡议

鉴于很多宗亲习惯了在留言的地方寻找帮助,建议宗亲习惯地浏览一下其他宗亲的留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忙回复一下相关的情况。

叶氏祖地寻根之:叶公篇

增订《世界叶氏总谱》通告


叶旧读“涉”,古为豫州地。境内现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遗址等10多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

叶县是海内外660万叶姓华人的祖地,而叶氏始祖则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重要人物叶公沈诸梁。作为楚庄王后裔和吴楚柏举之战后中兴楚国的著名历史人物,叶公文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他是军事家,《战国策》上说他“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其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向”;《荀子》说他“诛白公、定楚国如手尔,功名仁义垂于后世”。他是政治家,后汉应劭说他“忠于社稷、惠恤万民,方城外莫不欣慰”;他主持修建的“东西二陂”比著名的都江堰早200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在晋代文人陶渊明的笔下,当时的叶邑简直就是“人鸟不骇”、百姓“耦耕自欣”的乐土;《左传》则用“国人望之如岁,望之如父母”肯定他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品德。他是思想家,《论语》上有多处论述他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交往和对话,他与孔子在叶县进行的以“直躬”为话题的论政中所提出的具有法治色彩的理念,比提出“法后王”主张的荀子和提倡“严刑峻法”、“以法治国”的商鞅、韩非子至少早一、二百年,而孔夫子虽有不同见解,但仍用“近者悦、远者来”对其政治能力充分予以肯定。

同时,他又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由于政治理念的严重分歧,他没能使儒家先哲孔夫子受到所期望的重用和礼遇,因而成为汉儒刘向编纂的“叶公好龙”故事的主角,这一著名寓言使其在儒家思想笼罩的历史长河中长期蒙冤,成为“口是心非”的代名词,但也意外地使叶公成为历久不衰的历史名人。叶公的 43 35461 43 15287 0 0 3173 0 0:00:11 0:00:04 0:00:07 3172历史成就和“叶公好龙”的寓言效应,为叶公文化研究增添了无穷魅力,也为我们宣传叶公、推介叶县、增强祖地对叶氏后裔的吸引力提供了重要契机。


2000年和2004年,叶县两次召开世界叶氏联谊会,吸引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亚及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叶氏代表人物前来寻根祭祖,叶县作为叶公故里的知名度迅速扩大。2004年,中国邮电总公司发行《叶公好龙》邮票并在叶县举办了首发式,叶公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弘扬。从2000年举办叶公文化研讨会、召开第一届世界叶氏联谊大会至今,每年都有多批次海内外叶公后裔回祖地旅游观光、寻根祭祖,叶县已经成为华夏寻根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


叶县的前世今生

请在WIFI环境下欣赏。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68w8o5yu&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1078epkf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应侯封国。据清康熙《叶县志?建置沿革》载:古者众建诸侯,各君其地。今之大邑,即古百里诸侯地也。旧志亦有“叶即应故封”之说。今考之,若应侯为武王嫡传,不可能封于山中小城(即今平顶山滍阳镇)。据《左传》载:“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按昭、穆排序推算,应国初封君当为武王之孙。但据《竹书纪年》载,商代已有应国(在山西),两应国有别。


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向北扩张,应国北迁今平顶山滍阳镇,后为楚所灭。叶邑归入楚国版图。公元前576年,许国迁都于叶,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公元前524年,为楚国贵族沈诸梁的封邑。许迁离叶境。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游叶。《论语》中有多处孔子与叶公纵论时政的记载,其中的“近者悦,远者来”被传为千古佳话。 


战国叶县先属魏,后部分属韩。《史记?苏秦传》:“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昆阳、叶阳……”。据《汉书?地理志》载“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颖川之父城。”时父城在叶县。


公元前221年,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封建为郡县。天下分三十六郡,南阳郡其一,叶县隶南阳郡。


汉代,叶县境内有叶县、昆阳、红阳及舞阳、犨县一部。叶县、红阳、舞阳属南阳郡。叶县县治在今叶县旧县村,红阳县治在旧县同心寨,舞阳县治在龙泉古城。昆阳、犨县属颖川郡。昆阳县治在今县城,犨县县治在今任店镇犨河北。


三国,叶县、昆阳分治,属魏地。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使刘备屯新野,引兵北侵。及叶,曹操遣夏侯惇等拒之。


时叶县属南阳国,隶荆州部;昆阳县属襄城郡,隶豫州部。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石勒陷襄城,昆阳、父城并废。叶地半属中夏,半入虏廷。


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割荆州之南阳等五郡为雍州。叶属雍州南阳郡。大明元年(公元457年),省叶县。


南朝齐,叶属北襄城郡,隶雍州。


北魏,复置叶县,属南安郡(郡地在今保安镇古城村)。据《魏书》注: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置郢州。后改为南中府。天平初,罢府,置南安郡(今叶县保安镇古城村)。领南安、南舞、定南及叶四县。又孝昌中,置襄州于此,又置河山县(在遵化店镇裴城村北河山上)。


东魏,叶县属南安郡,隶襄州。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取襄州,寻复为东魏所取。十三年(公元547年),复入西魏。十五年(公元549年),东魏复取之。又置定南郡。《方舆纪要》云:叶在北朝为阻隘地,厥后高齐亦保此以备周。


北齐,叶县属襄州。又析置汝坟县,复于汝坟县置汉广郡(今叶县龚店乡汝坟店村)。


北周,叶县属南襄城郡,隶豫州部。北周废襄州,置南襄城郡,叶属焉。废定南郡为定南县,寻又废南安县,并废南安郡。


,叶县属颖川郡,隶豫州部。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南襄城郡,以叶、汝坟二县属许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省定南入叶,属颖川郡。


,叶县属汝州临汝郡,隶河南道。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县置叶州(在今叶县旧县)。五年仍为县,属北澧州。旋属许州。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析唐、许、豫三州属邑于叶县置仙州(在今叶县旧县)。领叶、方城、西平、舞阳、襄城五县。其间,先后有岑植、张景洪、司马铨等任仙州刺史,艾敬直任仙州长史、王翰任仙州别驾。现存有朝廷《授艾敬直仙州长史制》。制曰:“敕朝议郎守豫州司马、上柱国艾敬直:恪勤官次,精练文法;往持宪简,共惮清严;顷拥使车,旌别淑慝。好龙遗迹,乘凫旧壤;俾州闾之创建,伫邦国之成谣。可守仙州长史,散官勲并如故”。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仙州废。据史料载:废仙州盖因为该州屡丧刺史故。州废后,叶仍属汝州。大历四年(公元761年),复置仙州,以叶、襄城、舞阳、西平、方城隶之。又析叶南界置仙凫县。五年,仙州、仙凫县并废。叶还故属,省汝坟入襄城。


五代,叶县属汝州。《五代史?职方考》:叶故属许州,唐割隶汝州。


,叶县属汝州,隶京西北路。北宋时州郡沿革,无大增损。高宗南渡,取淮之中流为界。唐、邓西南皆四十里以畀金,叶遂为金所有。


,叶县属裕州,隶南京路。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于方城县置裕州,以叶及舞阳相属。伪齐阜昌七年,即金天会十四年(公元1136年),叶由故城(旧县)迁今址。


,叶县属裕州,隶河南江北道。元初,即叶县行随州事,置昆阳为属邑。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罢州,并昆阳、舞阳二县入叶。后复置舞阳。


,叶县属南阳府,隶河南布政使司。


,叶县属南阳府。


民国(1911年)初,叶县属河南省汝阳道,后改属河南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11月叶县解放。1949年建国后,叶县属许昌专区。1983年12月划归平顶山市。    中州明珠——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总面积138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总人口86万。



精选导读

叶肇夫:世叶总会会长

航拍叶公陵园

解读百家姓之叶姓

叶公功绩图

我姓叶,我自豪!

天下叶氏一家亲:叶氏之歌,牵手你我!

叶氏第一祠:大冶叶家坝叶氏宗祠

叶氏百科网

叶 氏 族 志

扫码或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

资料提供:1245108@qq.com
手机/微信:13588815441

 ☉   分享,便是最好的支持  ☉ 



[End]

|  敦  亲 · 睦  族 · 联  谊 · 发  展 |

✎ 关于叶氏 

沈诸梁,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曾平定白公之乱,担任楚国宰相。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

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秘书处

叶县政通街九龙国际广场A3-1501

0375-8066006


|公众号投稿信箱:12451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