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动的信号》:这里有“年轻人”最真实、恳切的模样

作者:何天平 | 来源:影视前哨 (ID:yingshiqianshao)


前两年明星恋爱真人秀打得一片火热,但相比韩综这个“先行者”,国内的同类型节目就显得清汤寡水不少。不要说“真情实感”少得可怜,荧屏里拿着公费谈恋爱的艺人,和荧屏外眼巴巴走着心的观众,巨大的落差自是大幅消解了观看的兴致。本来也是有潜质实现圈层突围的节目类型,却就此惨淡落幕。


在节目里看人谈恋爱?这样的需求听起来似乎挺吊诡。但细细想来,在女性主导、年轻向的综艺市场中,还有什么比“爱情”这个母题更容易在流行的、大众的视野里引发广泛共情?此前的约会相亲节目,此后的恋爱真人秀,这样的线索似乎一直贯彻综艺生产的逻辑链条之中。只是,试水一直在路上,成功者的身影却鲜见。



更多时候,“深耕”变成了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当那么多以“恋爱”入题的节目撞破南墙,热衷于追求爆款的市场往往会选择另辟蹊径。但前者真的被吃透了吗?看最近播出的《心动的信号》,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不仅没有江郎才尽,其实还有更多可能性值得开掘。


“素人”一定不好看吗?

讲素人的故事,向来不是中国综艺市场的长项,即便鼓励的方向一直都在。在明星真人秀霸屏的很多年里,真人秀的功能属性大约一直都在“猎奇”与“窥私”中打转,却很少能更进一步:创造现实移情——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乏善可陈的上半年综艺市场里,《创造101》可以凭借杨超越和王菊破圈走热,让不论置身其中与否的更多普通人卷入这场公共讨论当中。一个让人质疑,一个让人兴奋,原来一档偶像培养节目还能生成那么丰富的阐释空间。


去年韩综《Heart Signal》走红,里头形形色色的素人男女性格迥异,有递进的任务设置催化恋爱,一场有意思的社会观察实验就此展开;日综从前年开始就有了这样的素人+恋爱议题配置,从《二层公寓》到《别被狼君所欺骗》,除了“配对”,还加入了有如“狼人”的高配游戏任务元素,花样玩转更“高级”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素人恋爱节目似乎才刚刚开始发展。原版韩综珠玉在前,《心动的信号》在开播前就有声音存疑:这会是一档“很中国”的素人恋爱节目吗?面临的困境大致在两个层面:一是如何重回主流市场对“恋爱”这一母题的流行关注?二是素人节目的可看性魔咒能否被打破?


这些都是中国综艺市场的本土化问题。但从既有播出来看,节目对此有回应,也有惊喜,逐步触发的话题热度讨论都是值得拿来讨论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心动的信号》有在认真讲好“素人”的故事,他们或许不刻奇,但让(年轻)观众获得了很实在的“感同身受”。


节目里已经亮相的三男三女,虽是素人身份,但都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主角光环”。这种光环源于“关系”的构造:观众会去联想,这些阶层、职业、学历、外形、阅历迥异的普通年轻人,会怎样来定义自己的情感心路?社交网络上,大家为这些“普通人”操碎了心——与其说是为别人,不如说总有一个自我能够投射其中,然后找到相应的位置。



节目建制的层进是帮助这些“普通人”催生情感化学反应的重要线索。“匿名”入住共享空间、规定动作的日常相处、每日心动短信和随机约会的机制等,都让人和人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相熟,甚至到“心动”的轨迹有了一次全景式的呈现。第二现场的“心动侦探团”交互其中,以旁视视角“推理”个中的情感变化。这样的形态不仅化解了素人自带的可看性问题,也让节目和观众之间找到了一个更适宜的对接点。


《心动的信号》或许并不是一档让人一眼就看到亮色的节目,但对于一档素人节目来说,慢火升温是常态,渐入佳境才是对味的路子。相比“明星”所自带的号召力和辨识度,经由挑选的普通人也自然不会是流量的天然集散地。但在这档节目里,我们至少看到了一种有迹可循的创作逻辑转变:素人节目的做法有别于明星节目,它更多的价值在于发掘观众生活中有而不自知的东西,这远比快要江郎才尽的明星节目有想象空间多了。


“恋爱”是理解年轻人复杂性的重要样本

关于《心动的信号》另一个层面的探讨,或许还能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当中。虽说是一档通俗流行节目,但它对年轻人进行的现实侧写其实要比大多数定位于年轻向的综艺节目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看到的“恋爱”议题仅仅是一个切入口,在这一过程中对年轻人性格面貌、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个人追求的呈现,是这档节目潜在的“言外之意”。


日本把1987年以后出生的一代叫做“宽松世代”,他们奉行宽松的教育方法、追求自由的个性,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意见下,这一代人逐渐长成了当下社会的中流砥柱,却总被批评没有上一代人的拼搏精神。中国虽没有一个明确的语汇对此加以描述,但这些年对“特立独行”的80后、90后质疑声量也是只增不减。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阶段里不断壮大的社会群体,“年轻人”俨然成为了今天饱受诟病的一个代名词。



但“年轻人”真的越来越糟糕了吗?在物质和欲望不断被放大的当下,“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显然不再是定义80后、90后的重要注脚。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每每提及这个群体,总要打上一个负面的、否定的标签。个体的复杂性构筑起了更具复杂性的群体特征,今天的“年轻人”固然印迹着过去任何一个年代都不曾如此显著的问题,但在这个群体的身上,也有着过去任何一个年代不曾如此显眼的特征。


比如自信。在认识没多久的异性之间,总有足够的笃定认为自己是有吸引力的。不会畏缩、不会羞于表达,喜欢什么人,去找个合适的方法向TA表达清楚;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心里都异常坦诚——因为知道与其迎合世界,不如迎合自己。


比如推翻。当知道“不合适”或者“不妥当”时,不会一根筋到底,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哪怕这个后果会让人后悔,会让人遗憾。可以认输,可以勇敢地推翻自我,重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再比如自知。“自知”未必不是一种骄傲,真正内心骄傲的人其实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底牌。对方无意于自己的时候,有再多筹码都置换不了“心动”。情感不是一袋米,填满就足够,这样的时候,自知或许就是自我保护的最理想方式。


这些特点都在《心动的信号》的“恋爱推理”里有迹可循。也许它们不足以概括每个个体的面貌,也与“传统”的规训和要求有一些出入,但确确实实是当下的年轻人最鲜活、生动的缩影。我不认为可以用对错是非这样的二元标准加以研判,这就是这个群体的“复杂性”,刚好在“恋爱”这个具有显著性的议题上尽然展现出来了。


甚至,节目中第二现场的观察与推理,会更让我觉察理解年轻人的复杂性当真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当一个科班出身的心理学教授,笃定地将一个向认识不久的异性拍头的动作界定为“特别之举”时,同为年轻人的我竟然有点哭笑不得:拜托,“我们年轻人”才没有那么教科书呢。



好好坏坏,对对错错,都是这档节目提供的关于年轻人的一次“平视”。在总体积极健康的恋爱关系表达下,这次平视把追光打在了年轻人身上。相比“谈恋爱”这个举动本身,我更愿意相信节目被更多人看到的意义在于,不要再轻而易举地为“年轻人”贴上一个刻板印象了。他们可能有点散漫、有点自由,但也有自己的确定和规则,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共性和特殊,需要去认识,更需要被理解。


最流行的文本恰恰要回归到它自身的流行意义之中:一档通俗节目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现象”,是因为它在某个截面唤起了大家的认同,哪怕这种认同并非是严肃的、深邃的,只要是日常的、普遍的,都具有现实价值。


于是,当我们重新来看把“谈恋爱”装到节目里这件事,除了做成过往节目那般一地鸡毛的样子,它其实可以变得很好看、很耐看——在《心动的信号》里,就有“年轻人”常常被选择性忽略的最真实、恳切的模样,这档节目可以释出的更多想象力,同样就从这里起步。


原标题:《<心动的信号>:为什么一档看人谈恋爱的节目会火?》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