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满完成任务!他归来讲述参与卫星在轨检校的故事

优秀的 湖南科技大学 2022-11-05

7月8日,学校收到了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发来了一封感谢信。原来,6月份,由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牵头,15家单位参加的高分七号激光测高卫星在轨几何检校工作圆满完成,实现了我国卫星激光测高检校技术的再一次跨越。这15家单位中有两所高校,其中一所就是湖南科技大学。7月6日,记者采访了刚刚结束任务回到学校的博士后李少宁。




李少宁是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骨干成员。在这次检校工作中,他携带自研的激光检校设备全程参与卫星信号探测和外业工作。


李少宁博士



高分七号卫星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7颗卫星中的一颗,于2019年11月发射升空。它搭载了我国第一台双波束对地观测激光载荷——激光测高仪,可辅助光学遥感测量,实现卫星1:10000立体测图重大工程任务。在轨几何检校是星载激光测高仪精度提升的前提,其目的是使激光测高仪的参数达到最优状态,以充分发挥激光测高的精度优势。


李少宁接到任务后,于6月1日到达这次检校工作的作业地——内蒙古。稍作整顿,6月4日,他开始随团队奔赴内蒙古的不同地点开展工作。李少宁介绍,高分七号卫星轨道高度有500千米,激光器发射的波束凝聚性好,光斑比较小,投射到地面只有15米的信号范围,相较于传统遥感卫星的检校难度大,对作业团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李少宁(左一)和团队成员在内蒙古的

荒漠地带开展检校工作







为确保检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检校工作的内业团队需在卫星过境前24小时,精确计算出卫星激光光束投射到地面的位置。卫星过境当天,李少宁所在的外业团队要提前在相应位置布设大量信号接受设备,一旦信号接受成功,处于核心岗位的李少宁要争分夺秒解算出卫星投射的光斑的准确位置和投射时间,从而确保为后续的测算工作提供精准数据参考。


受天气和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这次检校工作前后历时1个月,在内蒙古的不同地点进行了6次作业。由于检校工作都在离城市比较远的空旷地带进行,作业当天,李少宁和团队的100多名工作人员凌晨4点就要出发前往作业地点,然后赶在上午10点钟之前将4000余套信号接受设备布设到位。卫星过境时间短,为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大家不会有正式的用餐时间,饿了就就着矿泉水吃几口面包,一直工作到下午五六点钟。






自研卫星检校设备终端






第一次作业时,由于不熟悉试验环境,忽略了高原地区的太阳光照强度等因素,导致信号接收设备的精度较低。工作结束后,疲惫的李少宁和团队工作人员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立即查找原因。为降低太阳光照对信噪比的影响,李少宁和团队成员通宵搭档改装、调试信号接受设备,最终赶在下次卫星过境前,将其中2000多套存在问题的信号接受设备全部改装到最佳状态,使太阳光背景噪声影响降低90%以上,为后面几次作业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


6月30日,团队克服困难,完成了最后一次作业,圆满结束了这次检校工作。





内蒙古卫星检校场地






李少宁介绍,这次检校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卫星外场检校验证工作之一,检校结果将为激光检校参数的计算提供高精度的控制参数,有效保障高分七号卫星1:10000比例尺的测绘精度,提升自主高分卫星对自然资源主体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







往期精彩

收藏!湖南科技大学2020-2021学年校历定了!


收藏!湖南科技大学2020-2021学年校历定了!


这5年,龙潭对口扶贫带来了什么?


最新!各省高考查分时间已明确!湖南科技大学高招咨询通道全开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排版|代娅琳

责编|唐亚慧 杨欢



点亮在看,湖科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