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速递》| 《农村经济》2023年第4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农村经济》简介

 


《农村经济》创刊于1983年,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农村经济》致力于以开阔的视野,构筑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交流的平台,并一如既往地以探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视角,在深刻反映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农村经济理论工作者提供研究新动态,为各级政府提供发展新思路,为广大农村经济工作者提供实践新方法,全力打造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一流期刊。


本刊开辟有专家视点、热点透视、乡村振兴、土地问题、农业现代化、粮食问题、农民收入与消费、财政与金融、博士硕士论坛、农村社会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返乡、农村资源与环境、他山之石等重点栏目,覆盖面宽,涉及范围广,集政策导向性、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性等特点于一身,能充分满足各具需求的读者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作者。热忱欢迎国内外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农村经济》为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51-1029/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7470,邮发代号:62-154。
    

在线投稿网址:http://ncjj.alljournal.cn
    

编辑部电话:028-87013295


2023年第4期目录


2023年第4期重点文章摘要

大食物观下建设农业强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挑战及其应对

王 波 刘同山


[摘要]在提出充分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是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梳理中国农业政策从强调粮食安全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调整完善,分析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食物供给安全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各界主要将粮食等同于谷物,较少考虑食物多样性,与“大食物观”下统筹考虑食物供给的要求仍有差距;食物生产供给管理存在“重粮轻食”的现象,基于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仍面临挑战;面对持续增加的多样化食物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食物浪费与过量摄入问题,受制于农业资源少、产后损耗高等因素,仅以国内资源保障食物供给安全有不小压力。中国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时,需要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树立大食物观”融入农业强国建设,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树立大食物观下粮食生产与其他多样化食物资源开发相协调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借助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食物生产供给能力。

[关键词]大食物观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保障食物供给

[作者]

王 波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2

刘同山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三大平原‘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的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研究”(编号:20&ZD094)和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新时代粮食保障战略、确保种子供给安全研究”(编号:2021单位4-10)的阶段性成果。

经营规模分化视角下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的影响

薛 平 韩昕儒 王秀东


[摘要]基于2013—2018年1240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探究了经营规模分化视角下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转入显著促进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选择存在经营规模临界值,仅当经营规模达到临界值后农户才会提供服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转入与经营规模仅在无合作社提供服务的村庄、平原地形村庄对农户服务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进程中,应重视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潜力,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扶持;继续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注重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政策。


[关键词]土地转入 农户 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 IV-Probit模型 土地经营规模

[作者]

薛 平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 100081

韩昕儒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 100081

王秀东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 100081


本文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农业宏观战略研究”(编号:10-IAED-08-2022)、“人才经费”(编号:10-IAED-RC-04-2022);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问题研究”(编号:2018-ZD-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王秀东系本文通讯作者。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谁来治村? 

——基于四川实践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刘 敏 杨锦秀 尚 凭


[摘要]“谁来治村”是乡村全面振兴语境下亟需回答的战略命题,事关农村大局稳定和乡村发展后劲。在我国农民工迁移空间格局迅速重构、乡村治理结构交替演进、基层治理目标发生转变的多重因素下,治村主体研究亟需得到补充与更新。本文基于四川省积极培养农民工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实践,梳理了优秀农民工担任村支书的理论逻辑,并通过数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发现:(1)新阶段下中西部治村水平须考量“维稳”与“发展”两个维度的综合效用,村支书的务工经历有助于提升村治效果;(2)务工经历分别通过构建价值认同与社会资本积累、特色产业发展维系村庄的公共秩序与村庄发展能力;(3)村民议事会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工村支书的积极性,而宗族网络对乡村稳定与发展两个维度的影响存在反向差异。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务工经历 乡村治理 议事会 宗族网络

[作者]

刘 敏 博士研究生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杨锦秀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尚 凭 硕士研究生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返乡入乡创业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优化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22XJY015)和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编号:SC22ZDTX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杨锦秀系本文通讯作者。

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嵌入式自治”及其制度逻辑

胡乃元 朱玉春


[摘要]自主治理理论与中国现实情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张力。立足于实践经验,本文尝试借鉴嵌入理论来分析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如何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群自治,进而提出“嵌入式自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纳入政府干预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安徽省W区在河长制政策实施背景下的小微水体治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解码国家“嵌入”与社群“自治”互动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在自治组织失能、治理规则缺失、社会资本流失的情况下,政府以目标嵌入矫正了基层组织目标偏差、以制度嵌入解决了制度供给的二阶困境、以资源嵌入提高了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从而激活了社群内部的应用规则、关键群体以及社会资本,撬动了其“自治”潜能。但“嵌入式自治”本质上受行政逻辑所主导,存在着行政替代自治的可能。本文拓展了自主治理理论,在实践层面为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乃至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关键词]嵌入式自治 河长制 公共池塘资源 自主治理

[作者]

胡乃元 博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朱玉春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2&ZD11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长制的公众参与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18AZD003)的阶段性成果。朱玉春为本文通讯作者。

宅基地流转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 

曹守慧 孙 飞 丁士军

[摘要]推进宅基地流转是中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而作为农户家庭的核心资产,宅基地流转所带来的资产配置变动势必对家庭金融脆弱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IV-2SLS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宅基地流转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研究发现:宅基地流转能够显著缓解农户家庭金融脆弱性,尤其对中高收入组、“农二代”与东部地区农户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强;金融素养在宅基地流转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人力资本能够有效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而人口负担尤其是家庭少儿占比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在未来政策调整中,应多渠道促进宅基地有序流转,但须警惕并化解宅基地流转带来的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注重提升农户金融素养与人力资本,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及少儿福利支持体系。[关键词]宅基地流转 金融脆弱性 金融素养 可持续生计


[作者]

曹守慧 博士研究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3

孙 飞 讲师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 江苏徐州 221006

丁士军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相对贫困多维识别和协同治理长效机制研究”(编号:20BGL249)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编号:716733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丁士军为本文通讯作者。



藏粮于技:基层农技推广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项 升 李豫新 江激宇


[摘要]本文利用2019年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制约因素及作用路径。本文研究发现:基层农技推广有助于种植户作出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改进,使接受新技术的种植户产出水平接近期望生产可能性边界;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资本水平高、土地经营规模大及所处生产区域土地细碎化程度低的种植户而言,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可以通过鼓励种植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专家下乡入户指导两条路径来间接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应继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其效率提升效应;科学识别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丰富农业技术培训形式,提升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农业技术培训 技术专家指导[作者]

项 升 博士研究生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李豫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江激宇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


本文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安徽粮食多元种植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2018YFD03009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李豫新为本文通讯作者。



往期推荐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3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2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期刊速递》|《农村经济》2023年第1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责任编辑:蔡艳秋

编 辑:苏茂林、何丽娟、石维丹、刘晓娟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忠诚 、创新 、开放 、和谐 ”办院方针,推进“名所 、名师 、名院 、名刊 、名网”战略,持续打造“坚强理论阵地 、高端新型智库 、一流学术殿堂 、重要传播平台”,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属于第一方队。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喜欢就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