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DWAN公开课合集(序言):理清纷乱的世界

沐叁川 力博睿生
2024-08-06
缘起


SDWAN可能是互联网上迄今为止最难以被明确定义的技术物种,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SDWAN。即使是两个相熟的人,当他们谈论起SDWAN,仍难免南辕北辙,鸡同鸭讲。
这多半是因为SDWAN并不属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技术门类,或者说SDWAN并不是一种确定性的方案或产品。
SDWAN更多是一种用来描述互联网大转折时代背景下,网络领域涌现出的各类超常规场景以及超越传统范式的技术方案的代名词。
所以,当一个商业客户声称他需要SDWAN的时候,他更多是在暗示他遇到了常规网络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带有极为明显的个性化色彩,即使在同一个行业内部,也很难找到基于广泛共性的交集,因此在现阶段很难归纳出通用和普适的SDWAN技术或产品,这是SDWAN难以被明确定义的技术原因,也是最表层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企业上云的普及程度在2018年达到临界点。
云化意味着互联网计算、存储、网络、服务等资源流动的速度与成本都将出现质变,传统的烟囱式资源管理与调度模式将会被迅速边缘化。但在新旧模式转换的过渡时期,由于必须兼顾向后兼容性,企业上云将表现出极为丰富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特征。
在这个阶段,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的云化方案很难直接移植运用于国内,因而催生出一个项目型的过渡市场。目前,这个市场被笼统地称为SDWAN。
对于中国特色的SDWAN来说,主要的开销并不在软件定义和算法模型,反而是与用户林林总总的IT系统对接这样的脏活累活,往往会消耗主要的人力与物力。
在这个阶段,核心问题是突破用户上云的最后一公里屏障,同时兼顾用户原有的IT、安防等需求,至于广域网,反而不需要定义太多,多准备几条线路做主备就能覆盖90%以上的需求。至于剩下的10%,多为高品质业务需求,解决的方案,也无外乎再租用一条昂贵的专线。
因此,在现阶段,SDWAN更像是一门2B的生意,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技术。
第二,“一带一路”战略在最近两年当中的加速部署,以及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现状,从内外两个方面推动国内产能的外向型扩张。
中国的全球扩张已经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这一趋势的持续性以百年为尺度。全球扩张必然要求全球化的通信保障,否则无法适应国内外资源的全球化流动。
对于国内互联网以及电信运营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世界五百强当中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的身影,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巨头屈指可数。即使是三大运营商的国际公司,也缺乏应对中国大规模全球扩张的经验。毕竟,从全面对外开放到全球性对外扩张的转变太过迅疾,我们尚未来得及梳理其端倪脉络,就已经勃然而起,令人目瞪口呆。
在这个领域,虽然网络资源仍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用户的诉求却越来越集中于优质服务而非单纯的优质带宽资源。适用于国内高度发达网络基础设施的技术方案在跨国场景下几乎无能为力,而主流的厂商和服务提供商在短期之内还意识不到这一变化的重大价值,更遑论做好技术和产品、服务方面的准备。
这就造就出一个市场真空,并被笼统地称为SDWAN。
在这个领域,企业上云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对用户体验的敏感度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服务质量。由于海外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千差万别,而出海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用户大多刚刚完成企业信息化改造,IT系统尚未做好云化的准备,因此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也远远超过传统网络保障模式所能应对的范围。
上述原因决定了SDWAN市场至少在现阶段会呈现出高度碎片化和非标化特性,因而很难看到规模化的SDWAN企业,甚至是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对SDWAN市场体量的评估都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和口径。
但这并不意味着SDWAN领域无法出现规模化企业。
我认为SDWAN市场的高度碎片化状态不会持续很久。
企业上云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从2018年开始明显加速,一旦大部分企业的IT系统完成云化,过去大量存在的非标准化服务和产品将借助云化这一契机而快速收敛到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形态,并最终脱胎换骨,融入全球化互联网资源流动体系。
而应用层的标准化,才是互联网资源高速、低成本流动的决定性要素。因为只有应用层才具备整合全产业链的能力,而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应用层显然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力量来完成对下游资源的高效整合。
亚马逊、阿里云等大型公有云提供商显然深谙此道,因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零编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对基础资源最为高效的调度以及最大限度的复用和增值,才有可能将云服务的势力范围延伸到用户侧,击穿最后一公里屏障,最大限度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效应。
由中国移动发起的家宽免费以及政企专线资费骤降,本意是打击同行,并非损资财以肥互联网,只是大势所趋,无意间对云网一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意外地为大型公有云进军CPE铺平了道路。
自顶向下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必然要求对食物链顶端巨头的内部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进行变革,以降低烟囱式组织架构带来的内部重复性损耗,将内外资源调度同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肇始于阿里的数据中台热潮,并非互联网巨头一时冲动,而是食物链顶端企业发展到全产业链整合阶段的必然选择。
但凡事皆有两面。
大型互联网公司对于规模化和标准化近乎偏执的追求,使其在2B市场上产品有余而服务不足。但那些传统行业客户所需要的,恰恰是贴身服务。他们不太可能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阿里云成吨的服务、接口以及计费准则,也没有耐心去搞清楚海外电信资源的种类和质量、价格,因而也不太可能通过DIY的方式完成各类资源和服务的编排和开通,他们需要的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甩手掌柜式服务体验。
这才是SDWAN初创公司最大的机会。
而与之相伴的风险在于,承接此类业务的公司将被迫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承担无限责任。
从2016年开始到今年暑期,我通过公开课的形式,邀请业内技术专家共同探讨互联网与SDWAN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未来趋势,这是一场没有终点和标准答案的开放式讨论,但也正因为其开放性和不拘一格,反而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收获。
然而由于本人时间与精力所限,期间留存的授课内容和视频如珍珠散落玉盘,并未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归纳。
2019年是SDWAN的爆发之年,抚今追昔,很多模糊的概念和问题开始变得清晰,于是产生了将今年暑期公开课内容与过往知识分享整理集结为一个系列课程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跨越专业领域的广泛交流,从多个维度还原互联网的内在运行规律,以及SDWAN所面临的场景、问题、机会和风险,并对成功企业令人大开眼界的技术运用之道进行开放式的探讨。
纵然无法触及终极答案,至少也可以更加趋近问题的本质。
课程内容简介


此次整理的内容,涵盖2016至2019年公开课内容。其中在“力博睿生”微信公众号已经发布过的内容,将直接提供链接,并在正文中以蓝色斜体字标识,读者直接点击即可浏览。2019年新增内容,将于日后陆续发布。全部课程包含三十八讲,虽然看似话题发散,与SDWAN直接相关者不足半数,但SDWAN本身即根植于多维的互联网世界,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理解了互联网,才能理解SDWAN,以及那些脑洞大开、放浪不羁的SDWAN技术方案。
网络基础知识篇


看懂SDWAN的前提,是理解广域网的长期特性与内在运行规律。SDWAN并非对互联网的重构,它更像是在网络技术体系浪潮之巅对技术运用模式的创新。因此,脱离了网络技术基础,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为此,在公开课中安排了以下与网络基础知识相关的内容,因时间所限,这些课程并不涉及深入的技术细节,更多是探讨技术背后的逻辑。
第一讲:互联网体系架构——天地不仁,以万物互联为己任(李昕 待发布)
第二讲:IPv6与网络治理新格局(李昕 待发布)
第三讲:IP路由技术——穿透网络迷雾(李昕 待发布)
第四讲:TCP&BBR——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李昕 待发布)
第五讲: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张建勋)
第六讲:移动通信简史禹中
SDWAN预备知识篇


在此基础上,公开课邀请业界专家详细介绍了SDWAN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平台以及在广域网上面临的机遇、困境与挑战。
第七讲:数据中心网络SDN(张晨)
第八讲:互联网IP地址库(高春辉 待发布)
第九讲:TCP加速与CDN陨坑白金
第十讲:上帝视角看网络(白金 待发布)
第十一讲:移动老兵眼中的电信运营(宁宇 待发布)
第十二讲:电信老兵眼中的SDN(顾炯)
第十三讲:协同&共享,下一代信息安全的思考与实践李宗洋
第十四讲:产业和资本角度的网络安全行业纵览金湘宇)
第十五讲: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分析(李金洪)
第十六讲:详解Segment Routing苏远超
第十七讲:Segment Routing——厂商不说的秘密(李昕 待发布)
第十八讲:再谈SDN:分布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爱相杀恩仇录(李昕)
第十九讲:SDWAN的中场战事(李昕)
第二十讲:SDWAN下半场,与恐龙同行(李昕)
SDWAN经典案例详解


为了充分展示SDWAN在现实世界中的多样性以及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交互的复杂性,特设SDWAN经典案例详解内容。
第二十一讲:七层优化之路孙朝晖
第二十二讲:接入网SDWAN的另类玩法孙朝晖
第二十三讲:SDWAN开启业务切片新纪元(孙朝晖 待发布)
第二十四讲:脑洞大开的SDN真实案例张卫峰
第二十五讲:SDN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张天鹏
第二十六讲:大互联时代企业网络的自我救赎之路韩勖
第二十七讲:在尽力而为的互联网提供高品质视频互动(李勤)
第二十八讲:谷歌——不可复制的非典型性SDWAN样本(李昕 待发布)
第二十九讲:Facebook——边缘SDWAN启示录(李昕 待发布)
SDWAN与中国的全球战略篇


SDWAN目前最具前景的场景在海外,以及跨国互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SDWAN在海外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中国国力的上升也在最近两年中达到了全面向外扩张的临界点,并因此而对全球产业链以及贸易格局重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国和美国为中心的双循环并存结构。全球资源,尤其是“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内资源之间的加速流动,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流动模式。因此,把握跨国以及海外SDWAN的场景、需求以及长期趋势,需要建立在对中国的全球化战略理解的基础上。
第三十讲:中美之争与SDWAN(李昕 待发布)
第三十一讲:SDWAN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张天成 待发布)
未能发布的录影
除上述三十一讲内容以外,尚有多位演讲嘉宾因特殊原因不便公开讲课视频,其中涉及内容同样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特将题目罗列如下,点击可打开内容简介,从中亦可窥见一斑。
第三十二讲:从1G到5G,思考未来五十年(宁宇)
第三十三讲:基础运营商的网络能力开放之路(刘紫千)
第三十四讲:助力NFV——DPDK核心思想及其应用(吴菁菁、杨智勇)
第三十五讲:飞天、洛神、江鹤与阿里云SDWAN(祝顺民、文荣、吕彪)
第三十六讲:中国网络空间的安全梦(刘辉)
第三十七讲:大话WEB安全(权小文)
第三十八讲:解密谷歌SRE(孙宇聪)
结语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IT系统的全面云化以及中国的全球扩张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最具吸引力的机会,而中国的全球扩张可以视为一个三百年一遇的历史性拐点。

在技术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必然涌现出全新的场景和需求,并因此而塑造出巨大的市场真空,对传统技术的线性优化或改进完全无法适应这种非线性的变化。
SDWAN也因此而具备独特的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使其难以定义、不可描述、快速演化。
而一家SDWAN公司的优劣,也可以根据其演化的速度来进行评价。
现在没有人能预测这种演化的最终形态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持续演化者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大福将至,恭喜发财!



网络技术 生于草莽 止于至善

更多SDWAN 尽在力博睿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力博睿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