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下小号的朋友圈,最近我很少分享英文表达,更多是自己教学和生活的碎碎念。整理几条,也分享给你
1. treat / hydrophobic / 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
找清洗帐篷的方法,多次遇到了「treat」:
原来 treat 也经常表示「处理」「涂上保护层」,在一些语境中用它更准确:
搜索中顺便学到 hydrophobic:
hydrophobic 和 waterproof 差不多,很有意思的两组常见构词——hydro+phobic,water+proof。还想到之前说过的 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
顺便化零为整重新组合,搜关键词「duck’s back, hydrophobic」。查的过程就是在用英语,一不小心就多读了点多学了点:
2.
老婆:发现在清迈,有些小朋友上完幼儿园后还有去英文补习班。都出来读国际学校了,还补什么英语呀?
我:他们太急了。
老婆:想一想也是。女儿3岁半时刚来读书,有一年在学校都不怎么说话。快 5 岁了才和老师主动说话。
刚来这边读书的父母会担心孩子的英语,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给孩子补课,这边补课也比较便宜。我倒是觉得不用急,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也需要必要的沉默期,别急着让他们说。让孩子学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学」。
3.
Angel 放学后在家读书,Lydia 顺手录了这个小视频:
Angel 5 岁多,她读成这样,可能会有家长会着急,和许多孩子比她读得并不好。我们一点也不操心,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学校有老师教,我们最多在家里陪她读,没有「学英语」、「做作业」的概念。自然拼读的前提是口语能力,口语没问题加上自然拼读,做起来就有乐趣。如果可以,不要翻译,不要要求太多,让孩子玩就好了。早点、晚点能熟练掌握不重要,孩子开心家长不焦虑,家庭关系和睦比和别人好的孩子比更重要。「懒」不是 the root cause,或者说当我们把问题定为是人性中的「懒」,它就无法解决。换个角度看,「懒」的具体表现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动力和 incentive,那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试着优化。比如把所学记录分享,show your work,自己分享有成就感,还能收到大家的鼓励和反馈,这样就更容易做下去。如果你的分享可以帮到更多人,那就会有更持续更多的幸福感。
拿我来说,我也懒呀。但我要养家糊口,于是我用我擅长的能力挣钱,这是必要的动力。另外,我会「忽悠」自己——我不只是在教英语在挣钱,我是在帮自己、帮更多人,那这样我的努力和坚持就有了更大的意义。有 bread and butter,也有更宏观的意义,有 stick 也有 carrot。这个配方会让我少去很多自我评判,把精力放到解决具体问题上,也有耐心和信心「无需坚持」下去。读 The Well-Educated Mind,一开始作者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自学中最重要的是阅读,阅读是一项技能,需要刻意训练,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认识字就会阅读——most people assume that because they know how to read words they know how to study.这让我想到前几天录的一期播客。节目中我说我刚学英语时读《双城记》,生词太多完全读不懂。几年后单词没障碍了,但也读不进去最后一直没读完。读文学著作和读畅销书需要不同的技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先读读英文报刊、畅销书吧。真的对文学感兴趣,或者想继续提升英文阅读能力,再专门练习阅读经典作品。读到 I love yor popishow kuss yours popishows isumazeing,乐的不行。读到 She poured her love and her grammar knowledge into the card,有些泪目——词汇和语法是表达的工具,那个核心还是你的心和想法呀7.
最近有一个感触:如果做一件事情,一直没找到那个最优解,可能问题不在答案,而是问错了问题设定错了目标。在问题和目标上做些调整,自己感到神清气爽,困难也会柳暗花明。语言学习无法点石成金立竿见影,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积累,一个个的 aha-moment/eureka!让自己养成习惯。让语言穿过身体,带你去更多未知的地方。从 know thyself 到 the untethered soul。
检测自己是否有进步,要看综合能力和自己的状态。我教的所有内容都没什么特别的,知识就在那里,我至多能把我自己感受到的乐趣分享给大家,你感受到了自然就更愿意学。学语言是件小事,语言学习的终点不是词汇量和读了多少书,最终还是那个最本质的探索、权衡、认识自己。有了乐趣和认识自己,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我们就有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