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设计师 PAUL:从 Paras Coffee 到野兽派,这些“网红店”的室内设计都出自同一人

热爱探索城市的 mars探索新鲜城事 2019-04-28

复兴公园旁边新开了一间“公园咖啡店”,空间没有过多硬装上的改造和装饰,和时下流行的网红元素也不沾边,但一上线就被 mars 的用户们颁发了「上海最美」。


 

走进 WAWY ,一面落地玻璃完美隔绝了室外嘈杂,地面的渐层晕染、石头木料的合理运用,将大自然延伸到室内。因为位置正对着复兴公园,喝咖啡的时髦年轻人和公园里锻炼的老人在这里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mars 很喜欢在这里喝咖啡。

 

 

来多了发现,WAWY 几乎没有一张桌子放得下电脑,圆筒形的座椅坐起来不太舒服,想去露天位置还需要穿过一片高低不平的鹅卵石“森林”。


 

这间不太讨好客人的咖啡店是室内设计师 PAUL 的新项目,你可能不知道,在此之前他已经操刀了网绿 Paras Coffee 及 Paras Pop-up 、ooak 、野兽派等上海诸多“网红店”的室内设计,噢对了,还有井柏然那个所有人理想的新家。

 

图/ELLEDECO 家居廊


Paras Coffee

 

ooak

 

Little B 光源装置及雕塑

 

PAUL 是台湾人,从小在山间跑、河边玩,“物质的不丰裕导致想要什么玩具都必须自己做”,这影响了他对材料的感知,也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现在的 PAUL 会比较喜欢“原始”的东西。



进入室内设计这一行有一个还挺好笑的机缘巧合:几年前 PAUL 在台湾开了一家咖啡店,花一个月时间贴瓷砖、拉电线,从零开始自己装修。“那时候每天有一个姐姐经过,咖啡店做好之后她来找我聊天,请我设计她的‘豪宅’,原来那姐姐挺有钱的。设计完之后她给了我 7 万块台币。那时候我觉得,这样子的‘能力’转化为‘现金’,好像比卖咖啡好赚。”



但其实半路转行做室内设计的 PAUL ,之前的工作都离不开设计这一环。慢慢开始进入室内设计领域,遭遇到的挑战更多了,“当你的工作牵扯到电工、泥工、木工做的事情,那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PAUL 喜欢这些挑战带来的不可预测,喜欢看到实体东西产生所带来的超越一张纸的成就感。

 

mars 来到 PAUL 的“实验室”跟他聊了聊,关于他是如何做了上海这么多家“网红店”,不想红的 PAUL 有很多背后的故事想分享给大家。


// mars x PAUL //



m = mars P = PAUL


m:你是台湾人,为什么会来到上海工作生活?

P: 10 年因为一个项目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刚好我来的那一阵子城市的变动比较激烈一点,有很多地方在拆房子,一整区一整区大面积的可能被政府回收了,在盖新的建筑。新的事物跟旧的事物同时在产生,让我看到了一个都市更新的活力。在台湾,大部分房子的产权都在个人手里,政府相对比较难去做一个大型的都市更新。上海有更多的竞争关系,我想要在这个都市大的脉动之下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m:上海确实是变化很快的一个城市。最近几年因为街道整治的原因,很多临街铺面受到限制,甚至店招、橱窗被强制拆除,你怎样看待这种限制?

P:我觉得那个其实是条件。如果我们要在这里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来,它并不是无限制的。这个世界的运行就是这样,其实所有事情都不是没有限制的。即便是这个限制一直在做改变,那都是设计师必须去适应的。比如我们今天想要设计一个建筑,但这个建筑的格局可能是不方正的,但这就是你的条件,你必须在这个条件之下去做到一个相对应的事情。我会把一切人为或非人为的条件都设定在我“设计的限制”里面。



 

m:提到 PAUL 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你打造了上海挺多“网红店”的,mars 的用户很爱去。你会排斥大家叫它们“网红店”吗?

P:我不排斥它是“网红店”。因为“网红”这件事情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它之所以是“网红”,代表它有流量。那这个流量其实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多方面的结合之下它才变成了一个“网红店”。“网红”可能现在是个贬义词,但我觉得做品牌或者开店的人是需要去探究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它一定是有接触到用户的需求,才会变成“网红店”。

 


P:我做的好几家店变成“网红店”,我也觉得其实并非偶然。你去看 Paras ,它无非也就是一个水泥的墙面、镜子、不锈钢玻璃、一支绿色的楼梯,别的没有了。我们没有刻意在某一种金属上面做加工,或者是在墙壁上面做很多花哨的东西。那水泥你家有,镜子你家有,不锈钢你家也有,为什么这些东西拼起来以后它会变成一家“网红店”?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品牌的核心。

 

 

P: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要满足消费者。你怎么去满足消费者?比如我进来这家店,想要有一杯咖啡,这杯咖啡要多久时间到我桌上拿铁的泡泡才不会消失,一份餐点送到我桌上来是热的,这些条件你都需要去考虑。它不是你觉得美就结束的事情。

m:现在的 Paras 跟以前完全是两回事,可以说说你们改造 Paras 的思路吗?

P:你去过以前的 Paras ,你有没有觉得它有什么问题?

m:很黑。

P:因为以前你要上二楼是需要走到最后面才是楼梯。其实这种情况已经会让送餐的动线、客人的动线还有在柜台结账的动线三条全部挤在一起了。而它的二楼其实大白天开灯都还是暗的。然后它以前会漏水,会有霉味。


Paras 改造前

 

Paras 改造后

 

P: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个位置它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它的优点是后面一大片落地窗,小区的房子很矮,是可以看到天空的。然后前面上来的地方你看到的是陕西南路,上面有很多电线,很丑。我们改变了送餐的动线,客人排队的动线,然后是上楼的动线。你从门口沿着楼梯上来的时候,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后面小区的院子,而不是脏乱的电线。因为要解决漏水的问题,所以我们也爬到屋顶上面去,然后发现其实它就二楼,它没有三楼没有四楼,那我们就把天窗打开。我们尽可能把钱花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

 

 

m:人是喜欢舒服的空间的。比如一家店的座椅扶手高度如果很合理,我们会觉得这个空间是让人舒服的。但我注意到 WAWY 的椅子设计,你好像刻意在给人们制造“不舒服感”?

P:我们到底要多舒服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条件呢?我觉得如果一个消费者来,他要求的只是舒服,那上海有 2000 家咖啡店应该都可以满足他。他真的需要一张舒服到可以窝进去的沙发吗?我觉得可能他不需要这样的东西,他需要的是有意思。所以我觉得其实像你说的,WAWY 的椅子它不是让你舒服的,但是你坐上去会让你腰酸背痛吗?不会。我觉得咖啡店是一个场所,是人在交流的地方,人与人交流是需要有一个环境的,我不希望进来的人都是东倒西歪的,我觉得那个是“过分舒服”。

 

 

P:我们给 WAWY 的主题叫“ slowly ”,其实是希望客人不管是谁,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都可以慢下来。我们的地板用的是玻璃,如果你穿高跟鞋或是你看到地板是玻璃,你要走过去就必须小心翼翼的。放 logo 的地方我们做了一个像是进地铁的闸机,也是希望你看到它会觉得那是一个阻拦。桌子其实我也没有让你很舒服,甚至没有一张桌子可以让你完整地把电脑放上去,它只有 30 公分的宽度而已。做了这么多这么多都是希望你不要拿出电脑放在那里,不要去找充电器充电,我们没有给你任何一个充电器(插座)。我们希望你坐在那张椅子上,就安安静静地喝一杯咖啡,或者看窗外,因为窗外很美。

 

 

m:对于把咖啡馆当移动办公场所的人你有什么想说的?

P:我觉得 WAWY 它不是一个工作的地方。你不觉得很苦吗?你已经很苦了,你在咖啡店工作也不会比较好啊。

m:聊点不苦的,给我们描述一下你一天的工作日常吧。

P:我大致上是早上 9 点多起床,然后就开始工作,但不见得是要坐在电脑前面。有可能一整周我都不会拿着电脑画图,但其实我都在工作。设计(画图)这件事情可以很快,可能半个小时不到,一个小时以内就可以画完一个项目了。但是思考的时间其实应该要很长的。设计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积累。一整天下来我的“工作时间”可能只会有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但我前面 8 个小时可能都在积累我的想法。这个积累的过程我寻找的是一个意外。

 

 

m:在上海生活的你平时爱逛哪里?有喜欢的常去的地方吗?

P:逛自己的店。

m:除了你自己的店。

P:在上海我比较喜欢散步。如果开会的地方在Paras 或是安福路,我会尽可能用走路的。因为上海其实改变得蛮快的,可能一个礼拜一个月没走过去,那个地方就不一样了。诶我好像还是没有回答你的问题。

m:我再问细一点,什么样特质的地方会吸引你想要去?什么地方去过一次就不会再去了?

P:买得到东西的店。它不要过分做作,它适度地存在,然后它想说的事情要很清楚。比如 WONDULLFUL DEPT. 。什么地方去过不会再去了……WONDULLFUL DEPT. 。🙂

 

 

m:旅行的时候喜欢城市还是自然,会多关注室内设计吗?

P:我喜欢城市,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很自然了。会,但不是刻意地去关注。我最近一次旅行是去以色列,因为 Banksy 。他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隔离墙旁边做了一个酒店,这个酒店只会开一年,我是为了住这个酒店而去的。之后我在那里逛了很久,去了耶路撒冷、白城,去了死海。其实我在旅行的时候并没有思考那个当下跟我的工作有没有关系,但是接触了很多东西以后,这些旅行经历其实是会影响我的,对我回来以后的设计影响还蛮深的。虽然旅行的时候我不会刻意要找一些什么。

 

 

m:你最得意的一个作品?

P:没有诶,其实我最得意的作品应该都不是商业空间。这一个项目做完了,它就过去了,它在我这里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但在客户那里的生命开始。距离 Paras 装修完开业已经两年多了,但是到现在它还是可以排队。上海每年新开的“网红店”何其多,能真正生存下来的并不多,所以我觉得我做的每一个项目只要能活下来我都很骄傲。它们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之下存活下来了,他们(业主)把我每一个作品都照顾得很好。

m:最近想挑战做什么样的空间?

P:我想要在山里面做一个酒店,它可以不用太大。

 

 

为做这篇专题搜集整理信息的时候,mars 发现胶州路上复古自行车行 Rideal 的新装修、新天地 JJ 林俊杰的潮牌店 SMG 以及大量上海的店铺空间也都是 PAUL 的作品。有些是近几年的商业项目,有些纯粹是帮朋友忙,并不止于上海。习惯隐藏在项目背后的不想红的 PAUL 笑着说,上海大概有三万家不是我们做的吧,超多的。


文/缝一圈 部分图片由 PAUL 提供 版权属作者 


猜你也喜欢

- 新鲜好去处 -


欢迎于微信内留言给我们,推荐你中意的好去处

mars App 及微信商业合作请接洽:

Simba.Luo@yoho.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