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题 | 奇葩说还在讨论要不要教育熊孩子时,我已经被熊孩子教育了

更酷潮流生活社区 mars探索新鲜城事 2023-03-03

对于「小孩」或者是「孩子」这个人群,其实没有明确的类似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样的年龄阶段划分,只靠对于一个人的人体形态的辨认,和社会化程度的考量,来简单地判定一个人是或不是小孩。

 

于是,我们会发现,似乎是在潜移默化之间,在某个意外又恰当的时间点,我们就突然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还喜欢玩芭比娃娃和装扮游戏了,开始假装自己还看得上的游戏是纸牌和棋盘等。

 

骗过了大人也骗过了自己,孩子长大了。

 

以上两条不成文的辨别小孩的方法,仿佛也滋生了被划分出「小孩」这个群体的人的羞耻心,比如:一个25岁穿着体面的白领,顶多只能说“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只是个小孩”、“我做事就像小孩”这种给自己留有余地的话,而不会说:我是个小孩。

 

大多数人在脱离小孩之后的阶段,才产生了回溯过去的习惯或能力,“啊我要是能回到童年就好了!我以前……”这样说着,可是大多数人已经丧失了当小孩的能力了。



社会认知是以分类的方式去看待别人,而分类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刻板印象。就像大多数人想到黄晓明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一样,很多人会认为与小孩子相关联的关键词是:幼稚、天真、顽皮、依赖性强等,甚至部分人以“熊孩子”这个词来以偏概全。

 
@悦己宫:
亲戚家的孩子来我家吃饭,懒得跑进屋拿纸巾,居然撕了对联,用反面擦嘴。
 
@雷雷:
在外公家玩了一个暑假之后,带孩子回广州的高铁上,儿子突然说不想坐高铁了,想下车走路回家。在我不断劝解的过程中他还情绪激动地哭了,我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就告诉他现在离广州还有很远呢,如果走路的话要走好多天,很慢的。儿子说:“对呀,这样慢慢走,外公就能追上我们了。”
 
@枸橼酸:
某天广场散步,看到一孩子带着孙悟空面具挥舞根棍子,对着跳广场舞的大妈喊了声:孩儿们,操练起来!
 
@yanyuer
我儿子四岁,有天叫他爸帮他洗澡,他爸刚好在玩手机,就说叫你奶奶帮你洗。洗了澡拿出个球叫他爸爸跟他玩球,他爸爸继续划着手机说:“今天不玩,你去看电视吧。”儿子幽幽来了一句:“你又不给我洗澡,又不带我玩,那你干嘛要生孩子呢?”
 
@薛定谔的猫:
把落在地上的食物吃了,告诉我这样就不用打扫了。
 


@深海有月兔:

我在厦门上学,回去经常会给表妹带一些牛轧糖之类的伴手礼和小礼物。有一次放假回去看到两颗糖端端正正地放在书柜里,没多想随手就拿一颗来吃了。结果表妹看到少了颗糖眼泪就掉下来了。


妈妈说我上大学以后每次放假回家给她带包糖。她每次都会留下一颗,说等攒够八颗我就可以不用再去厦门,可以留在家里陪她了(大学四年八次寒暑假)
她边哭边说糖被我吃掉了一颗,


她又要多等半年了。

 

@皮皮虾:

孩子四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批评他,当时我在旁边一句话没说,孩子看了我一眼,伤心地说:“要是爸爸不喜欢我了,我就不喜欢爸爸了。要是妈妈不喜欢我了,我就也不喜欢我了,因为妈妈不喜欢我了。”

 

所以,当看到一群小孩子的诗作,且内容并不是一味将比喻、拟人罗列的呀呀之语时,大人不仅惊讶诗作本身,更惊讶这诗怎么会是小孩写的,或许大人还以为他们只能将红红的脸蛋儿比作红苹果呢。

 

其实,仔细想来,这诗的确是被大人称为孩子的人写的,也应该是他们写的。

 



就像古代人们以编造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的神话来填充对未知领域的恐惧黑洞一样,在我们看不懂这个世界的时候,想象力总是会帮我们绘出一幅我们认为的世界的模样。孩子们总是天马行空的,有些时候大人听不懂自己的孩子在说什么,索性解释为“他还小”,但其实这是他在用想象力给你解释他的世界。

 

《光》

姜二嫚 | 六岁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原谅》

铁头 | 八岁

春天来了

我去小溪边砸冰

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

直淌眼泪

到了花开的时候

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

真正原谅了我

 

 

《风在算钱》

王子乔 | 六岁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算钱


 

《太阳和眼睛》

于梦凡 | 三岁

太阳晒我的眼睛

把我的眼睛晒黑


 

《皱纹》

谢欣 | 八岁

爷爷年纪大了

他的脸上

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平静的海面

一阵微风拂过

荡起层层波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小时候沉迷于玩过家家,总是能将年幼的自己长久地置身于另外一个角色,仔细想来这款风靡全球的游戏实际上门槛很高,除了要抛却跟另一个小孩互扮夫妻的羞耻心,还需要想象力,能够想象自己确实是在过一种柴米油盐的生活的想象力。

 

黑夜里有一盏灯,我们知道黑夜和灯这两个既定事物,但是两者如何建构关系呢?灯照亮了一定范围内的黑夜,这个答案太平庸了,六岁的小孩告诉你:“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姜二嫚),在她的眼里,灯是灼热的,黑夜是脆弱的,但她转念一想,手电筒的灯在黑夜里倒也能变成手里的拐杖了。

 

常识告诉我们人的眼珠生来就是有颜色的,即使不学地理也知道风的形成与空气流动有关,“已知”会扼杀人的想象力,让人明白实际上知道太多也是一种无知。所以孩子们告诉你眼睛是太阳晒黑的,风也会数钱,告诉你春天实际上很懒,不会主动来临,是“春雷公公敲他的大鼓,吓得春天滚到了大地上。”(熊博宇 | 八岁)

 

 


我们常常以「童言无忌」来概括的孩子们不合时宜或不合年龄特征甚至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言论。

 


-我爸有一颗金牙。

-是吗?我爸有糖尿病。

 

-你被蚊子咬了?

- Yep!我很确定我得了埃博拉或者寨卡病毒中的一种。

 

-(爷爷坐在沙发上咳嗽了两声)

- Are you dying Grandpa?


 

大人知道很多时候孩子最初说的话往往是雪亮真言,所以大人通常用“小孩子懂什么”来安慰自己。虽然孩子们不一定说的都是真话,但却是第一时间想到的话,是很多大人也想到了,但是思考之后换了个表达方式的话。

 

这种直白,也被他们写进了诗里。

 

《打仗》

石微拉 | 十三岁

假如我

生活在战争的年代

别人在冲前线

我就只能在旁边

喊加油


 

《我画的树太漂亮了吧》

茗芝 | 八岁

我画的树

太漂亮了

接下来画的鸟

画的云

画的池塘和花朵

都配不上它

 


《我想变》

我想变

我想变成一棵树

我开心时

开花

我不开心时

落叶

 


《勇气》

你可以的

人们对我说

要有勇气

人们对我说

所以我

鼓足了勇气

鼓起勇气

对他们说

我不行

 

小孩子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赤裸且直接的,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也是赤裸和直接的,电影《怦然心动》中,Juli 第一次见到搬到自己家对面的 Bryce ,就心动了。


“The first day I met BryceLoski, I flipped. ”


 

诚然大人的世界也有怦然心动,但是Juli 的心动不等同于“我喜欢上你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喜欢我呢?”的小鹿乱撞,而是“嘿!我喜欢你,我要你知道。”所以她穿过马路,不识趣地去帮新来的 Bryce 一家搬东西,并一把抓住了落荒而逃的 Bryce 的手。

 


她没有感受到或是忽视了 Bryce 的尴尬和不适,孩子的心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我想这样做”和“我不想这样做”,即使他们不可避免地被大人的既定价值观约束,导致一些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最终变成了“我不想这样做”,但是不得不承认,小孩子在随心所欲这一点上,确实很会。

 

 


张以庆导演在 2004 年完成了一部名为《幼儿园》的纪录片的制作,他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纪录片 《幼儿园》

似乎总是在大人的教导下,我们有了对错之分,在适应社会游戏规则的代价下成长起来,对于真相、爱憎、悲喜,孩子们感受到的远比大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黑森林》

游若昕 | 九岁

在大家的

掌声中

一个人

走了进去

不知过了

几千年

几万年

这个人

再也没有

走出来

 


《回到地面》

朵朵 | 五岁

要是笑过了头

你就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骨头》

董其端 | 六岁

我们的骨头

穿上了人肉

我们一笑它就笑

我们哭了它也哭

我们的心里有神秘

我们的骨头会和我们一起生活

 


《眼睛》

陈科全 | 八岁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是两行泪

也装不下

 


《借》

廖子阳 | 七岁

你是我的好同学

铅笔可以借

橡皮可以借

书本可以借

答案总不能借吧

 

孩子们有他们所热爱的和伸张的,有他们恐惧的和想批判的,对于喜悦和伤心,五岁的孩子的直观理解是,想要回到地面,必须做一件伤心事,用词和语义都通俗简明,却也可以安放许多种深刻。

 

他们感受到的比大人想象的要多,需要的也比大人给予的要多,当你以为一些玩具和循环播放的动画片可以哄住一个孩子时,他们却是充满眼泪和忧伤的小兽,他告诉你“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唐不遇在《第一祈祷词》中写:“世上有无数的祷词,都不如我四岁的女儿的祷词,那么无私,善良,她跪下,对那在烟雾缭绕中,微闭着双眼的观世音说:菩萨,祝你身体健康。”四岁的孩子的细腻柔软,让一心索求的大人惊讶和羞愧,我们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审视我们自己,发现很多明明白白却老是被人忘却的道理,孩子们替你清清楚楚地记得。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小孩子走路为什么要蹦蹦跳跳?


一位名叫舒扬的作者说,除了保证对过剩的精力的释放,小孩子蹦蹦跳跳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然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


比如,世界一些地区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现代社会训练的土著,在丛林里行走时还是习惯快速跳跃。随着人的逐渐成长,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要遵守很多新的行为规范,以及各种压力和各方面的需要,逐渐开始按照所在环境的习惯正常行走。

 

大部分人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心情都不是很愉悦,这一天便标志着我们被生拉硬拽地要开始长达十多年的知识填充生活了,在强制的集体管制条例下。

 

纪录片 《幼儿园》

为方便管理,进学校老师就开始强制地进行行为规范,要求我们步调一致。



总是会在幼儿园看到一群小孩子随着钢琴声反复地起立坐下,机械化地重复老师的动作,钢琴声结束后全部人必须趴在桌上休息,要是有个小孩突兀地抬起头,老师便会质问他“怎么不趴下”,其实原因很简单嘛,他不想趴下而已。

 

 “请你像我这样做”

“我就像你这样做”

 

在教育中,很多时候都是在培养儿童对信号的条件反射---时间到了才可以吃饭,下课铃响了才可以放松,在违反规则会受到惩罚的恐惧驱使下,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心甘情愿接受规范,福柯口中的“规训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即使管理者已然不在身边,但你已经习惯在其所设定的标准里做事说话,这便被大人称为乖孩子。

 

小孩子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横冲直撞的勇气,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渐渐削弱,大人也是有想象力的,但是是被框定在无形的范围中,缩手缩脚的想象力。比如你的上司让你想一个选题,你想的肯定也是生活中实然存在的、可操作的,而绝不会是“王母娘娘的膳食搭配”。

 

北岛在一次《南方周末》的访谈中说到,也许诗歌可与教育体系相抗衡,拯救孩子与水火之中。因为他不希望子孙后代都成为只懂专业知识的准机器人,而诗歌“在词与世界之间,是用语言的钥匙,打开处于隐蔽状态的世界”。诗歌对孩子们是宽容的,他们肆无忌惮的想象和有一说一的直白,诗都可以承受,甚至二者相辅相成。

 

下一次,在你的孩子再告诉你一些世外桃源的话时,你大可以认真听听他在说什么;在他撕了对联用背面擦嘴时,你可以先夸他有创意,然后让他把对联扔掉并且不能再这么做了。



编辑 、撰文 / 聿淮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