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双语国际课程专家、IB课程的“发烧友”—彭敬慈
文/新学说 刘丽茹
人物专访——彭敬慈
【引言】
他是IB课程的忠实粉丝,双语课程专家。从事教育研究三十余载,他的人生信条里一直重复着这样几个字:忠诚(教育)、坚守(事业)、踏实(工作)。
我有幸采访到前香港教育学院副校长、香港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创办人、现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总校长彭敬慈博士,采访过程中,他不仅对国际教育、国际化教育的模糊概念做进一步阐释,更将多年来对学校的课程发展、师资培训的研究经验分享给我们。
上世纪70年代,英属殖民地普授英式教育,语言优势让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出国看世界。而立之年,便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香港大学课程学系的高级讲师。
他做过义工、志愿者,是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教育委员会主席。他将基金会的自然环境教育理念融入学校课程,倡议学生们多做社会性实践,提议学校多带领学生到户外的活动中心学习,基金会的米浦便是其中一地(一处湿地候鸟保护基地)。教学研究表明,经历+发现=更有效学习知识,因为实地观察要比课堂上的口耳相传更容易启发学生们思考和问题性探究,而瞬间记忆变成长久记忆应该靠实践来完成。
上世纪90年代,由香港教育学院发起并建立的香港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他参与其中,并担任教师培训与课程发展顾问。他说,一个学校只有好的学生、好的课程、好的老师是不够的,这个问题在90年代就已经不断地受到质问,于是,他开始找寻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鼓励并辅助老师们做校内发展新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最好的课程发展不是专门设置课程给老师用,而要鼓励学校老师参考校外新的课程,由接触、引进、再到校内实地因应学生需要改变课程进而创造适合本校发展的学校课程。
对于课程教学,他这样说道,国际化教学并不是做西方课程、西方文化的推销者,在系统引入的同时,不只在关注于内容的学习,而是由内容启发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用内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他强调,系统的学习一门课程不只是单看内容,还要看它的培养目标,定了目标还要确定方法(技巧)、确定评估;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而评估不仅只有考试还要看态度。
如果说,课程是一个学校得以发展的心脏,那么师资便是让学校健康行走的拐杖。
确定了目标,就要做更重要的事:培养师资。他强调要从入职前、入职后、在职三个层次进行培养,定期安排教师到不同地方参加学习研讨,培训交流,掌握更多更好的理念技巧和方法。
另外,教师的价值观和态度更重要,他一定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这样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在课程研究上,他是IB的“发烧友”,粉丝一枚。IB是他的兴奋点,提及IB便打开他的话匣子。他强调,国际化是IB课程目标的注脚,不是国际知识而是国际“心”,这颗“心”不单只在融合,更关注着不同地方的人和事,而包裹这颗“心”的外膜便是高层次思考,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性能力、评价能力。
三年前,在海嘉因快速发展面临学术压力之即,他受董事长邀请和嘱托来到了海嘉,全面负责学校学术引领和保障,一来便推动IB和WASC认证事宜,为学校进一步提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他与董事长王伟博士已有多年的缘分和交往,遂将一颗赤诚之心一并交付。
他强调,海嘉之所以选择在11~12年级使用IB(DP)课程,而在9~10年级以IGCSE做前端学习,正因为IGCSE本身属于知识型课程,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深化,学生们先把底座垫好,再实施IB(DP)进行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更助力于知识结构的拓展与提升。实践证明,两者结合契合度很高。
学校里,大家都尊称他为彭博士,但看得出,他应该更希望没有标签和称谓,只是安安心心做他的研究,做他的教育。
算起来,之于香港的教育界,他已服务近三十年,和多数人一样,自八十年代以后便开始关注国际学校、国际教育。英国学校、美国学校、法国学校、德国学校也是在那时逐步兴起,但在当时主要是开设属于母国的本土课程,却不是国际课程,慢慢到后来这些国际学校开始转变,并引进IB等国际课程,招收对象也开始由早期的只针对外籍的孩子,慢慢演进为同意本地的学生入学,学校自身也越来越倾向国际化。
很多人模糊国际学校和国际化学校感念,其实,国际学校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校内很少中方教师,虽然有些学校很早便开始办英美等国家的国际课程,但真正国际化学校主要是IB课程出现后才被叫做“国际化学校”。
香港一度认为是中西结合下优秀的教育资源基地,有着自给自足的公费教学,更有很多走在国际化前沿的教学理念和中小学校。彭校长提到,香港有很多类型学校,资助学校、公立学校义务阶段中小学都是不收学费的,直资学校是后来出现的,这一类虽然是政府出资,原则上是可以不需要收学费的,但出于学校课程发展、师资培训考虑,也就变成了自费学校。香港回归以前,香港的公立学校不少使用英文来授课,彭校长回忆自己的初中时代便全部都是英文授课。但他强调,双语并不等同于国际化,就香港来说,开设国际课程的只有直资学校和国际学校而已,所以也只有直资学校才可称为国际化学校。而资助学校在变成直资学校才有资格开国际课程称为国际化学校。
然而,谈及真正的国际化,彭校长表示中西课程的融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无论是IB课程还是其他,我们不是要把所引入的整个国外课程都教完,而是对症下药,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里除知识以外,还有思考、价值观等等,而知识仅仅只是一个基础而已。我们参考中方的标准,融合外方的标准来定我们们自己学校的标准,在培养思考、价值观的基础上利用双语承载更高层次的东西才能做出真正国际化的味道。
采访之余,我间接了解到,他不仅是前香港教育学院副校长、更曾任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专责委员会委员、香港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评审工作小组主席、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总监、香港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副主席、香港教育委员会学校教育检讨小组主席等多重工作,但在来到海嘉,来到内地之后,似乎他想把一切从前的业绩都抹去,只为安安心心做服务内地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