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丁伟:曾为孩子“占坑”上重点初中的国际教育圈“网红”
口述丨丁伟
文丨新学说 张羽
奔波路途的”飞人”, 身影连轴转地闪现在全国各地的校园、论坛、会展、仪式和微信圈里,丁伟一直被视为是国际教育圈内的“劳模”、“网红”。从打扮到谈吐,他和几段“英式标签”的职业也格外合拍。“蜡笔波斯猫”是他多年前在家长论坛上的群主网名,同时承载的是他当时作为”娃他爸”的另一面心态。
在丁伟离开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的一周后, 我们见到了他。虽然丁伟正处于他的“career break”,但他依然西装革履,似乎这段休息也没那么放松。
『刚加入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危机感,这和我入门前对剑桥的印象,以及在面试时的感受落差很大。』
自2013年开始,“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办学模式遭遇政策瓶颈,同年上海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要对各类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在上海影响下,各地也纷纷效仿,不仅影响了公办学校,也波及民办学校,一时间开办国际课程的国际学校噤若寒蝉、相觑观望。
在政策环境之外,前几年美国留学热如火如荼,AP等被误解为美国直接通道课程大行其道,而剑桥A-level被当成英式课程只能去英联邦升学;当时上海地区开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剑桥中心面临停办危机;剑桥的品牌沟通跟不上国际教育形式的发展,关键信息没能有效沟通,支持服务与本土需求未接轨,国际教育社区对剑桥课程充满疑惑。
2014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21所高中试点国际课程名单”,除了主流国际课程IBDP、AP以及加拿大课程,日本高中、德国DSD项目等“小众品”也获得了认可,唯独没有看到A-level中心;2014年上半年,丁伟的前任和另一位高级经理相继离职,地区团队只剩下北京、上海各一位员工,地区的合作伙伴也面临协调关系、存续调整的难题。
『当时,这种危机感也蔓延到了北上广深以及内地的很多剑桥学校,不少中心机构见到我时都委婉地向我确认剑桥新团队是否是来“收拾残局”的, 并表示他们已做好了各种应变的预案。』
『2014年10月,我在上海英领馆当时剑桥的办公地点召集了十几位上海校长开诚布公座谈了一下午,才惊讶地了解到:十几年间,无论是剑桥课程处于快速发展还是当时的低谷时期,这是第一次CIE与上海各剑桥学校之间的正式沟通会。』
丁伟也笑称,CIE本应该充当好这些学校的“娘家人”角色,建设好一个和谐、融洽的剑桥社区。摆在丁伟面前的挑战是如何入手,让CIE这家百年老店能重焕生机,走出政策和市场的瓶颈。
『虽然CIE叫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但定位绝不应是单纯的考试机构,而是一个建立在世界顶尖学府平台上的、有自主教育理念、课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和教学测评体系的国际教育机构。』
在足迹遍布各地的访谈中,丁伟清晰意识到:剑桥国际课程要在中国发展壮大、发挥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领军机构的作用,离不开课程、教师职业发展、升学认证通道和考务测评“本土化”融合。
首先,丁伟和团队划定了地区学校发展的红线:
只发展全日制、学术型、在当地的重点、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作为新剑桥中心,不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留学中介的网络合作;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人口收入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确定发展学校的数量和布局;
在审核新剑桥中心时,除常规教学软硬件要求外,重点把关剑桥中心的国际教育理念对接、运作架构和招生、教学、教师职业发展、升学路径的设计。
本土化融合
『本土化过程中,我们没有走极端:去开发中文版课程、教材、考试等方面。』
中国当前国际化基础教育,其中一个关键需求在于:它具备全球范围的国际升学路径,教学及测评的国际可比性,如果采用中文版课程、教材、考试,这种特性必然会受到严重制约、挑战。失去跨国可比较的客观教学标准、内容和国际语言媒介,教学测评的证据就失去国际比较的客观、公平的参照。
但同时,丁伟也强调,一个国际课程体系中没有中国文化元素,也必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国际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在剑桥团队的内部培训里,丁伟要求总部培训团队不仅进行西方教育理论、测评技术的培训,还要作地区团队孔子的教育哲学、中国科举制、高考和基础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为推进剑桥课程与中国课程本土化融合,丁伟着力通过各类工作坊和培训引进剑桥的国际化视野、企业创业、通识研究、小初阶段的STEM类科学课等跨学科技能型课程,培养剑桥学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探究式主动学习能力;与国家汉办、英基集团、孔裔集团等合作再研发IGCSE和A Level的新中文课标。
融合是双向的,剑桥课程不仅在国际学校、国际部、国际课程教学体系中运行,也融入本土学校的高考体系作为选修课。同时,与教育部、省市相关教育考试机构合作探索高考改革、高中课标和大学先修课程研发改革等,也是推进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尝试。
教师职业发展
『国际化教育并非仅是洋高考成绩,也不单单是国际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它更应该是一种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国际化教学体验过程,无论是在教还是学的环节。』
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推动者至关重要。
这是剑桥这两年下大力气建设本土化的国际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的原因。丁伟说,他来剑桥后前期着重剑桥品牌沟通:开展多层次剑桥校际交流活动、开通CIE中文网站、微信公众号、各微信功能群、设计制作各类中文版材料等。近两年,着重健全地区团队职能、强化教师职业发展和培训、高校升学认证等,特别是发展符合中国本土需求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到目前为止,剑桥在本地区提供线上线下的各层次学科培训、剑桥教学法和教育理念培训、校长中心主任领导力和项目实施工作坊、剑桥教师入门级职业发展资质培训、高校升学认证指导工作坊、考务管理工作坊等全方位培训,并开始招聘本土培训师、本土培训机构,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开展联合教师专项培训等。
建设剑桥教学联盟和社区
在丁伟刚接手剑桥时,看到了很多事项很难依赖剑桥总部单为中国剑桥学校作定制化、本土化的支持服务,有些需求仅仅是中国地区才有;剑桥学校之间缺乏校际交流、同一地区学校存在不同程度恶性竞争;剑桥学校之间人才流动有不规范现象;缺乏剑桥学校对政策规范和剑桥服务的整体发声,于是这几年他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的地区剑桥教学联盟和社区,努力形成和谐社区交流互动关系,形成剑桥社区自律、职业规范,减少恶性竞争;积极开展剑桥学校校长、老师、学生之间的各类参观交流活动。
剑桥国际社区三年来稳健、优质地发展,地区考量已连续年增15%并于本学年突破100,000人次;各类剑桥学校也保持每年50-60所的增长。剑桥地区团队从2014年下半年的两个人,增加到四个地区办公室的12个人,覆盖了业务发展、品牌沟通、教师职业发展及培训、高校升学认证、支持服务各职能,具备了地区发展的基础架构。
当然,丁伟在离开剑桥时也有些许遗憾:地区团队新人多、需要更多培训磨合;剑桥总部也还需要更接地气,了解剑桥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国际教育运作模式和需求,在在线数字测评和本土化融合上做更多突破。这也是各个国际教育机构长期共同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作为英国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学者, 丁伟对英式教育的体验让他跳出原来金融行业的快节奏,选择了国际教育这一慢热生涯。
2003到2005年英国政府斥资建设在线高等教育网络大学UKeU,这是布莱尔政府对于增加英国教育在世界影响力的一个重大举措,集成英国前30名的大学资源,通过线上+面授的模式教学并发放硕士文凭,丁伟在其中负责了大陆地区的推广,这段经历,也让他认识了很多国际教育行业的伙伴,比如北外、北大和清华的网络教育同行。
2005年,培生购并爱德思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EDEXCEL),调整战略布局,爱德思从香港为地区总部转向了大陆,丁伟也成为爱德思中国大陆的首届首席代表,担任大中华区总监,负责爱德思旗下的职业教育以及A Level课程发展。多年实践,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丁伟对于国际教育有了全面独到的理解和经验。
目前进入东亚区包括中国大陆的,以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培生爱德思、牛津AQA为代表的英式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灵活、可选择性,无论是对学校、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强调了各个教与学的主体的选择性和自主权。剑桥有55门A Level课程,70多门IGCSE课程,培生爱德思、牛津AQA等还有更多不同课程可供同时选择、嫁接和融合,有些国际学校不仅选择学术类课程,同时开设BTEC等职业技能类课程,让中学教与学、高校招生多个环节,都有着足够灵活的可选择空间。
丁伟认为,英式课程是最贴近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测评实践、最适合中国学生的一种完整、灵活的国际课程体系。
『基础知识、学生的思维、探究、应用能力,这是教学的·核心提炼,英式课程体系更强调具备专业深度的核心高阶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而丁伟所提到这三种能力在英式课程的教学和测评中都有具体的教学落实和抓手。
同样地,丁伟也认为不同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应当多向开放、多方借鉴、多维融合。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在线测评系统以及定制化、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发展培训,这三点是他认为当前英式国际课程在中国发展是否能成功的关键
留学背景、长期国际机构的相关工作经历及英式教育,本以为作为家长的丁伟会自然地为孩子选择国际化教育,意外的是,他和孩子也曾经历过的“考重点中学”的焦虑。
『我和孩子一起经历了北京的小升初。之前他在一所北京的PYP小学,快乐充实,沟通能力很强,外教很喜欢他。在千辛万苦渡过小升初、进到一所市重点初中后,我感觉他有了很大变化,我能看到他的学习生活并不开心。』
从国际学校跳出,选择重点公立中学源于孩子的“看家本领丢了”。
『五年级时在学而思测试了一次剑桥英语PET,老师说孩子的语法不行,我心想,上了5年的国际学校,英语怎么会不行呢?』而当丁伟自己为孩子测试之后,也发现了时态、语序等语法问题,这让他和夫人决定回炉重点中学、夯实基本功。自此,丁伟和孩子加入『占坑一族』,e度论坛(现北京家长帮)上也多了一位名叫“蜡笔波斯猫”的家长用户。
关于占坑班:
一些重点中学往往开办针对小升初的课外班或培训学校,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讲授奥数、英语等课程。同时,这些学校通过或明或暗的途径向家长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学校将来会从这些课外班中选拔优秀人才,参加这些课外班的孩子在报考本校时会有“优先权”。也就是说,要想上某所重点学校,参加这所学校挂钩的培训班是一条必经之路,这种课外班有点“占位”的性质,俗称“占坑班”。
『当时压力很大,我没有想到小升初对奥数、各种竞赛奖项的要求这么高,在论坛上“潜水”也是为了获取最新的录取政策以及积累经验。』
人大附、清华附、北京四中、十一学校、实验中学等,丁伟也几乎“蹲遍”了这些北京重点中学的“占坑班”,他也坦言,没有完全的把握这种途径是否靠谱。『开始时我也声讨过这种蹲坑考试,但后来才发现,想进入理想的学校,这些蹲坑考试都是“过江的救命稻草”,需要门路不够铁的家长们闷声等召唤。』
一次次的考试,孩子都要慎重的对待,因为每一次考试结果、课堂表现,“坑班”都会反馈到学校官方那里。丁伟也在论坛的交流分享中收获了家长间的“革命友谊”。
两年中在家长群里的摸爬滚打,让“蜡笔波斯猫”成了小升初论坛小有名气的版主“猫版”,开始为周围同样焦虑的家长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这个大家长群体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
『到现在我们一些家长还会有联系,那时也不敢把这些“占坑班”说的太明显,都是用“长征”啊、“渡江战役”啊,作为暗语交流。』
中国传统教育中,家长往往比学生更加辛苦、焦虑,同样“占过坑”的丁伟对这种心态更是是感同身受。从早期的爱德思到后来的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做教育工作,一半是职业性的动力,另一半来自家长的心态共鸣。
『那段时间我真的很佩服孩子,下课后,我接他从北京的昌平到海淀区上课外班,孩子渐渐养成的习惯是,上车睡觉,到了地方自然醒,接着就是奥数、英语各种补习班。』
在初二参加牛津夏令营之后,孩子主动提出出国读高中,从公立重点学校跳出,选择到美国的寄宿私立学校读高中,如今已经是宾大沃顿的二年级生。
『我觉得这些经历带给我的是一种风雨如磐、宠辱不惊的坚持,同时以教育工作者的情怀和家长的心态去让我充满激情地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
从4月10日整理丁伟在校长群内的分享,到当天的正式采访,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沟通”。说到目前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问题,他表示,国际教育业界的多方对话交流是关键。
『关键问题还是沟通,我认为国际教育环节中的几大利益相关方需要有深入的沟通和对话。目前,政府在说自己对国际教育的要求,家长总在聊家庭对国际教育的需求和期待,学校方面按着自己设想的理念发展。如果这三方之间能够找到一个最大公约区间和平衡点,我认为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未来都能很好地解决。但总体上,我认为国际教育行业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因为目前家长端对多元教育的需求逐渐变成了强劲刚需。但行业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沟通和磨合。在这方面,新学说作为独立的国际教育专业新媒体大有可为。』
Career break陪孩子一段时间后,丁伟还会回到国际教育这个大圈子。『最终去向还没有确定,不过我更喜欢能做推动资源整合、战略转型的新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