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美国高考”:动态档案取代SAT,创新改革试错阶段倾斜精英教育
文丨何淼
2017年6月,美国教育界传来“颠覆高考”消息——由近百所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联盟 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MTC)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A New Model,没有客观分数,没有评级,依靠电子档案持续追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评估学生的8项能力。
同时有消息称10 年内,这种动态的电子档案将终结 SAT、ACT 等“美国高考”,成为全美大学录取新生的评价体系。对于这个可能颠覆美国高考的变革,行业人士都较为关注。
新学说记者特邀两位在美高留学领域耕耘多年的业内人士,就能力档案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01
“能力档案”不能取代SAT
效力需要市场检验
美国休斯顿教育管理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刁伟表示“能力档案”的效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
这个政策在被读解时,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可能性。大众读解能力档案成立的初衷是认为 SAT、ACT、高中GPA 等成绩,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客观成绩可以通过做题不断提高,因此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就是优秀的人才。依照多年行业经验来看,SAT在藤校录取的权重低于20%,高中GPA等成绩也是基本的门槛条件,所以并不能说是使用“能力档案”取代SAT、ACT等“美国高考”。
由于能力档案是由美国的部分顶尖私立寄宿高中发起,也得到了包括哈佛大学等在内的顶尖大学认可,因此目前国内新闻大部分将之视为“爆炸”“颠覆”性消息。但基于美国教育制度来看,本科录取政策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政策全面推行难度较高。采用能力档案的学校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中国家长痴迷的部分小众高中。
从能力档案本身来看,约100所的私立寄宿学校计划用“能体现个人能力的、非标化考试的、且不显示任何成绩”的材料,来取缔传统成绩单。评价体系的内容涵盖了 8 大项、61 个小指标中的 31 个小项,主要查看学生高中期间的包括作业、报告、考试、活动、老师评语等在内的各种材料。
8项能力包括:
- 分析和创造性思维
- 复杂沟通——口头及书面表达
- 领导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 信息技术及数理能力
- 全球视野
- 高适应性、主动探索、承担风险
- 品德和理性兼顾的决策能力
- 思维习惯
从评价体系来看,这8项能力与藤校原本的录取要素关联度很高,可以说是剔除了SAT、GPA等客观成绩之后的因素细化。具备这8项能力的孩子学术成绩必定不会差。因此,能力档案具备选拔效力,但对于校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必然更高,但是绝非是所谓的颠覆或者取代。至于作业、报告、考试、活动这些指标与原本的分数组成因素并无过多差别,只是准确的分数的“模糊化”。此外,极其重要的一点是老师依靠主观评定学生的能力。这种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虑,对于教师的观察和记录以及本身的教学能力更高。
伯晟教育创始人花千乔认为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由100多家美国精英私立高中组成,他们提出用能力档案来替代现行的成绩单,其目的是为了节省大学招生官的时间。众所周知,美国名校的申请是综合考量的过程(holistic evaluation),招生官需要阅读很多材料:成绩单、文书、推荐信、课外活动材料等,最终选择出综合素质最高的学生,该过程费时费力,而能力档案的出现可以帮助大学招生官更加快速的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花千乔表明能力档案的评分系统可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其初衷是好的。8项评分标准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每一项评分最终形成的饼状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学生能力的强弱。但是,该系统会加剧不公平竞争。
举例来看,8个大项中的全球化视野、领导力和团队协作,需要学生见多识广,需要学生家庭能够负担学生游历和参加各类团体活动的费用。另外,复杂的口语与写作交流能力、分析与创新思考,需要学生有非常好的文字功底,博览群书,接受良好的外语教育也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实质上,满足这些评估因素都会无形中增加学生和家长的成本。明显这个系统更有利于精英阶层。
能力档案有别于传统成绩单不再直接显示客观分数。即传统成绩单出现“初级英语 B”评语,而新的系统则显示“学生能够用英语理解并表达一定的意思”,评语变得更加模糊,更加依赖于主观判断。相对来说,传统打分更加客观和一目了然。
02
能力档案推行
全程规划紧缺,先进教育理念更具优势
顶级学校的教育者认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社会的关注以及社区的交互,对于适应和领导未来世界的变化,是比成绩分数更加重要的能力。因此,刁伟认为能力档案取代“美国高考”的对于将藤校作为升学目标,奉行重标准化考试而轻视个人能力提升的中国学生群体影响最大。此外,对于重分数轻能力的中国家长而言,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
目前国内没有很专业的机构能够设计相关的方案,淡化SAT和托福成绩之后,纸面高分的中国孩子优势基本丧失殆尽。但国内部分的顶尖国际学校自身聚集大量优秀生源,教育模式也与美国接轨,这个政策可能可以迅速拉开他们与普通国际班的距离。
对于美高的学生而言,更加迫切需要全程规划设计方案。美国中学除极少数顶尖学校外,无力为全部学生提供这些服务方案。对美国教育制度缺乏了解的中国家长和学生难以筛选到顶尖老师对他们进行训练,较难获得能力档案中的8项能力的提升。
一个大学录取评估体系只看重客观成绩为人诟病,但如果纯粹依靠主观的评价体系,而放弃考核SAT,ACT等类似的客观条件考量也是有失偏颇的。
美国精英私立中学的学生都很欢迎新系统,考试之外节省的时间可以发展他们的个人兴趣,充分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但目前公立高中都还没有加入,而大学招生办也都还在观望阶段,并没有过多大学真正接受这个系统。因此现阶段招生官更习惯于看传统成绩单,使用能力档案的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新的录取评价体系,其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03
能力档案让留学行业审视自身发展,专注服务
刁伟表示对于留学行业来说,能力档案的出现是改革是一种方向。美国顶尖学校在学生学术能力趋同的情况下,开始考虑更多选拔人才的方向和方式,但出发点还是之前核心思想的细化,利用平台系统成为体系。短期之内的影响不会很大,正如当年哈佛放弃SAT后来又重新启用。新鲜的事物和考核标准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久经考验而沉淀下来的SAT,ACT等考试不会轻易退出。
藤校需要考量标化和学术成绩之外的表现对于目前很火热的背景提升项目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对于背景提升项目本身的专业度、质量、公信力等方面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行业、学生和学校来说也是促进行业进步的因素和契机。
大学申请系统内容涵盖的扩张并不会改变其本质,有优势的学生会保有原有优势。能力档案系统更多在于美国顶尖寄宿高中和天才少年。对于语培和留学中介机构来说,能够进入藤校的大陆申请学生仍占少数,标化成绩的重要性还显而易见,继续完善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学生方为王道。对于美高行业来说,对于低龄留学后服务的体系要求更高。这样的情况下能力档案的推广之路较为漫长。
花千乔就能力档案的发展,表明了自身的看法:
第一,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的成员都是精英中学,这些学校的学生本来就是藤校的资源池,藤校录取的学生基本来自这些学校来;
第二,这些学校有很强的游说能力,新系统刚推出,福特基金会就捐了2百万美金支持新系统。所以,新系统应该会陆续被大学接受。
美国的社会阶层一直在固化,精英阶层会制定有利于他们的规则,因此能力档案会被大力推广。除了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外,美国其他一些组织也在推广一些新的评估学生的方式,学生可以提前好几年,比如从初三开始,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上载自己的文章、作品、照片、视频等展示自己的能力,相当于一个大学申请版的博客,这些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但总体都是对资源更加丰富的精英阶层的倾斜。因此,今后精英中学的学生可以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精英教育,而普通中学还是停留在考试评估的系统,因此双方差距会越来越大。
而刁伟表示对能力档案系统上线后的切实效力存疑,新系统上线对于重视教育、经济条件处于美国中上游的华裔来说,设计越复杂,条件越具体总体越有利。但对于国内美高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全程托管服务,需要去发掘和培养展现个人能力和目的。
申请名校的路数和申请一般学校会变得不一样,要做两套准备,这会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美国大学申请的综合评估,尤其是对领导力、团队协作、体育特长的重视来源于美国昂格鲁萨克逊白人清教传统(WASP),美国大学申请的综合评估系统也是为了保持这一优势。在美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少数族裔在申请大学时被有意过滤的事情。上个世纪初美国大学招生还没有所谓的综合评估,学生只需出身正确或通过入学考试,没有所谓的“多元化”要求。该时期常春藤强调学生的高度同质化。19世纪中后期,重视教育的犹太人打破当时的平衡,很快大量进入常春藤。因此,各个常春藤盟校改变了录取形式,增加了新的申请要求。哥伦比亚大学还增加了“心理测试”的内容——即后来的SAT考试。也许能力档案对大学申请更深远的影响就在这里。
总之,对于能力档案未来的发展态势难以给出肯定的答案。能力档案的发展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沉淀。对于国际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做好自身的服务细节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