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IS大咖说|中黄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崔建社:如何在本土文化和教育环境中实施 IB 项目

2017-11-14 梅森 新学说

编辑|马征

由新学说、腾讯网、腾讯教育联合主办的“聚力同行 为梦想赋能”——2017国际学校发展大会已于11月12日正式落下帷幕。共有30多位演讲嘉宾、300多位国际学校行业人员参与本次大会。

中黄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崔建社先生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在首日获得“最具影响力校长”奖后,以《如何在本土文化和教育环境中实施 IB 项目》为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精简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荣幸和同行们一起分享中黄国际教育集团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谈一谈我们都关心的话题。


昨天已经有很多的同仁一起交流和共享了国际化教育路上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我觉得大家都在谈一些道和术,我今天谈的更多是术。我想变还是不变?怎么来变?围绕这个主题和大家分享。


IB在中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我的题目是《变则通,通则达》。IB于1991年进入中国,作为一种超越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语言、宗教等跨国家的国际化教育品牌,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150多个国家的青睐。进入中国之后,IB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没可供借鉴先例。很多人都摸着石头过河,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来讲,IB领先教育模式给我们提供更多教育改革发展值得借鉴经验。特别是素质教育,全人教育方面。

同时,我们也存在很多挑战,我觉得挑战之一就是在本土文化和政治环境下实施西方教育模式为主的教育观念,会产生很多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不断改变,适应中国国情,让它能够生存。在中国实施IB教育模式,师资培养也存在各种难题、瓶颈,怎么让老师适应IB为主教育体制不是件简单的事。世界上最难事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脑袋,特别是让老师、校长走出自己舒适区,这需要勇气,也面临很大挑战。


面对挑战,如何破解

我们作为领导者,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然后身体力行按照方法去做。我们光知道怎么做还不行,我们必须还要告诉别人怎么去做,需要大家一起动脑筋。


我今天主要从四个方面讲:怎样提炼精华,怎样有效整合,怎样保持平衡,怎样重整思路。中黄国际教育集团里面,管理系统里应用的是蓝海战略话语体系,更多ERRC,既剔除、减少、增加、创造,我们用这样的策略工具,创建既代表国际教育又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IB教育模式。

剔除单一的课程,灌输式、填鸦式教学方法等;增加建构式理解、超学科学习方式等;创造类似中黄“四类课型”适合国情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等。改变更多的,不是知识的本身,而是怎么学,方法改变,结果也就改变。我们怎样把教材变为学材、素材,国学教育、传统教育怎么样有机融入教学体系里,是我们要想办法解决的。

我们一直在思考,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怎么变?我个人感觉到,IB作为一种优质国际教育要做一个好的背书,要把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精髓传承下来,让两者能合二为一。中西融合应怎么做,我们已经做了好几年,但仍在探索。


聚焦变与不变

首先不变的东西。首先国家的课程一定不能丢;第二,国家的认同等认同感不能丢;第三,知识的学习不能丢,不是不学知识,也不是少学知识,而是要做理解式的教育;第四,培养目标不能丢,无论国家的核心过程以及IB的培养目标,都有很多;第五,能力培养不能丢。

变的是。一,教与学。怎么教,怎么学,必须要改变。二,从教会变成会教,国际化课程才能落位。三,从学会变成会学,才能体现重点。四,知识传递的顺序、呈现国家、呈现的方式和评价体系需改变;五,学生、老师的角色需要改变,这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目的的实现。最终过去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应变成学材、素材。

怎么变。首先要把教学精髓提炼出来,让每个管理者能够融会贯通,知道精髓是什么,不能教条主义。我个人从事IB教育20年,得出经验是不仅把理念引入中国,而要结合国情,让它在中国生存发展。怎么变,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起。

(一)提炼精华


关于IB的图,可以体现出IB教育的优势。第一圈是国际情怀,体现教育国际性;第二圈和第三圈是传统的六大学科领域 + 与六大超学科领域相结合,体现知识的广泛性;第四圈体现知识统一性,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付诸于行动;第五圈体现教学的颠覆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发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最后目标的多样性,教育应教会怎么做人,怎么学习。


着重概念的理解、团队有效配合合作、差异化教学和反馈评估教学等六点就是我们讲的IB教学方法。义务教育的优势体现在学科标准性、知识系统性、内容连贯性、双基扎实性、记背算经验性和考试适应性等方面。

(二)有效整合

我们怎么整合呢?幼儿小学段语文和数学两本书,要考虑IB整体的超学科要求,还要考虑学科的要求,对老师来说难度太大。第二个问题是教育主管部门经常性质量检测、抽考、统考与超学科教学间的矛盾。方法和应对的措施,对中黄教育集团,很多老师一直在进行研究,试图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学材、素材。教师对知识的统治地位变成教学的促进者、激发者和引导者。破除书本产生知识,树立实践与体验习得知识观念。

其他方面,要改变方法,优势互补。怎么样选取两本不同出版社学材,怎么弥补知识广度和泛度缺陷。实现探究式学习,整合海量知识信息内容,整合同类型、同题材、同概念内容,不是简单做加法,而是1+1>2。


我们要实现思维转换,观念更新。把教材从圣经变成学材,脱离实际教学,转向学以致用教学方法。要从过去单纯学习学科知识转变到:学习学科知识,学习有关知识,通过学科学习其他知识。

在中国本土化环境里面怎么实施国际化课程,更多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怎么样有机整合在教育体系里面。我们力争从探究的内容和形式,真正体现我讲的,怎样把个人、本地、全局性的话题融入。我们会关注本土岭南文化,把广东、岭南、广州地区特性融入在教学里面去;黄埔精神,我们传承黄埔精神。世界性的问题,像我们探讨的“一带一路”,首脑峰会,怎么有机融入到整个探究体系里面。

一切的一切,IB教育体系模式没有规定教材,只有框架式、结构式的东西。怎样利用好的机会条件,让教育当局认可,家长放心,学生没有距离感,这就是在座教育工作者需要去思考的。另外我们需要融合其他文化,包括语言和信仰体系,把学术性的、非学术性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三)保持平和和调整思路

精华部分要吸取,要能够传承下来,更多的是需要整合、平衡。最后要重整自己的思路。我们希望学生带着任务和成就感去学习。在我们课堂教学模式里面,我们提倡带着疑问,设疑、探疑、解疑等方法。学习方法来讲,我们更多体现少而精,把精华部分提炼出来,让它真正能够有代表性。广而深,让我们探究的氛围和内容超越课堂、课本局限,让孩子们不仅通过阅读书籍等获取信息和资料,我们更希望学生通过网络、访谈多种多样方法学习,更加广泛深入。

在中黄国际教育集团里面,我们一直在强调三种人才培养:终身学习者;国际交流者;未来创造者。IB教育模式在中国怎么样落地,应怎么样完善,没有先例,只有大家抱团取暖,同心同德。教育是一件大文章,国际教育在中国更是一篇大文章。我希望大家志同道合者,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探讨中国国际教育面临所有问题,共铸国际教育新篇章!感谢所有在座同行们认真的聆听。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