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政策波动共同影响下的上海民办教育将何去何从?
作者/吴劲草
整理编辑/王全章
会中,国金证券教育业首席分析师吴劲草先生以《人口结构,政策波动共同影响下的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具体内容。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新学说和上海燎原双语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与场地。我希望从行业的角度与各位进行分享和分析,主要关于人口结构和教育资本化两大方面。
一、人口结构的影响
1、互联网时代下,焦虑感加剧
为什么近5年教育产业发展得特别快?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2013年《民促法》颁布,因为2013年微信开始广泛使用后,信息交互变得更为畅通。教育其实讲求的是相对收益,如果两个学生同时考60分和考80分,实际在评比和排名上没有区别,而中国的教育实际上不是一个完全的培养机制,排名在中国起到的作用可能比培养更重要。在1000多年前希腊城邦,学者们讨论数学、物理与哲学的时代,中国的教育重点在排名、科举,在学而优则仕。所以在希腊城邦讨论天文地理时,中国其实是在讨论怎样治人管人,这是中国的一大特点。
同时,2013年微信开始使用之后,家长的攀比成长降低了,攀比变得更容易且广泛。我们曾做过一个关于多少人不为教育焦虑的调研,大概千人左右的问卷,只有12%的人表示不为教育而焦虑,4%不与朋友讨论教育,因为越讨论越焦虑,所以近几年教育的支出也越来越多。我们也在网上做过约7万人的统计调研,教育支出占家庭比例的22.7%,教育投入的占比提高了6.5%。
2、全国人口结构+地域结构变化
关于人口的问题,我们可能看到一些媒体经常说人口血崩等等,这是很耸人听闻的说法。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达到近15年以来第二高,仅次于2016年。实际上中国上一波人口潮顶端在1987年,到了2005年,其实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触底,到现在回升了约200-300万。
同时我们看到一个数量,小学包括初中,学校的数量在人口减少的阶段也随之减少。但是人口开始回升以后,学校数量没有回升,导致学校供不应求,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教育之路越来越难的原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觉得累?因为出生人口和学校供应非常紧张。同时在人口回升,学校继续减少,总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结构上也出现了变化。一线城市在吸引全国人口,二线城市也在吸引本地区人口,一二三线城市的人口更加供不应求,这种情况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更加明显。
3、上海地区学校供需失衡尤为凸显
我们之前做过相关数据统计,在2000年时,上海的出生人口是8.5万人,到了现在的22万,同期人口翻了2倍多,学校从1000多所变成700多所。
现在招生要限制年限、户籍等,说明学校供不应求。有的学校录取比例是10:1,有的学校更高。出现了小初毕业生“剪刀差”的情况。每年13万小学毕业生只有11万初中入学生,有2万小学毕业生没有升入初中,为什么?究其原因,上海的竞争过于激烈,进入普通的初中也要经历多轮面试,没有户籍就只能回原籍所在地。这个数值并不是一直存在,而是从2011年才出现。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上海地区的学校供应量不足,小初入学生“剪刀差”更为凸显。近两年,小学的入学生比初中多出好几万人,这16万小学生相对11万初中生,5年以后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大概做了一个预测,如果维持现在每个学校的人数,现在学校的人量,到2020年,上海地区的小学会有10万人的缺口,初中会有18万人的缺口。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民办学校的发展是基础供应和多样性需求的共振。从多样性需求来说也是公办的需求,它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状况,与教育行业本身没有关系。接下来我们谈谈上海政策的变化。
二、升学政策的剧烈波动
1、公民同招
上海近两年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2018年公民同招政策开始实行,幼升小开始试用。什么是公民同招?以前上海报考招生是先报民办志愿,民办报不了再去对口公办。所以过去很多人都喜欢冲民办,再去公办保底。今天公布了一项政策,民办和公办志愿同时报考,如果民办学校的志愿没有报上,那么公办学校的对口也上不了,所以只能到区里统筹,这个影响非常大。很多家长原来都去挤民办,现在有些人觉得民办风险太大,就选择公办。
相信很多关注上海教育的投资人、家长、创业者都会看到一个数据,上海幼升小的比例为1.4:1,这种情况相当于14个人中有4人滑档,且滑档人数不止4个。头部学校的招录比也不止1:1,可能5:1、10:1,甚至20:1。在这种情况下,报考人数远超过招录人数,民办学校的报考竞争激烈程度非常之高。那么,即使降到1:1的时候,其实还会有很多人滑档,除非民办学校报考比例降到0.5:1,竞争才不会那么激烈。
2、上海中考改革
今年另一个重磅政策是中考改革。以前上海的中考强调排名,包括很多的自招——推优自荐,现在中考改革最重要的是招考的名额分配发生了变化。由于北京公办学校特别强,所以很多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全国大部分地区公办学校强,其实不然。全国大部分人口净流入的二三线城市,是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强。尤其是近5-10年,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上海是其中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地区,上海地区公办学校很强,但民办学校也很强。近10年来,上海很强的民办学校产生了一种马太效应。学生都会去这些学校,因此会激烈竞争,而且出现了妨碍社会和谐的情况。
原来这些学校大概有40%-50%学生来自于自主招生,剩余50%是来自于统一分配。如原来的四大名牌高中,委属的比例很大。非委属的学校如传统八大,八大的自主招生比例在40%,统一招生比例在60%。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譬如像四大、八大,本身裸考进校的比例不大,而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现在发生的变革是自主招生的比例大幅下降,下降到15%左右。统一招生的比例下降幅度不大,大幅提升的是名额分配。
什么叫名额分配?名校高中分配65%名额,到校是将这些名额分配到学校。委属的学校是80%到区,20%到到校,非委属的学校是70%到校,30%到区。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原来的择校区特别高的地区自主招生,名校高中的比例比一般学校高。现在大幅提升了名额分配的比例,由原来的15%提升到现在的65%,名额分配提升以后,将鼓励学校均衡化。进行这样的均衡化,也是不希望强的学校变得越来越强。有的分配到校,有的分配到区,分配到校的一些学校有了发展机会,同时区也能均衡发展。
3、剧烈政策波动下,一贯制学校成为重要选择
我们也看到现在政策波动非常大,可能有些人去年买了学区房,发现还要五年才能入学,升学、择校的波动也是非常剧烈。这么剧烈的波动下,一贯制的学校是个人非常好的选择。有什么好处呢?在择校上去免去一些麻烦,学生具有统一的行政教学管理,在互相过渡的过程当中,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过渡期,这将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因为分散教学其实比较混乱。每个学生培养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培养方向,这样会集中一些优势,合理应用一些教学资源。
此外是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人员也可以精简,教务处可以初中、高中一起管理,教师所在的比例可以扩大。小升初、初升高,政策每天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一贯制的学校,相对来说风险较小,所以对于家长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例如协和等学校,近两年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以至于需要开办一些分校承接学生。这说明大家的偏好也会往一贯制学校靠近。
三、国际化学校大趋势
1、国际化趋势
我们一般说的国际学校,只能算国际化学校。国际学校广义来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外籍人士子女学校,是狭义上的国际学校,需要外国籍才能进校,它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占比大概在20%左右;第二种是公立学校国际班;第三种是双语民办学校,学生以出国为主要方向,实际上这类学校一般叫XX学校或者XX双语学校,不称自己为国际学校,但是所有人就是为了培养国际化的视野,也是未来学生会选择出国留学的路径。这个趋势非常明显,真正发展的是民办的双语学校,我相信很多在办的学校,更多从属于民办双语学校,其增长也非常快。
怎样理解国际化办学?由于中国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排名性教育,而不是培养性教育,所以它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从底层逆袭。中国教育的公平程度非常高,它让每个人有一样的标尺做竞争。在考察世界其他地区的教育后,我认为很有特色的是中国的教育是一个线性的率选标准。公平带来的结果是它很低效。因为中国学生从小都在接受应试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它延续了1500年前的科举制度。所以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标一化的指标就是考试分数,而中国学生接受的教育不能有太多因材施教的内容,否则会导致不公平。大部分中国学生学习的知识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其实我认为更重要的作用是保持评价标准的统一,它产生的负面的影响就是中国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在想如何跑得更快,跑得更远,但没有想过往哪个方向奔跑。
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半数以上的中国大学生在刚上大学期间会感到非常迷茫。在这样的体系下,很多人不会去探究自己是谁这个问题。但国际化学校体现了一个优势,因为最后的目标可能是为了出国或申请大学,所以从小就可以接受与自己发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生如何做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国际化的视野更需要多元化发展的人,所谓国际化视野,我觉得是更素质化培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情况之下,其实人和人的标准并不单一,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这其实是个性化发展路上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这样培养出来人更偏素质化。我认为真正的教育所需要的是点亮一个人的潜能。
当下,国际化学校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出国留学学生的数量在增长,而增长速度不是非常快。但国际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增长的很快,且本科出国的人数逐渐超过硕士和博士生出国的数量。国际化学校究竟有什么不同?我认为国际化学校脱开了中国传统的线性、高公平性低效率性的排名标准这样一种教育模式,每一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发展,每一个人都要发挥自身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很多潜能需要被点亮,跟随这个时代,跟随其发展的过程。国际化学校有非常大的优势,希望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能够把学生的真正潜质发挥出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