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文教师如何在PYP阶段实施超学科学习?她的做法很赞!

新学说 2021-12-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B教学研 Author 缺缺老师


文 | 缺缺老师

来源 | IB教学研


在IB PYP阶段的教育中,“超学科学习”这个概念渗透到学习者的学习全过程。学习者在六大探究单元主题的学习中,将多学科知识链接与融合起来,形成开放性和综合性的认知结构与习惯。这也是PYP阶段教学力图给学习者营造的重要学习手段。


我所在的学校是IB候选学校。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参与到学生unit of inquiry的超学科主题学习中,并承担相应的UOI课时。



笔者所在的三年级近期开展探究单元的超学科主题为 “我们如何组织自己”(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这个探究单元的中心思想明确人类设计的社会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欲望探究线索分别为:


  • 辨明在城市中人类的需求和欲望

  • 人类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 城市如何组织和运转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我发现课文《失踪的森林王国》和上述UOI的探究线索中心思想结合度很高。我尝试着将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中心思想和探究线索进行融合,开展了一次语文教材与unit of inquiry的超学科教学


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森林王国枝繁叶茂,安居乐业,全因老国王颁布的一条法令“决不能砍伐树木”。哪知新国王上台后,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深林王国中大肆砍伐,开辟场地用于建立工厂、高楼、马路等。在不断破坏森林王国原有生态的持续行为下,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森林王国最终消失在滚滚黄沙中。



综合本探究单元的中心思想和探究线索,我确定了相关中文UOI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需求”和“欲望”如何影响城市保持平衡由此我设计了关于课文的四个探究任务




探究任务一:在课文中找到森林王国正常运行时的欲望和需求,以及在老国王去世后,王国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探究任务二:在文本中找出妖魔鬼怪在砍光所有树木后,给森林王国带来怎样的灾祸的相关描述。



探究任务三:考虑当需求和欲望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时,森林王国将重新回归。



探究任务四: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口头表达一下身边保护环境或者破坏环境的行为




在教学流程设计上,我将设计四张课桌设置为四个station,四个探究任务分别放置在四个station。接着将学生两两成组,安排每组从任意一个station的任务开始,根据课文内容,书写他们任务卡的答案。



当学生完成前面3个任务后,带上他们的任务单到station 4第四关,由老师检查他们前三关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答案过关,孩子将在老师面前完成探究任务四——联系实际生活的口头表达

 


PYP阶段对学习者提出的五大超学科技能(ATL)包括:

  • 研究 research

  • 社交 social

  • 交流 communication

  •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 思考 thinking


这四张任务卡包含了文本搜寻—文本分析—概念探究—联系实际这样的学习步骤。学生在以上步骤的带领下,交叉或并行使用自我任务管理、思考等积极进行课前阅读与文本研究,通过关卡游戏中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任务卡的完成实现了对“森林王国”社会形态中需求和欲求的辨析,探究其在社会中占比的改变进而对社会平衡的影响,最后以口头交流汇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反思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感受与他人分享。


通过整个活动设计,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联系知识与现实世界的通道。同时也在同伴、群体参与的合作与交流训练中,加强他们社交技能的熟练运用。以感知、兴趣、能力驱动着他们超学科的学习与探究。

此外,在语文学科方面,教材在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思考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及联系实际生活,考虑我们人类如何维持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而学生通过完成以上四张任务卡,自然能顺理成章的回答出以上问题。


以上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作者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中文UOI融合课程的教学与反思,我在反思中发现,目前我们的中文课程大约有两种与UOI课程可以进行融合教学的方式


  • 根据UOI主题,找到与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文化现象、历史事迹抑或中国社情进行嫁接、发散。

  • 是寻找适合的课本内容与UOI主题碰撞与融合。如笔者此篇《森林王国》的融合课堂,遵循UOI单元的central idea和 line of inquiry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重构设计,让学生在中文语境下,深化对UOI相关主题的探究与理解。


当然,以上是笔者的粗浅拙见,希望以本篇稿件能投石引路,抛砖引玉,引出更多PYP老师的宝贵经验或诚恳意见。

专家点评

Ms Li

IBPYP项目培训师,学校顾问和学校访问组组长;十多年PYP项目教学管理经验,曾多年担任IB授权学校PYP协调员;曾担任过国内多家PYP候选小学和幼儿园的IB学校顾问;深爱IB,坚守IB,研究IB,推广IB,希望让更多老师和学生受益于IB课程!


概念驱动是实施PYP课程的难点。面对看似大而空的概念,很多教师会一筹莫展。其实概念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善用联系身边的资源和素材帮助学习者拉近与概念的距离。以概念为本的PYP课程核心就是帮助学习者形成理解。何为理解?倒背如流是理解吗?还是应答如流、举一反三是理解?作为教育者如何知道学习者已经理解了?


缺缺老师通过四个探究式任务达到一举多得的目标。一得是通过文本的语言学习清晰了“需求”和“欲望”两个概念的理解;二得则是通过概念驱动的探究活动丰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得是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最后,老师设计的任务既是教学方法也是评估方法,有助于老师及时评估,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中心思想。


因此,如果做到基于理解的课程设计,鱼(概念理解)和熊掌(知识与技能)其实可以兼得。


研究报告

《2018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

《中国国际学校指南》

《国际课程在中国》

建校管理

新学说咨询—国际学校“外脑”让办学更Easy

人才发展

新学说国际学校在线四库全书

新学说国际教育研究院

行业活动

百校访问

行业研讨会

海外研学团

校长V课堂

VIS国际学校发展大会

联系我们

座机:010-52468286

手机:15010927730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