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川师大这项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骆开均教授团队关于超分子手性自组装的最新研究成果“Biased Symmetry Breaking and Chiral Control by Self-replicating in Achiral Tetradentate Platinum (II)Complexes”(Angew. Chem.Int.Ed.
2021,Dio:10.1002/ange.202101709)。
该研究成果以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2018级研究生杨波为第一作者,骆开均教授为通讯作者。《德国应用化学》创刊于1887年,是化学类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国际权威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2.959,该成果标志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
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有趣的是生物体总是只利用两种构型中的一种,即所谓均手性(homochirality)。这种奇特的现象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研究由非手性分子构成的手性超分子结构有助于理解生命进化过程中的这种均手性现象。另一方面,超分子手性的特殊的光活性在3D信息储存,生物探针和生物成像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团队巧妙的设计了一类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发现该系列Pt-L1n配合物在扭曲晶界相(TGB[*])中发生了罕见的偏好对称性破缺(Biased Symmetry Breaking),形成随机的超分子手性单畴(如下图)。并显示出强的光学活性和圆偏振发光。此外,通过已知螺旋方向的液晶薄膜作为前体模板(手性种子),实现了手性螺旋方向的继承,从而实现手性选择性控制。该工作为理解手性偏好对称性破缺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利用自发对称性破缺构建高效圆偏振发射材料提出了新的策略。
识别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阅读化材学院骆开均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往期精彩
喜讯 | 我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排名大幅提升
点赞!化材学院曹鹏教授再次斩获国际学术奖
来源 | 四川师范大学官网
文 | 蔡皖飞
编辑 | 杨泓皓
初审 | 兰龙珠 陈雪莲
终审 | 黄娇 徐聪林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中心通讯社-
点个赞和在看 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