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力量,不是因为反对你

晴妈 晴妈说 2021-04-12
想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学和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晴妈说”~ 
(有关超级英雄的系列,我会等我把十篇文稿都完成,统一整理之后再发出。这两周还是写两篇有关女性和孩子的话题。)
最近这两年,女权主义在网络上争议非凡。前几天妇女节,又见证一波有关于女权主义的讨论,甚至包括“女生节”、“女神节”等称呼,也被置于女权主义视角下,提示出这两个词汇中女性被审视、被物化的意味。
我极少参与有关女权主义的讨论,甚至不会刻意参与种种女性论坛。我今天就来说说,我对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观点。

 
首先我比谁都认可男女平等。
我现在独立做公司,公司核心团队有男性,也有女性。最主要的公司管理者是女性,但很多重要部门的领导者是男性。两种性别在公司里有人数差别,但是没有绝对的优势劣势。最初创业的时候,一些男性投资人或企业家觉得“你一个小姑娘,做不成什么公司”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在意过他们的话。
我有孩子,也有工作,家庭中的育儿与家务都是共同分担,关系平等。上大学的时候,我学了女生很少的物理学本科专业,又学了经济学博士,在女生比较少的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工作了将近六年。在这些历程中,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是一种障碍。
我非常相信,女性在任何方面都和男性一样优秀,也可以站在世界任何最高舞台上。
但是,我仍然不是女权主义者。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理解的女权主义,带着一丝攻击和对抗的意味,或者将女性和男性当成是两个整体。
这固然是因为女性长期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受到大量隐形显性歧视,也是因为平权主义相信,需要通过斗争争取平等的权利。
这些都没错,我也不否认。但我只是觉得,女性真正需要的,是从对外界的关注转移到对自身的关注。一个人真正的自信,来自于感受到内在自我的力量,自己的能力、为人处事、理性与智慧、身体与判断、情感与关怀,当所有这些内在力量都具备的时候,一个人是无所畏惧的,也是在任何环境中都不会失去自尊的。
从古至今,女性的问题往往在于太过于依赖外在评价:家庭说女孩应该怎样、社会环境说女性应该怎样、男性说女性应该怎样、上司说女性应该怎样、报纸杂志说女性应该怎样,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女性长久以来太向外看、太依赖外界评价的弱势心理。
但即便是女权主义,仍然是向外看、求取外界认可的。“你们怎么能歧视我们呢?不许歧视我们!”“你们怎么能不照顾我们呢?请照顾我们!”这些诉求固然出发点没错,但是这些要求仍然是让外界肯定女性,而不是女性的自我肯定。
当一个人自我肯定,其实是不用要求他人眼光的。
有人歧视女性?so what?为什么不能嗤之以鼻,直接忽略呢?

 
让关注点从外界评价转向自身,是我很长时间与很多人接触之后的切身体会。很多优秀的女性,并不擅长于自我肯定。
做了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之后,社群里有很多自我思考的妈妈,经常会讲自己的故事。在一次有关内心声音的讨论之后,有一个妈妈讲起,自己从小到大就经常被父亲批评,以至于到现在内心都有很多苛刻的声音,觉得不敢肯定自己,她说除了能感觉到自己有某些地方有一点点好,其他各种地方都不好,不自信。很多人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我问她:你能感觉自己的一点点好,是什么呢?
她说:我自己觉得,自己还算认真和善良,其他地方就没什么突出之处了。
我说:认真和善良,这不是“一点点好”,这是“特别特别好”,大家都喜欢认真和善良的人。我说这句话是完全认真的,因为在生活里,见到的不负责任、忽悠、嘴炮、爱占便宜、刻薄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最喜欢打交道的人,就是认真和善良的人。在我说完之后,底下很多人都赞同,说自己最喜欢认真和善良的人。+1,+1,+1排成长龙。
这个妈妈惊呆了,她说:意识到认真和善良不是“一点点好“,而是”特别特别好“,对她而言有特别大的治愈力量,她好像开始有勇气了。
当她说出来,才发现群里几乎所有女性都有过觉得“我不够好”的困扰。能相信自己“我够好”就有无比力量了。

 
还有一次,有一位问题比较多的妈妈找到我聊。
她的生活非常不如意,从小她的妈妈就对她大量贬低。她的婚姻不幸福,丈夫几次动手打她,她提出离婚,抗争了两年才终于离婚成功,独自一个人带着儿子,相依为命。她为了养家,和朋友在另一个城市开店做生意。她遇到很多困境,母亲帮忙带孩子,对他们仍然充满贬低。儿子成绩不好,她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对儿子发脾气,之后又后悔。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努力学习、读书、健身,希望多存点钱,早点回家完全陪伴儿子。
我问她,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她说,非常好,经常谈心,孩子很喜欢和她在一起,也经常相互说爱。
我跟她说,她也需要更爱自己一些,更相信自己。外在环境不利,也充满贬低的话语,她更需要给自己一些信任,这样也才能给孩子更多支持。
她说,我懂了,我改变不了我妈妈,但可以改变我自己。
我说,不是的,你改变不了你妈妈,你也不用改变你自己。你已经很好了。没有几个人能在你的处境中向你这样自强,你已经很好很好了。
同样的,她也是在意识到“自己够好”这一点的时刻,就感觉有一丝光亮出现在生活里了。这丝光亮,来源于她看见了自己。


 
我不反对女性抗争。
如果真有压迫、残酷和不公正,我赞同抗争到底,甚至复仇。有一部叫《薄荷》的电影,是讲孤身一人的女性复仇的故事,我非常喜欢。
但我不是女权主义者,只是因为,我不认为女性需要在“夺取社会评价”方面太过花精力,对女性的歧视观念、言论有很多,但是最好的方法,不是通过争取,让这些观念认可女性,而是让女性可以敢于无视外界观念,相信自己。即便我们通过争取,让全社会都认可女性、夸赞女性,又怎么样呢?女性还是在为外界的评价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
一个独立勇敢生活的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能:
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不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
只要这两点,就足够了。所有的独立、尊严、自由和理想,其实都只在于能按照自己的价值去生活。想达到这两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一个人意志坚韧,付出持久的努力,抱着纯真的善意,看见自己,相信自己,聚焦而专注,才有可能做到。这种情况下,就更不值得为了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精力。我们可以无视他们。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是“让全世界都不敢歧视女性”,而是“无论世界上有多少歧视声音,我们都能相信自己,做好自己”

 

除此之外,我对男性和女性的理解还有一点想说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是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无数差异的个体。
有的男性不尊重女性,但也有的男性非常尊重女性。
女性需要的是其实不是战胜全体男性,而是筛选出尊重自己的人,和尊重自己的人合作,不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合作。如果把全体男性当作对手,其实也把很多尊重女性的人,变成了对手。这样不能让女性整体更受尊重。
无论任何性别,都应该筛选出尊重自己的人,和尊重自己的人打交道。有些女性不尊重女性,甚至甚于男性。我们合作的标准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性别。
世界上的人,都是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一概而论,反而忽略了价值。

 
真正的平等,既不是男性战胜女性,也不是女性战胜男性,而是男性和女性没有区别,都把对方当成是和自己一样可尊重的人,都当成大写的人。这固然是太遥远、目前还达不到的状态,但我还是希望向这个方向努力——弱化性别差异,而不是强化差异。
精神分析有一种“反向形成”理论,会讲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病态依恋和攻击,可能是一体两面。心里对另一个人有着强烈的依恋,但是又得不到回应,于是不停想要攻击对方,憎恨对方,以此来掩盖内心深处因为依恋而产生的失落和恐惧。这种攻击,是某种求关注和求认可的反向形成。
男性和女性,本不应该相互攻击。

 
当女性成为了母亲,身份会变得更加复杂。
这个世界对女性的苛刻,在于正反都是错。不生孩子,被很多人攻击。生了孩子,还会被很多人攻击。生了孩子之后,困难的事默认都是妈妈的,隔在孩子和家人的几重压力中,还经常陷入自我攻击的怪圈。越是做得多,越是痛苦于自己做不好。
在个别女权主义的狭隘论调中,结婚生子仿佛就是陷入了传统的“圈套”,就是“不觉醒的女性”,因此痛苦都是自找的。仿佛想要活得好,只能单身终身。
但这样是不公平的。是否结婚生子,本身就应该是独立和自由的选择。选择结婚生子,也仍然是需要尊重和珍惜的女性。真的女性主义,对所有年龄、境遇的女性都充满同情。
妈妈也是自由而珍贵的灵魂。生了小孩,只会对世界更有温情,更懂爱,也更懂自己。跟着孩子一起长大,是自我的一次重生。懂得觉察的妈妈,内心中有更为丰富的人生理解,对自我和他人都更宽容,也更有反思。


只是妈妈的困难,需要有人支持。不仅是外部支持,更多是内部支持,也就是让妈妈能看见自己、理解自己、相信自己,从内心获得力量。这和改变世界无关,即便是各种革命后的世界,仍然有很多人因为长期被忽略、被贬低而内心灰暗,让内心发光只因灵魂被看见。而这又和改变世界有关,能让妈妈对自己温柔,也就能对孩子温柔,在温柔中长大的孩子,未来对世界也会多一分温柔。世界会因此而改善。
妈妈的人生,仍然是独立个体的人生,有爱,也有自我。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可以不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可以和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不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
这就是我心中的女性主义。
这样的境界很简单,也很难。但是它值得努力。


——————————————————————————

为了让更多妈妈对自己有信念,看见自己、摆脱焦虑,我发起推出了“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在这里,我们卸下疲惫,放下不安,在温暖有爱的氛围中陪伴彼此成长,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接纳自己。在这里,我们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聆听专业书籍的讲解,一起平等地交流、深入地思考,以勇敢和智慧去面对孩子与自身的成长困境,做成长型的父母,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


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讨论一个话题。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原文精选阅读、讨论总结、思考作业,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在下方海报扫码,即可入群免费体验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