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买不到票都“摇”回家?在云南,主打一个“舞”花八门……

昆明工会 2024-04-29


买不到车票就“摇”回家?

刚开年云南人就又“上分”了!

近日

#云南人买不到票都摇回家#

话题登上热搜


想家的“显眼包”们

纷纷跳起家乡的舞蹈

为云南“上分”


到底怎么“摇回家”?

官方直接开始现场教学

跟着音乐节奏

Get“摇回”西双版纳的独家舞步


听到音乐响脚板就“痒”的云南人

“摇回家”的形式

绝对是“舞”花八门

孔雀舞、甩发舞、摆舞、手巾舞

水鼓舞、铓鼓舞、左脚舞

……

多样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汇成了云南人的“舞”林大会


接下来

跟着这些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舞蹈

一起快乐开“摇”


彝族 左脚舞


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


“最美的歌是左脚调,最美的舞是左脚舞”

在楚雄州牟定县的大街小巷、城乡山野

久久飘荡的都是熟悉的左脚调

跳左脚舞的简易版本大致为

先出右脚、再出左脚

踮三下

再按照左、右、左这样的顺序来跳


左脚舞的调子种类很多

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把四弦响起来

循声而来的人就一定会越来越多

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

手牵手、肩并肩

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

欢跳左脚舞



佤族 甩发舞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


佤族民间舞蹈种类多样

最有代表性的是“甩发舞”

它以佤族姑娘们飞舞的黑发而名扬四海

被艺术家们称为“会跳舞的黑头发”


视频来源:“今日临沧”微信公众号


甩发舞仅限于女性,无乐器伴奏

人数不限,可两人对舞,也可集体共舞

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姑娘们相聚在竹楼晒台和寨中空地

大家手拉手、排成排、围成圈

边唱边跳,随着歌声左右前后甩动长发

如火焰升腾,似瀑布飘洒



佤族 木鼓舞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

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

跳舞时要敲击木鼓作为伴奏

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

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移动

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跳起木鼓舞


视频来源:“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沧源佤族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场

每逢年节庆典

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

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

携手成圈蹁跹起舞


图源:“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


普米族 搓蹉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搓蹉”

是普米族在生活中的艺术表达之一

在四弦和羊皮包所奏音乐的引导下

人们围成一圈或数圈欢快起舞

队形、舞步变化丰富,有张有弛

少则几十人参与

多可上万人齐跳


视频来源:“兰坪在线”微信公众号


在青翠山野间、在熊熊篝火旁

人们用欢快热烈的舞蹈

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



傈僳族 阿尺木刮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

或“学山羊叫的歌调”

据说,傈僳族祖先

通过模仿山羊的叫声创造了这种舞蹈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

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情景

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

“阿尺木刮”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

讲述了傈僳族的发展历程

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

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李普庆 摄


壮族 纸马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壮族纸马舞是文山市壮族人民

为了纪念先祖打仗胜利归来而作

纸马舞节奏明快

动作热烈粗犷、原始古朴,以鼓为伴奏


壮族纸马舞有征战、嬉戏、行走、打架

打滚、踢脚、刨地、奔跑

跳跃、嘶鸣等成套动作

开场和中间穿插民间小调和歌曲

壮族纸马舞具有独特的

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纸马舞 马旭芬 刘星 摄 图源:云南发布


苗族 芦笙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


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

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

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


视频来源:“听见文山FM1071”微信公众号


苗族芦笙舞是文山州马关县

苗族群众劳动生活的写照

手握芦笙在胸前翻转表示搓麻

半蹲侧面抻脚表示滚麻

半蹲向前抻脚表示纺麻等

反映了苗族生产生活的文化



德昂族 水鼓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独有的水鼓舞

已有500多年历史

水鼓舞,德昂语称“格楞当”

三人即可成行

也可十余人共享声色乐动


视频来源:“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云南十五个特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系列——傣族传统体育、景颇族传统体育、德昂族传统体育》德昂族传统体育片段。


水鼓舞充斥着阳刚之力,音乐铿锵有力

舞蹈动作刚劲矫健,气势雄浑壮阔

舞蹈的内容主要反映

劳动生产和劳动过后的欢乐情景

众人齐跳间,昂扬向上的精神荡漾人心



白族 霸王鞭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


霸王鞭舞

白族语称为“搭哇别”“得且嘎”

是白族民间七十四种舞蹈里

最具代表性和流行最广的舞蹈


视频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


霸王鞭舞蹈与当地白族群众的

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

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

充满着喜庆欢乐的气氛



拉祜族 摆舞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摆舞是拉祜族传统舞蹈中

一种十分优美的舞蹈

其舞蹈形式多为大型集体舞

男女老少齐上场

舞者多以膝部关节有韧性地上下屈伸,小踮步

配合双手摆动

形成摆肩部和整个身段向上延伸起伏的动律

舞时手上动作丰富

脚上的动作统一在一个基本步伐上


视频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


摆舞队形变化丰富多样,模拟性强

舞动起来轻柔、舒展、优美潇洒

再现劳动场面

模仿生活动作、欢庆丰收

它不受时间、地点和舞者人数的限制

只要高兴,便聚而舞之

在节日等欢庆活动中尤为盛行


李剑锋 摄


怒族 达比亚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


达比亚舞

因怒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达比亚”而得名

达比亚舞以舞者手持

“达比亚”边弹边跳为主要特征

姿态非常丰富

左右送胯、左右转身、屈伸颤动三个要点


视频来源:“怒江传媒”微信公众号


达比亚舞通过对屈伸颤动基本韵律的要求

反映了怒族人民性格的稳重沉着

也展现了怒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怒族青年男女会以弹奏“达比亚”传达爱慕之情

以跳达比亚舞增进感情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傣族 象脚鼓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象脚鼓舞是傣族流行最广泛

表演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舞蹈之一

它有独舞、对舞、群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可在多种场合表演或自娱


视频来源:“德宏州傣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象脚鼓舞具有美的韵律和力的刚强

鼓声铿锵有力,舞姿含蓄柔美

将傣族人外柔内刚的个性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含蓄而坚毅、顽强进取又风度翩翩的气质

在中华民族舞蹈艺术之林独树一帜


图源:“美丽德宏”微信公众号


哈尼族 铓鼓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铓鼓舞是哈尼族在传统节日“啊玛熬”中

表演的一种传统祭祀舞蹈

舞蹈历史极其悠久

起源于哈尼先民远古的狩猎和村社祭祀活动

铓鼓舞包含着哈尼族远古文化的基本内涵

记录着哈尼族社会历史习俗发展演变的轨迹


视频来源:“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


哈尼族表演的铓鼓舞动作粗犷豪放

刚中带柔,柔中见刚,刚柔相济

展现出哈尼人开凿梯田的艰辛

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并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撼人心魄的力量


图源:“红河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看了这么多绚丽多姿的云南民族歌舞

你学会了吗?

你想跳哪种舞蹈“摇回家”

欢迎大家来云南“边舞边摇”


昆明市总工会全媒体新闻中心

来 源:微信公众号云南网”(ID:yunnancn)综合整理自“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云南日报、新华社、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央广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文旅中国、“云南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楚雄发布、“今日临沧”微信公众号、“恒春临沧”微信公众号、“兰坪在线”微信公众号、“听见文山FM1071”微信公众号、“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怒江传媒”微信公众号、“德宏州傣学学会”微信公众号、“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普洱融媒、“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云南广播电视台、青春昆明

编 辑:赵永丹


-END-

欢迎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kmszgh@126.com

确定了,春节假期免费!共9天!

快来参加!“工会温暖在身边”随手拍活动火热进行中!

省总工会来昆开展工会宣讲和送温暖慰问活动

2024年,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争当实干家!昆明市总工会2023年成绩单来啦

年终盘点丨2023,劳动面孔

工会温暖进万家——省市总工会启动2024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

年终盘点丨2023,看见热爱的模样!

昆明市召开第二十四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