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遗产:中国古陶瓷鉴定口诀之元代瓷器(上)!

2017-06-23 一起玩收藏 收藏者杂志

                                                         精彩内容  每天如期与您分享




关注我们《收藏者杂志》了解更多经典咨询


元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是因为在景德镇用瓷土和粘土合成烧出了白色亮釉瓷,也叫二元法烧制的瓷。这种瓷器在胎面上画钴料青花后再罩釉为釉下青花瓷。

  在胎面上画铜红釉再罩釉叫釉里红瓷,也称釉下红彩瓷,这种瓷的制作成功给在瓷器上绘画创造了条件,瓷的工艺发展使瓷器成为能够永远存在于人们生活中。而元代景德镇的瓷业发展使得其他窑口也是得到了发展。如:磁州窑、龙泉、钧窑等都能够相互学习,所以元代虽然制瓷粗糙,但各窑口的互学、互造对方的瓷器是存在的,这是在鉴别瓷器中特别要注意的。 


  因为由唐宋到元是瓷器行业的发展和交流过程,官民都阻挡不了瓷器在社会中的应用流通,在鉴别中要鉴别瓷类型,也要鉴别是哪个地域窑口出的。 


元朝瓷器 


     元器修长腹胸大,

       纹饰画在口内外。 
  足圈滑润如玉带。 


  注解 
  元朝瓷器立件修长、腹胸大、曲线性强,如:梅瓶胸大,玉壶春瓶腹大,纹饰在口内外都有,留出灯草边,足圈削的不太规范,但润滑如玉石感。一般来说瓶类底足比较小。而且梅瓶底边向外闪。


 
 卵白瓷枢府瓷器考 枢府瓷器假的少,色属卵白透光少。 
  底足露胎白泛青,胎厚釉白青色少。 
  底有乳突带旋纹,足圈壁厚削工好。 
  釉色混浊微闪青,元代枢府官方保。 
  枢府两字相对应,多密小泡大件宝。 
  元明两代都制造,断代定要把色考。 
  元代粗足显拙大,唯独卵白足圈小。 


  注解 
  枢府瓷元明两代都有,但在民国以前假的少,属单色釉,显卵白色很特别,白中闪青,釉光不太亮,偏白,像鹅蛋色,胎厚重底无釉,圈足小而厚,胎色白中微青,本来元代削足粗糙,底有旋纹乳凸,但枢府瓷确实比较精细,这恰恰是证明枢府瓷是官办民烧的官器,枢府二字的写法是对称于器物的肩上,底有乳钉和旋纹,泡多密而小,如果釉好而青是明代的,青而色浊是影青演变卵白的早期产品,枢府瓷的足修得好而且小,露胎的足色像晒成的青萝卜干色,白中微泛绿青。枢府瓷是元代军务部指定烧的一种瓷器,但后来在明代早期也烧了一段时间,其釉亮度高,足比元代的足圈大,枢府二字规正。


元瓷基本鉴 
  元胎白中又泛灰,麻仓瓷土二元煨。 
  含铁又含微元素,苏料泛出褐斑灰。 
  坯胎修下不修上,口圆收身不僵披。 
  注解 
  元朝的胎白中泛灰,是最早用麻仓土和瓷土烧成瓷器的,被称为二元烧法,含铁又含微量元素,这是和当时的工艺及料产出情况有关。当时,已开始用苏料,但有不少国产料。器件常常是修足底,不修上,口圆、器形中部收身不僵硬,在釉面的作用下显得器身秀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