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瓶威士忌有点萌:论中欧班列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编辑部里一直在思考一个策划:
“一带一路”离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有多近?
万万没想到,一瓶如假包换的英国威士忌完美解决了困扰我们多日的问题。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并没有借酒消愁,而是以威士忌为切入点,让我们做出了有史以来关于中欧贸易的最接地气的策划。
别说政治与生活有多远,你手中晃动的威士忌酒杯,可以解释这一切。
中欧班列是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
首列中欧班列2011年成功开行。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自此,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北京时间4月29日,一列从英国伦敦始发的中欧班列抵达中国义乌,这是继今年1月1日开行义乌至伦敦的中欧班列后,首次从伦敦开行回程班列。
制作团队对于细节的苛求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案例一
动画片开始火车驶离的车站叫Stanford-le-Hope,这个地名不是虚构的。在英格兰的Essex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
通过对相关新闻报道的查证,义乌——伦敦线的返程班列就是从这个车站出发的。
请看Daily Mirror (《每日镜报》)在4月10日的报道:
中欧班列货运列车即将从Stanford-le-Hope出发,开始长达7500英里的中国之旅,车上30个集装箱满载英国制造的产品。
这里提到的7500英里,也用在了动画片中威士忌先生的吐槽中。
案例二
可能有童鞋会好奇,腐国商品千千万,为什么三个主要人设偏偏选威士忌、维他命和奶粉呢?讲真,真的不是因为小编是爱喝酒的小S附体。
4月10日该班列从英国出发的当天,大部分英国媒体的报道都突出了威士忌这一点,比如标题党中的泥石流《每日邮报》(Daily Mail),当日的文章标题直接包含了whisky一词。
其他角色的选择同样严格按照新闻报道中车上装载的货品种类来决定。
请看《每日镜报》的报道:
从英国出口至中国的商品包括威士忌、软饮、维他命、药品和婴儿用品。
所以才有了维他命和奶粉的角色。
案例三
视频中列车在地图上行驶的轨迹也有新闻报道依据。
请看商业和科技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
列车经由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穿过比利时,经停德国的杜伊斯堡,一路经过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到达义乌。
走心的童鞋应该注意到了威士忌先生和维他命女士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的那段对话。杜伊斯堡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那段台词结合了新闻报道和地理事实。
制作团队专门为该角色配了如假包换的伦敦音,原因:主要看气质……
不过,在无数次校对脚本的过程中,吞下了成吨狗粮的小编也渐渐理解了拟人化的用意。
旅途中最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人。
这一点,英国作家E.M. Foster在其代表作A Room With a View(《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已经告诉我们了。
“到意大利来研究乔托壁画的浑厚坚实的质感或罗马教廷的腐败统治的游客,回去后很可能除了蔚蓝的天空及居住在这天空下的男男女女外,什么都不记得。”
所以我们想讲的故事,是关于人的故事。中欧班列来来往往,所运送的货品成千上万,最终也是为了给民众的生活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所以制作团队没有让故事在义乌戛然而止,而是附上了彩蛋: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日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02j1kv0t&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