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古证实: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文君 中国日报网 2019-06-27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王”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盘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中国龙”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究竟是如何起源、何时形成的?是不是确有五千年的历史?带着这些疑问,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承载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梦”的工程。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

探源工程成果证实中华文明始于5000余年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通过综合研究,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肯定,中国史前农业萌芽于上万年之前,但是经过漫长的积累、发展,直到大概距今6000年或者稍早一点,成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农业体系,这个体系也就成为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这样一个广大地区内,人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基础。经过探源工程到现在,已经确认或者可以判断出,在距今5000年前,以良渚文化、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也是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的社会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实施的十几年里,在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3500的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些遗址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除了大规模发掘之外,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首先是位于浙江北部的良渚遗址是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这个遗址是在沼泽上修建的。我们最新发现表明,在内城外面又有一个更大规模的城址。据初步估算,总的工程量是1200万立方米,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人力,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如果仅仅是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动员了相当广阔地方的人力。

除了高等级的宫殿之外,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祭坛上修建。一个墓里往往有上百件随葬品,尤其是有制作精良的玉琮玉璧这样和宗教有关的玉器,和制作非常精致的武器——玉钺,甚至有的短柄钺上下还有玉质装饰,显然是军事指挥权利的象征。所以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相当严重的社会,是一个产生了权利、产生了王权的社会,我们认为,应该以这个为代表,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000年已经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另外是在中原地区,比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的建筑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绕。像石峁高等级的建筑区皇城台城墙高达9米,军事防御色彩浓厚,高等级建筑中不仅规模大,而且制作非常精致。陶寺的宫殿还有可能用了陶制的建筑材料,相当于后世的瓦之类。这一时期,墓葬当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者是陶器;但是大型墓葬,随葬上百件随葬品,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有表明等级身份的

王巍表示,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中原地区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的阶段。所以,依据这几个巨型的城址,以及他们稳定的控制范围,他们之间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当时的社会整体上虽然还没有形成王朝,但是应该进入到王朝之前的古国文明的阶段

王巍指出,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包括西辽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已经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最近,在中原地区发现了距今5200-5300年的大型遗址和高等级建筑,表明各个区域大约在同时期相继进入到初级文明的阶段。虽然他们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但是阶段性是比较一致的,这是我们一个初步的结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将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

5月28日,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在出席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发布会时表示,教育部一直很重视历史教育,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就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初中、高中设有必修的历史课。特别在初中根据学生认知理解能力,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内容。现在的教科书里面,无论是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初中和高中历史,还是大学里用的教科书,对于已经确认的一些重要成果,都有所反映。比如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现在就有关于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等。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我们也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我们现在初中用的历史教科书对照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经确定,基本内容也基本确定下来了,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工程新成果,增补了一些知识。比如像石峁文化、屈家岭文化、宝墩遗址等,这些过去教科书里是没有的,根据这些工程的成果,我们补充到教科书里。

二是根据工程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中又进一步细化。像刚才王教授介绍的良渚遗址中发现的大型水坝、古城遗址。

三是根据工程新成果,更新教科书里的一些图表。原来有一些遗址图里没有,现在做了修改补充,有些照片采用新的考古照片。初中教科书已经修完了,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关于中国史这部分也编完了,也对照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实。高校《考古学概论》教材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申继亮表示,总之,教育部高度重视把这次工程的一些成果及时的反映到教科书中。因为教科书是最重要的传播载体,现在中小学在校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就有1.5亿,普通高中大概3000万,加起来这个人群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说大家从教科书里面能系统了解,传播面是很广的。通过老师的系统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历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增强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一直努力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断地充实更新历史考古和研究成果。我顺带说一句,关于历史教科书这两年有不少的议论,比如最近几天大家在说教科书里关于文天祥的内容没了。事实是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有专门介绍文天祥的内容,说教科书把文天祥给删了,这个信息是不准的。历史教科书从编到审都是经过很多专家系统论证定下来的。经过修改,我们希望能使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早期农耕文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新技术在探源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技术在文明探源工程中发挥了很多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运用新技术,围绕重要的遗址、遗迹来开展集成研究,包括充分利用考古的资料、文献印证,对文明发展来进行科学系统的揭示,比如将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实验室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到空间数据的采集、遗址的寻找发现、现场文物信息的提取,还有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这样一些考古领域,不断提升我们考古学田野工作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出现,而新的技术对于丰富和发展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日报网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