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万份报纸串起历史:贵阳“报痴”和他的珍贵收藏丨天下专栏
藏报老人刘玉智向记者展示1986年的《中国日报》。 杨军 摄
77岁贵阳老人刘玉智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收藏报纸。到目前为止,他的藏报馆里收藏有50余万份报纸。
刘玉智是贵阳市粮食局退休员工,他的藏报馆里有很多“珍品”。清末第一大报——宣统年间的《政治官报》,甚至是上个世纪一些重要报纸的创刊号、停刊号,他都有。除此之外,他还收藏有丝绸材料的《人民日报》以及生肖报、伞报等制作新颖的报纸。
“报纸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什么内容都有,它是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我们可以在其中了解人生百态,学到很多知识。”刘玉智说。
刘玉智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写作起来相当吃力,经常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多学点文化是最紧要的事。每天报纸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仔细阅读,把实用的词句、段落分类抄写下来。有时在报纸上读到喜欢的内容,还会剪下来贴在一个小本子上。”他说道。
1964年,刘玉智决定将收藏报纸这一爱好发展为一项重要的事业。他从同事那里得知,自己偶然间在贵阳一个老旧货市场淘来的旧报纸——《贵州日报》创刊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刘玉智就这样和报纸结缘了。他开始逐渐扩大范围,各种类型、多个年代、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都成为他收藏的对象。报纸主要有三个来源:订阅、古玩城和废品收购站。
多年来,老伴蒋学美一直无法理解他将“爱好”看作“事业”。“为了收报纸,他成天窝在废品垃圾站和废旧书报市场里。亲戚朋友都笑话我,说我跟了个捡破烂的。”
“以前我们家在贵阳的房子才46平,一家五口住,家里的沙发、床都抬走了就为了给他放报纸,朋友来访拿出一摞报纸让人家坐,孩子没床睡只能去单位找住处。”蒋学美补充道。
刘玉智和老伴蒋学美一起给报纸分类打包 杨军 摄
这些还不是刘玉智为了藏报事业所做出的全部牺牲。上个世纪90年代,一次在贵阳小十字废品收购站里淘宝时,偶然发现了一套《大公报》(1917年—1927年合订本),这让刘玉智如获至宝。他不仅拿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还四处向亲朋好友借钱。凑够5000多元,才把报纸买了下来。
2004年,已经60出头的刘玉智从贵阳坐了将近30个小时的硬座到北京,直奔潘家园“淘报”,直到淘到了一份清末第一大报——《政治官报》。
眼看着收集的报纸越来越多,2007年,刘玉智在老家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承包了60多亩土地,先后建起了展览馆、收藏馆、书画馆,花费一百多万元。
2012年,藏报馆建成了,他不用再为往哪儿存放报纸犯愁了。藏报馆很受欢迎,时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友跑到报馆找他聊天,连外国朋友都来登门拜访。开馆以来,他的藏报馆已经接待参观人数超过了8000人次。
“一位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前前后后来过好几次。一次,这位老人在读报时泪流满面,报纸上的故事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蒋学美也越发理解了刘玉智的良苦用心,她说:“人不能没有回忆,回忆不能没有物件。”
刘玉智依然保持着看报的好习惯。他每天至少花6小时读报,其余时间就和和老伴一起整理报纸,给报纸分类便于保存。他的藏报馆还承接一些主题展览,偶尔也接待专家、学者、书画艺术家的来访。与全国的同行们保持在线联系,常和他们互通有无。
过去的十多年里,刘玉智将自己收藏的报纸拿出来举办了多场主题展览。
2003年,他首次将自己收藏的报纸拿出来,在贵州省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报展;2005年,在贵州警官学院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展。此后的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他的报展展出。
目前,他正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做准备,打算做一个全国省会城市报纸报道解放日的专题展览,计划今年10月之前在贵阳市人民广场展出。
刘玉智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女儿在贵阳教书。他希望女儿能够接任他,把收藏报纸的大事一直做下去。他说:“报纸就是党和国家的日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今后有没有纸质版的报纸还说不定,能把老报纸保存下来也是对历史的记录,对社会的贡献。”
原标题:《贵阳“报痴”用50余万份报纸记录历史》
作者:杨军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
来源:中国日报网,作者: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