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造肉要上餐桌了?“人造牛排”有望替代传统肉

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清食品公司近日宣布,首次成功利用牛肌肉细胞培养出块状的“人造牛排”。

2017年7月2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一家餐馆,厨师烤制一块肋眼牛排。(新华社)

“人造肉”已成为近年科研热点之一。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和日清食品公司的研究小组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人工培养出块状的肌肉组织,并让“人造牛排”具有牛肉的口感。

在培养过程中,研究小组向牛肌肉细胞添加维生素C,成功培养出成熟的牛肌肉细胞。研究小组还采用特殊的立体培养法,培养出细长的肌肉组织,制成长1厘米、宽0.8厘米、厚0.7厘米的块状肌肉。

研究小组认为,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全球肉类消费需求预计将持续增加,而饲养家畜的环境负担很大,还面临饲料不足等问题。“人造肉”由体外培养细胞而获得,对环境影响较小,未来有望成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

其实去年以色列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就已经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可食用的“人造牛排”。这款牛排的外观、形状、质地和纹理,都与普通牛排差别不大,就连味道也十分相似。

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 贾森·贝利尼:味道真不错 ,是的 我不得不承认 ,它与普通牛排的味道很相似。

以色列某生物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 迪迪埃图比亚:每块牛排的造价在50美元左右 ,从口感和味道的还原度来说 ,我认为能达到60%到70%。

据了解,要打造这款人造牛排,研究人员首先要从活牛身上提取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细胞分离和组织培养,再将培养出来的组织进行3D融合,生成人造牛排,整个过程仅需三周,但研发人员表示,这项技术仍需要两年才能投放市场。

除了以色列,来自美国、日本和荷兰的生物科技公司多年来也在努力生产“人造肉”。其中,荷兰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就在实验室培育出了第一块“人造牛肉饼”。它看起来跟正常的牛肉饼不一样,颜色更浅,味道也更淡。

荷兰研究人员波斯特:这个瓶子里的干细胞 ,一年可以养活两千人,就这个小瓶子。这是这个行业的开端,这个行业的规模,可能会和现在的肉类生产一样大,甚至更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超市里的牛肉,看起来并不昂贵,但它的价签上却没有体现出地球资源和环境为此付出的代价。

例如,肉类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每生产一公斤鸡蛋需要3300升水;每生产一公斤鸡肉需要3900升水;每生产一公斤猪肉需要4800升水;每生产一公斤奶酪需要高达5000升水;而每生产一公斤牛肉则需要15500升水。此外,养殖业和肉类生产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研究证明,生产一公斤牛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辆经济型轿车行驶100公里的排放量大致相当。相比之下,在实验室培育出的人造肉,就显得更环保也更经济。


来源:综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财经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