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省份鼓励2.5天休假:“员工乐意,老板不乐意”
“举双手双脚赞成!”
江苏并非是我国第一个提出“2.5天小长假”的省份。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当月,湖南宁乡县旅游局、江西上饶市就率先试行夏季每周“2.5天小长假”的政策,随后,河北、江西、重庆、安徽、甘肃、辽宁、陕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北、山西、江苏等10多个省份陆续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
表:部分省份出台的鼓励2.5天休假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关于“2.5天小长假”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别。据不完全统计,江西、重庆、安徽、甘肃、辽宁、陕西、广东、湖北、山西将“2.5天小长假”特定为夏季,河北、福建、浙江、江苏则对休假季节没有作出规定。
而在具体的实操当中,不少地市出台了更为具体的地方规定, 将“2.5天小长假”的休假时间加以明确。例如,江西吉安、山西晋中两地规定,每年从4月1日至10月31日实行周五下午弹性作息制度;江西上饶提出,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实行“2.5天小长假”;湖南宁乡县旅游局则在每年7月1日至10月1日实行周五下午与周末休假。记者注意到,贵州黔南州曾在2015年发布通知,规定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每周五下午安排轮流休假,但因全州脱贫攻坚等工作任务较重,于2018年6月废止该通知,目前暂未发布新的调整通知。
此外,目前出台的“2.5天小长假”规定中,休假群体以政府单位工作人员居多。例如,山西晋中规定,“2.5天周末”适用于当地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也可以比照执行,政府窗口服务单位暂不执行。江西吉安规定,政策适用于吉安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该市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及中央、省属单位可参照执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以“一周工作5天、并有10年工龄”的企业员工为样本,发布的一份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显示,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国以21天排名最后一位。
人社部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带薪假落实率约为50%。其中,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落实较差。“我从来没休过年假,活都是你的,你休了谁来干?”一位工龄超过20年的私企员工说道。
休假少,加上“5+2”、“白+黑”、“996”等加班模式,我国职工的工作时长一直过高。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就指出,2018年我国人均工作时长达2100个小时,远高于其他国家。
“2.5天小长假”呼之欲出,许多人表示期待,认为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无论鼓励错峰休假还是弹性休息,都应该多听一听民意。
二
实质上,每周享受2.5天休假的呼声一直很高,目前已有河北、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贵州、福建、浙江和广东等10多个省份出台了鼓励意见。
但这些政策多未真正执行。
以浙江为例。2016年,浙江省政府出台《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工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职工将周五下午和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我现在每周休2天”,在浙江杭州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的小黎无奈地说:“每天领导带头加班,但没有加班费只允许调休,可屁股后面追着一堆事情,我根本没有时间调休。”
针对“2.5天小长假”,有部分网友认为,在带薪休假尚未完全落实的今天,“2.5天小长假”难以执行。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加快推进“2.5天小长假”由“全国性试点”转变为“全国性政策”,将“2.5天小长假”以条例化、制度化的形式加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对于医院、百货商店、行政中心等窗口服务型单位,可以探索实行轮班机制,做到职工享受福利和履行法定工作职责两不误。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称,2.5天休假呼之欲出,尽管尚未落地,但这种探索值得鼓励。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无论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休息,还是试行2.5天小长假,都应和民意,回归工作本质。奋进路上,劳逸结合,该加油时不硬熬,该休憩时不蛮干,就能更有活力,走得更远。
“梦想很好,现实骨感。”甘肃兰州一位事业单位职工称,自己每周最多休息一天半,工作任务重时只能休半天。另一位市民则表示,目前自己每周休2天,但这是在没有各种杂事和其他工作任务的前提下。
三
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实施以后的结果。然而,尽管多地大张旗鼓地下发文件鼓励2.5天休假,将其制度化落实的地方依然为数不多。据报道,仅有湖南宁乡、江西上饶、山西晋中等个别地区的部分系统尝试过2.5天休假。
对普通劳动者来说,几乎没有人不欢迎增加休息时间。前不久,关于互联网行业常态性加班的讨论,从另一个维度证实了人们增加休息时间的迫切心理需求。而且,近年来,围绕都市近郊的短期休闲旅游已逐步兴起并不断升级,精品民宿等新的业态取代了传统的农家院,都市居民有利用短假开展周边游的消费意愿。
增加休假时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求。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从工业社会迈进后工业社会,公众休息时间普遍有延长趋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二战后的工业重建时期,都经历过劳动者普遍加班,休假时间被极大压缩的时期。但是,当这些国家从工业社会迈入后工业社会,人们追求休闲生活的愿望不断加强,公众休息时间也自然而然地增加了。
进一步说,虽然国内社会更期待出台某种政策来保障休息时间,但政策并非扩大休假权的唯一途径。有统计显示,我国法定节假日与世界平均水平非常接近。换言之,在政策层面强力推出更长的假期,其运作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推行2.5天休假,同样是一种政策驱动,它固然有助于进一步延长休假时间,但一方面大范围地推进实施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国民休假水平和质量整体较低的问题。
国民休息时间的长短,是社会丰裕程度的体现。当前,我国社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奋斗依然是社会的主旋律。国民休假时间相比发达国家较短,可以被视作社会发展水平的投射。然而,休假方式和休假制度可以更进一步多元化,落实休假权的社会意义更应成为共识。
社会对“2.5天小长假”的一致期待,足以说明不管这项制度能够在多大范围内推广,其方向都代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环球网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欢迎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