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老师注意!这件事八部门发话了

近些年,随着教育APP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部分地方和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等现象。一些教育APP内广告丛生、存在有害信息,甚至出现性暗示内容。
近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将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
《意见》准确界定教育APP范围
此次出台的《意见》界定教育APP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教育APP是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的APP。
规范教育APP大致分为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

多种监管机制规范行业管理
针对当前APP出现的问题,此次出台的《意见》特别在监管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雷朝滋:《意见》中单独设置一章,明确教育APP监管的标准,从内容管理、数据规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划出红线,指明方向。


开展常态化监管。教育部将加强和职能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建立常态化监测通报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通报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并进行及时反馈。
基于隐患修复和投诉举报信息,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对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教育APP减少检查次数,对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教育APP增加检查次数,让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时时不安。
规范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自律,建立意见反馈和投诉举报渠道,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建立备案制度 一省备案全国有效
与此同时,此次《意见》中还特别提出建立备案制度,明确备案方式、内容、对象和时间,最终实现“一省备案、全国有效”和全程网上办理。
加强统筹管理 保护学生信息
针对当前校园APP泛滥的现象,此次出台的《意见》也提出治理办法:
■ 加强教育APP开发的统筹管理。学校相关部门和老师开发教育APP,并要求学生使用的,必须经过学校批准立项,不得擅自开发。
■ 加强教育APP选用的统筹管理。选用教育APP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
■ 加强教育APP整合共享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本单位教育APP的数量,同一领域不同层次,不得开发多个APP。
■ 加强教育APP数据的统筹管理。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大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应经过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
教育部将于近期启动专项行动,治理应用乱象。
此外,针对学生、家长对个人信息泄露等方面的担忧,《意见》也提出相应的措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第三方APP采集个人信息,应与学校签订数据安全协议,不得向用户重复采取个人信息。严格限制采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据了解,目前,多部门已组织开展了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行动,共计查处“互动作业”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健康的应用。

教育APP不得与成绩挂钩

有学生反映,在校园里被各种APP“绑架”,甚至连打热水、跑步都不得不下载使用APP。有少数高校开发引进的APP超过20个,存在APP泛滥问题,给师生造成困扰。

意见要求建立备案制度,加强内容建设,规范数据管理,保障网络安全。教育APP提供者应当建立覆盖个人信息收集、储存、传输、使用等环节的数据保障机制,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信息认证。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取得监护人同意、授权。

意见明确,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学校推荐app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

对于学校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严控高校app数量禁擅自开发

学生管理类app应该包含多个功能,以减少学生需要下载的app数量。

教育app不得变相强迫收集用户信息

教育app提供者应当建立覆盖个人信息收集、储存、传输、使用等环节的数据保障机制。



来源: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央视新闻、羊城晚报综合

推荐阅读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