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男明星代言女性化妆品,你会为“他”买单吗?

么嘉琪 中国日报网 2020-09-01


各位女生!

上链接!


李佳琦在直播间的呐喊言犹在耳,眼下又是一波硝烟四起。在这场“双11“预售的氪金大战中,能掏空你钱包的可不止站在带货金字塔顶端的李佳琦(和周震南?),还有各路明星。

要说今年暑期横空出世的三位新晋顶流,非李现、肖战和王一博莫属。各大彩妆品牌也纷纷投出橄榄枝,邀其担任自家品牌的代言人,多方宣发,全网联动,可谓做足功夫。

10月29日凌晨,某女性化妆品牌官宣#肖战口红微电影#新一集即将上映。就在你从容地点开视频,感叹一句“呦现在广告都拍的这么高级了“的时候,这款售价为270元的口红在天猫的预售量已经瞬间超过1.8万支。

粉丝们也纷纷在官微下晒出带有自己ID水印的订单,不仅比谁买了,还要比谁买得快(早睡的小伙伴一睁眼发现错过全世界),就差直接评论:我买你家口红真的只是因为你家的代言人,与你家口红无关!



好吧我承认,这里面也有小编一个……ummmm低头看看自己的余额。


除了肖战,今年因《亲爱的,热爱的》一剧大火的男星李现也是该品牌亚太地区的代言人,其早前代言的一款售价为490元的护肤品在天猫的预售量早已超过6万瓶。无一例外,官微下面的评论里还是一水儿地晒单,表示坐等双十一付尾款!
再来看看其他女性化妆品牌的战绩。
张艺兴代言的口红预售超22万支,王一博代言的护肤品一分钟的预售量超去年同期全天……
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在女性化妆品方面,男明星的带货能力绝对不输女明星,甚至有开挂之势,开售即一飞冲天。

为什么女性化妆品都爱找男星代言

曾几何时,我们对产品与广告关系的认知还停留在“我不知道这个产品好不好用,代言人说它很好用还介绍了许多功效,我认识这个代言人我相信他,买!
然后发展到“我不知道这个产品好不好用,代言人看起来也没用过的样子,但我喜欢这个代言人我相信他代言的产品质量,买!”

到现在则演变成“我管它好不好用,代言人是男生怎么可能用,但他要恰饭的呀,为了他的KPI,买!


言外之意,如果有汇款途径的话直接打钱不是更方便。
虽说现在李佳琦的产品推广也有一定的个人品牌效应,但起码他在化妆品方面是专业的,他能连喊五小时不休息。
为什么这些大火的男演员和偶像,无需多说一句,只要手持产品温柔一笑,就会有大批粉丝为爱买单?

粉丝经济下,产品的销量已经不再和产品质量与用户需求度挂钩,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言人的身份。消费产品的符号价值远远大于其实用价值,导致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带有极强的情感倾向性。
当然,粉丝也并非人傻钱多,可以看到,明星们代言的化妆品大多还是全球知名品牌,本身质量就有保证。代言人只是作为刺激消费者潜在购买欲的楔子,“双11”预售的疯狂亦是品牌效应和代言人号召力双方加成的结果。
既买到了大牌,又给喜欢的偶像完成了KPI,提升了他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作为粉丝何乐而不为?
商家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纷纷打起了流量男星的主意。
据公开统计显示,2019年已有20多个女性化妆品牌选择男星作为代言人,代言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其中超过一半男星是“95后”,甚至不乏“00后”。
数一数,仅9月份一个月就有八位男星成为新晋代言人,8月份有六位,7月份有五位……可以看到,时间越向后走,各大美妆品牌对男艺人的青睐度越高
对于氪金的迷妹们来说,换化妆品品牌的速度永远和自己追星的步调一致。当然了,最惨的还是“多担粉丝”(指同时喜欢多个偶像的粉丝),惨在哪里不必小编多言……ummmm再次打开手机看了看自己的余额。

你我本无缘 全靠我花钱

随着女粉丝的比例增高,且朝着更加年轻、独立、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女性在消费领域也获得了更大的主导权,其消费心理就可能从“她好美啊,我要成为她(美丽的广告女明星)”转变成“太帅了我要得到他(代言化妆品的男偶像)”。
她们在自己偶像的身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近自己与偶像的距离,为偶像的生活与工作助力。
在这种情况下,花钱便是最方便快捷的情感寄托方式。


且不说官方代言,就拿这件非官方的“肖战同款卫衣”来说(说实话这件蓝白条纹的衣服真的烂大街了),某宝销量合计至少六位数,这还不包括各种印有此花色的衍生品,如T恤、毛衣等。



另一方面,粉丝的消费行为也是一种自我的身份构建与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粉丝通过信息收集、内容生产、商品购买以及社群聚集等方式首先实现自我情感表达,并期待通过这一过程找到志同道合者,进而建立联系以实现并增强自我身份认同,获得强大的社群归属感。


当一众粉丝都在get同款并且晒单的时候,每一个粉丝都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反而会形成一股花钱的合力,愈演愈烈。

凝视流量深渊

值得深思的是,产品推广并非拥有流量和粉丝便万事大吉。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品牌代言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平均每个艺人的代言时间往往只有一年甚至更短,代言的产品热度下降快,消费者黏性不高。
同时,艺人的流量虽然能让品牌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短期内收割大量流量,但稍有不慎也可能陷入公关危机,轻则影响产品销量,重则连带品牌一起遭到抵制……品牌若想提升消费者黏性,还是要从产品上多做文章,不断建设品牌美誉度,增强源动力。
此外,粉丝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一些不良问题与现象,如流量、票房、销量造假,导致文娱产业市场环境时有亚健康状态。

许多粉丝在购买产品时也存在攀比现象,不仅和别家比,自己的群体内部也时而内讧。贡献销量多的粉丝往往会成为小团体的意见领袖,并有意无意地引导其他粉丝消费,戏称不掏钱的粉丝为“白嫖”。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粉丝为了寻求社群归属感,出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购买行为,变相增加经济压力。
从这点来看,作为粉丝应提升自身素养,合理追星,理性消费,量力而行,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来源:中国日报网

推荐阅读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