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城大爷”为北京防疫立了一功?再“敲打”一下瞒报疫情者

社区封闭管理、学校停课、进出京管控,北京应急响应从三级上调到二级。13日开始,北京已对35.6万重点人群进行了核酸检测。

三十余万人能“应检尽检”还要从北京本轮疫情的首例患者“西城大爷”唐某某说起,他明确回忆了自己的行动轨迹,同时还能用大数据验证。这对本次疫情防控有多重要?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吴浩进行了解读。

准确回忆、无一遗漏   “西城大爷”流调信息有多重要?


“西城大爷”唐某某是北京本次疫情本地首例确诊患者,网友称他拥有“最强大脑”:唐某某对5月30日以来在北京所去过的地方无一遗漏回忆出来,并明确回忆出了过去2周中所接触的每个人,提供了一份38人的详细名单。

“西城大爷”的流调信息,特别是对6月3日去了新发地购买海鲜并做了短暂停留这件事进行的准确描述,为相关部门锁定新发地市场并做出迅速反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瞒报行程!


北京这一波疫情发生以后,很多网友感慨,打破北京50多天无疫情报告纪录的西城居民唐先生,为疫情防控作出了一定贡献。根据疫情发布,唐先生在接受流调询问时,思路明白、记忆清楚,详细说明了5月30日以来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和对应的时间。这位“西城大爷”被网友点赞,人们表示多亏了他,这波疫情的第一声警报才得以发出。

实际上,根据后来公开的其他病例情况,有的患者发病时间比唐先生还要早,但因为没有及时就医接受病毒检测,所以没能更早地引起疫控部门的警觉。这不仅耽误了他们本人的治疗,也造成了疫情传播扩散的新风险。

针对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目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西城大爷”自述近2周无出京史、无外来人员密切接触史,这种不同寻常的经历,引发了疾控部门和公众的警惕,这才有了随后一系列雷厉风行、至关重要的病毒溯源和排查。
有正面案例,也有反面的教训。据河北安新县公安局通报,6月11日,北京发现疫情后,河北安新籍王某、冯某自北京返回安新县后,不听劝阻,没有申报,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人员工作,故意隐瞒个人轨迹及与他人接触情况,给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根据通报,公安机关将对二人依法追责。

令人遗憾的是,这番瞒报行为的后果可谓“立竿见影”。根据当地卫健委通报,瞒报者冯某不仅自己已确诊,还让当地一名微商从业者成了无症状感染者。事实证明,面对狡黠的病毒,容不得一丝侥幸和逃避的心理。按照防疫要求如实汇报自己的行踪轨迹,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周边亲友的负责。因为一时麻痹大意和自私自利,让自己进医院还可能进“班房”,恰恰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说扑灭北京这波疫情是在跟时间赛跑,那么掌握病毒可能的扩散方向,就是保护公众生命与健康的限时战争。在这场非常时期的战“疫”中,容不得拖延,容不得犹豫,找到线索就要大胆出击,发现疫情动向就要果断控制。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疫情信息的传达要通畅。普通人及时准确地报告信息,也是公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北京检测36万人都是利用大数据找出来的


吴浩说,病例唐某某增加了防控的信心,他主动发现症状、骑车就诊,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他明确回忆了自己的行动轨迹,同时可以用大数据验证。

吴浩表示,用大数据去验证,是否与其所说的一致,在行动轨迹一致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分析相关的风险人群在哪里。最近几天检测的36万人都是利用大数据找出来的,迅速得多。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就可以跟病毒在时间上赛跑。

不提倡无风险人员在这段时间检测


吴浩提醒,如果没有必要,做核酸检测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这样会造成“应检必检”人员的检测能力不足,真正需要检测的人员得不到及时发现。不是高风险的人员去医疗机构,如果防护不好,可能出现交叉感染。

所以,不提倡没有风险的人员在这段时间内去检测。如果有身体不舒服或接触过相关人员,那就应该“应检必检”。

为何对高风险地区采取全封闭管理?


吴浩表示,即使做完核酸检测,也不能保障100%的感染者通过核酸检测找出来,因有极少数的感染者是阴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对高风险地区采取全封闭管理,进行居家隔离。

为减少家庭聚集性感染,吴浩提醒,居家隔离一定要注意分屋居住。

北京的社区防控给各地提什么醒?


吴浩介绍,第一,防控要常备不懈,零病例不代表没有病例,也可能会潜在一些无症状感染者。第二,国门会不断打开的。第三,随着复工复产,交流也会存在。这要求防控把爱国卫生运动真正做好,把阴暗、死角清扫消杀干净。第四,在人多的地方也应进行适当防控。
点击视频,查看《新闻1+1》完整报道


来源:综合中青评论、新闻联播

推荐阅读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