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企CEO说了这么一句大实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日报 Author 对话CEO

从疫情初期工厂加班加点为全球生产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到现在一线工人24小时赶工生产电热毯,销往欧洲帮助人们度过寒冬……
作为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一直在为世界生产最急需的产品。
但与此同时,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外国媒体却多次发布供应链正在离开中国的“抹黑”报道。
那么问题来了,这就是真相吗?疫情期间,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到底是提升还是降低了?外国公司真得能承担因为减少对中国工厂的依赖而增加的成本吗?
我们不妨听听跨国公司CEO真实的声音。
首先,从我们最熟悉的手机说起。
虽然我们时不时听到三星、苹果等开始在东南亚国家生产手机的新闻,但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生产了全球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以及全球约80%的电脑,中国的消费电子产销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那么中国对消费电子公司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三星电子全球社长黄得圭认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强大的物流体系、巨大的市场、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以及其它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因素的条件,这正是吸引三星等外企的原因。
他也明确表示,“未来,三星继续看重中国大市场的发展,不断根据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导向和市场需求进行转型升级,努力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既然中国有这么多核心优势,那为什么有部分公司仍然在转移部分工厂呢?这其实更多是因为中国的产业升级。随着中国制造稳步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自然会有部分外企调整在华工厂布局更多地专注高端制造。
三星是个典型案例。
在将部分低端产能迁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同时,三星中国已经完全成为高端设备制造商和供应链企业,全面融入了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但三星并非个案。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43.1%,体现了我国高端制造对外企的吸引力正在稳步提升。
同时,随着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对消费电子的重要作用也不再只是体现在制造上。
连《纽约时报》也不得不承认,iPhone已经从加州设计、中国制造的产品变成了两国共同创造的结晶。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中国日益提升的创新能力增强了其对iPhone的影响力,这也反映出苹果想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难度有多大。
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贡献不仅限于消费电子行业。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也影响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运营。
正如福特汽车全球CEO吉姆·法利所说:“汽车行业电气化的新时代使全球供应链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重塑,在这其中,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也高度认可了中国对于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作用。
“有很多因素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对供应链整合有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是世界上许多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其体量也激励着我们。中国的供应链生态体系也因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方面的投入而显著增强。我们就可以在未来携手构建稳定、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这也解释了《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尽管西方各国都在谈论减少对中国工厂的依赖,但中国在过去两年依然巩固了其作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一直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在保障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但只有中国的努力不够,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更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
正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容乐观,整个世界都深受影响。在此形势下,我们需要找到应对危机或至少缓解危机的办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世界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
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应当从中国经济崛起中获得启示。
武契奇表示,“在今年1月份的一次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个十分睿智而又意义深远的建议,那就是世界各国应当保持供应链稳定、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如果我们那时就能领会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深意,那么今年欧洲的冬天或许将不会太过‘寒冷’。”
关于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在15日的发布会上,又一次向世界阐明了中国立场:中国决不会自我封闭,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动摇,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中国始终都会是投资的热土,请大家放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