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法机关舆情应对能力摘星榜(2016年第三季度)TOP1-5

2016-10-14 法制网舆情中心 法制网舆情中心
政法机关舆情应对能力摘星榜2016年第三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第三季度整体涉政法舆情热度呈下降趋势。其中,“电信诈骗”议题引发舆论持续关注,而以监狱为舆情主体的司法行政舆情热度有上升趋势。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筛选出10个与政法机关密切相关的热点舆情案例,依据舆情应对能力模型进行评估,并由舆情分析师及专家顾问团队分析点评,形成2016年第三季度舆情应对能力摘星榜。

电信诈骗频发 官方密集发力
自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离世后,媒体密集曝光多起电信诈骗致死案件,触动公众敏感神经,舆情短时间内被引爆。对此,政法机关密集部署行动,不仅对个案高度重视、抓紧侦破,还从整体把控严打电信诈骗行为,如最高法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最高检和公安部对21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进行挂牌督办等。这些举措既是打击犯罪的实际需要,也是平复舆情的有效手段。
法律职业群体在舆情事件中引导作用凸显
本季度的多起舆情事件中,法律职业群体参与更加积极。在寿光法官办案遭遇围殴舆情中,从事件发生到后续发酵,具有法律行业身份的自媒体账号成为主要推动力量,法官、律师等更是通过刊发文章、联署签名等方式表达关注。在开封鼓楼区法院对河南省人民医院开罚10万元事件中,多名法律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士从法律角度对处罚是否得当、是否有依据等予以解读,激发舆论对法律适用的讨论。在政法舆情中,法律职业群体扮演着更为积极、活跃的角色,既努力维护法律人的合法权益,也引导舆论探讨在法治框架下更趋理性。
司法行政舆情增多 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在本季度上榜的10个案例中,涉司法行政机关舆情占据3席。从应对处置结果来看,司法行政机关舆情引导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在湖南雁北监狱服刑人员聚众赌博案中,涉事监狱态度诚恳,提高舆情响应层级,主动通报案件调查结果等一系列举措,对消除公众质疑起到良好作用。同样,在湖北蔡甸监狱在押犯就医脱逃事件中,省司法厅领导坐镇指挥,涉事监狱多次通报,回应态度积极,有效推动舆情平息。
TOP1公安机关严打电信诈骗

8月份以来,准大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离世等多起“诈骗血案”被媒体密集报道,引发公众对电信诈骗惩治的讨论和反思。对此,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掀起打击电信诈骗的热潮。8月25日,公安部刑侦局官微紧急提醒公众,接到170、171号段的陌生来电和短信要提高警惕。


9月20日,公安部成立首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9月23日,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9月26日,公安部集中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9月30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对21起社会影响恶劣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此外,山东、海南规定电信诈骗初查后一律立为刑事案件侦办,广东、贵州、湖南警方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陕西、湖北等地警方设立反诈骗中心,各地公安机关专项打击行动获得舆论点赞。

电信诈骗屡酿血案,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颗毒瘤。面对高热的舆情态势,以公安部为首的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迅速出击,不仅大力推动个案的侦破,以速战速决之势获得舆论称赞,更是在全面打击和预防电信诈骗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公众交上满意答卷。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联动之下,接连采取发出紧急警示、成立查控中心、发布防范通告、发布A级通缉令、挂牌督办典型案件等举措,彰显公安机关不遗余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决心,牢牢树立起公安机关严惩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正面形象。
公众由对极端个案的关注上升为对一类现象的讨论,进而倒逼执法部门解决现实难题,这在很多社会类舆情事件中较为常见。类似电信诈骗等社会难题如长期未能解决,将导致公众普遍存在隐而未发的积怨,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在舆论场上爆发。而政法机关面对舆论声潮,能够快速反应接连通过有力的组合拳,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击犯罪,正是“群众有所需,我们有所帮;群众有所求,我们有所为”工作理念的践行,密切对接了公众严惩犯罪的期许。由此可见,政法机关顺应社会舆论的洪流,让执法举措与民意高度契合,能够促使舆情与司法、执法、普法产生交相辉映的效果。
TOP周世锋等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案宣判

8月2日至5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相继审理了翟岩民、胡石根、周世锋、勾洪国等人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案,法院认定4人颠覆国家政权犯罪事实成立,并处以相应刑罚,被告人表示服从判决。


公众对法院的审判结果表示认可,纷纷谴责少数律师和境外媒体恶意炒作相关案件。此外,由此系列案件衍生的“警惕颜色革命”等话题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案件的警示意义得以彰显。

在此次案件审判前后,官方的舆论引导工作成绩显着。首先,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正确认识颠覆国家政权罪,如通过发布“警惕颜色革命”的视频以及讲述周世锋等人家属联合境外人士制造舆论的视频《天津市二中院门口的闹剧》,揭露犯罪嫌疑人如何利用颜色革命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以及其家属和境外人士的炒作。其次,直面舆论质疑,积极回应受众关切,对于部分律师及境外媒体的“秘密审判说”,天津市二中院对案件庭审信息及时公开,针对周世锋等人家属未收到旁听审判的邀请,官方也主动曝光了周世锋“不希望亲友旁听”的签字文件。再次,主动邀请境外媒体参与报道,并专门设置媒体接待中心,服务BBC、美联社等新闻记者,为境外媒体创造自由的报道环境,彰显了不惧监督、开放自信的态度。
面对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等重大敏感案件,舆论引导的第一要义是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无论是检察院提起公诉,还是法院依法公开审理,都应建立在规范的法律程序之上,才能确保舆论场“不跑偏”。而在舆论引导中,不论是前期的预热造势、事中的针对性回应质疑,还是事后的总结宣传,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在宣传手段上,相关部门应积极创新,除利用“新老媒体”等常规渠道外,还可利用自制视频讲述案件细节、邀请境外媒体旁听庭审,使相关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令案件更具启发和警示之功效。
TOP3临沂女孩遭电信诈骗离世事件

8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准大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被骗走,其在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不幸离世。该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爆舆论场,当地警方在媒体报道次日即成立专案组。随后,多家媒体接连报道类似电信诈骗事件,在全社会掀起一场关于信息治理的讨论。8月26日,临沂市政府通报该案成功侦破,3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另有3人被公安部悬赏追捕。


警方破案信息的公布招致部分网民质疑,一些网民关联自身被骗报警后遭敷衍的经历,质疑警方打击电信诈骗不作为,舆情热度持续升温。随着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舆论关注由追问信息泄露延伸至信息安全保障的制度性反思。9月30日,7名犯罪嫌疑人被罗庄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诈骗罪批捕。期间,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纷纷采取措施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构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

该事件曝光后,当地省市两级公安机关组成专案组,首先在态度上表达重视之意,争取舆论认可。随后,该案件快速侦破,从结果上有效阻断了不实谣言的传播空间。总体而言,当地公安机关舆情处置及时有力。从舆论反响来看,警方迅速破案令焦灼的舆论场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但仍有部分网民表达质疑,这与公众对警方累积的偏见不无关系,在不满电信诈骗破案率低、担忧个人信息安全等心理作用下,舆论很容易形成“警方不作为”的认知偏差,进而借由极端个案发泄积聚已久的负面情绪。对公安机关来说,只能依靠个案的成功侦办来逐步扭转偏见。
在当地政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努力作为下,此次徐玉玉案得以迅速侦破和依法处置,同时国家高层也借此契机完善强化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正如舆论期待的那样,该案在电信诈骗黑幕中“炸出了一个缺口”。但由于公众对公安机关的办案过程缺乏了解,看不到公安机关围剿电信诈骗工作的努力和困难,不满声音犹存。政法机关一方面需要依法侦办案件,在实体处置方面缓释舆论压力;另一方面还需有针对性地释放正面信息对冲负面情绪,主动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引导,让公众看到政法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方面取得的成效,争取理解和支持。
TOP4湖南雁北监狱服刑人员聚众赌博事件

5月21日,澎湃新闻网报道称,从2014年10月开始,湖南雁北监狱部分监区犯人聚众赌博,赌资动辄数万元。报道还曝光狱警参与提供“魔术牌”、赌资牵涉“高利贷”等细节,并引用雁北监狱2015年9月作出的两份通报以佐证。该报道一出迅速引发舆论哗然,网民呼吁涉事机关予以回应。22日,湖南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通过媒体表示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


当日20时许,湖南省检察院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衡阳市检察院已成立专门调查组介入。当地高层机关的接连表态对稳定舆情起到了积极效果。7月20日,衡阳检方公布调查结果,核实了报道中关于赌博的相关细节,并决定逮捕两名涉案干警。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相关处置信息进行推介。

雁北监狱聚众赌博事件虽然性质恶劣、情节惊人,但由于涉事官方的反应迅速、应对得当,令一场危机平稳过渡。在危机爆发初期,湖南省官方迅速提升回应层级,组成以省司法厅、省检察院为主的应对格局,在事件曝光后第二天即快速予以回应,并展现了严肃调查、有错必纠的担责姿态,其审慎、负责的态度赢得公众好感,对舆情的降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总体而言,此次舆情应对是一次成功范例,湖南政法机关准确预判、快速介入,并通过有效的联合处置,为舆情的顺利化解提供先决条件。由此说明,在重大敏感的舆情事件中,政法机关越能尽早发声,适当提高回应层级,调动不同部门共同参与处置,形成上级机关主导的应对格局,就越能更快速消解负面舆情。舆情应对讲究趁热打铁,政法机关应在严格依法、真实客观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调查、问责的速度,从始至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清除危机“死角”,铲除舆情复燃的“病灶”,彻底化解舆情。
TOP5湖北蔡甸监狱服刑人员就医脱逃

9月24日凌晨2时许,湖北省蔡甸监狱在押犯人雷军从武汉汉阳医院就医时脱逃,引发舆论关注。25日,多家媒体曝光“雷军并非初犯,曾因盗窃被网上追逃”等细节。当日,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发布官方通报称,公安、武警等部门已展开全力追捕,省监狱管理局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进驻蔡甸监狱,并提请法律监督机关介入。26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陆续爆料雷军“脱逃时有4名狱警看管”、“有越狱前科,其父母曾先后两次向监狱‘送钱’看病”等。


对此,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已展开调查。27日,省监狱管理局再发通报,称已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在省监狱系统部署开展监管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加强监管安全。29日凌晨,雷军在赤壁被抓获,舆情回落。

舆情爆发后,涉事监狱上级主管部门迅速反应,进行两次官方通报,一次口头表态。第一次通报对于缓解公众紧张心理、平息舆论担忧之声起到积极作用。时隔2日后的第二次通报,意在挽回监狱部门受损公信力,更凸显主管部门强化监狱管理的决心。在两次回应的间隔期,监狱管理局还针对公众关心的“送钱看病”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口头表态,积极的态度加之有力的整改举措,为挽回涉事监狱的负面印象加分不少。处置过程中略显遗憾的是,监狱部门对于雷军为何获得减刑、其越狱前科等焦点问题始终未有正面回应,加之雷军脱逃动机等疑问仍然待解,导致事件在整体上给人一种悬而未决的观感。
作为主要的涉事主体,湖北省蔡甸监狱及其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迅速介入、积极表态,并针对舆论质疑焦点进行回应,为舆情降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类舆情中,服刑人员脱逃,势必牵涉公安机关追捕、看管狱警是否存在渎职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涉事部门不仅要有单兵作战的“本领”,还要有统一作战的舆情应对机制。只有各部门之间做到信息联动、互相配合,才能协力度过舆情危机。当然,涉事机关还需对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涉及的关键问题向公众作出明确交代,有始有终的舆情应对方能赢得公众信任。


TOP6-10榜单已发布,敬请查看!


编辑:李佳慧 李思明


长按下图关注“法制网舆情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